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前言>-
有一种植物,在国外泛滥成灾,每年的治理都要花费50亿美元,消耗大量财力和人力后,结果却不尽人意,
但是这种植物在我国却混得风生水起,不仅没有泛滥,甚至还得依靠种植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那么,为何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方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植物?
-<洋姜的造成的困扰>-
19世纪中期,当洋姜最初被引进美国时,美国人将它视为一种观赏植物,没想到一个世纪后,这种来自亚洲的植物已经逃出人们的花园,肆意蔓延到乡间田野。
如今,洋姜已经成为美国近半数州份的“入侵者”,它见缝插针,疯狂占领各类土地,无论是田野、花园,还是路边荒地,都很难幸免于难。
洋姜的入侵速度和范围之大,已严重威胁本地物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美国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入侵者”,美国政府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一场与之较量的百年“战役”,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每年在洋姜防治上的开支高达5亿美元。
而各州也还制定了禁止种植和贩卖洋姜的严厉法律,企图限制这一物种的泛滥,然而这些措施对洋姜来说,都有些不痛不痒,做不到完全根治。
洋姜能如此“猖獗”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每年春天,一株洋姜就能产生上万粒微小的种子。
这些种子被风稍稍吹动,就会四处飘散,而无论落在哪里,这些洋姜的种子都能快速生根发芽,开始新的蔓延征程。
在多年的传播下,洋姜已经在美国占据了25万英亩的广阔地域,并且还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持续扩充。
而扎根土里的洋姜根系深入土壤,极难被清除,美国人苦恼这些泛滥的洋姜很久,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方法,希望能有效遏制洋姜生长。
除了靠人工铲除,美国还带来了化学药剂喷洒,试图压制洋姜的生长,甚至出动特种部队,用机器连根拔除。
但洋姜繁殖太快,根难以完全清除,一旦遗漏,很快就会卷土重来,美国不少州还通过立法,规定洋姜为禁种植物,严禁普通民众种植。
从这个物种入侵到现在,美国政府一直在与这个顽强的“入侵者”展开拉锯战,但洋姜依然在各州肆无忌惮地生长,丝毫不见衰退之势。
而饱受洋姜泛滥折磨的国家,除了美国之外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国政府也曾先后颁布法令,规定洋姜为国家禁种,但起到的效果一直有限。
洋姜已遍布两国大部分地区,严重威胁本地物种,两国每年投入整治的资金不在少数,但收效甚微。
但在国外如此疯狂的洋姜,在我国却大量种植……
-<中国洋姜产业畅通大道>-
洋姜是一种原产南美的植物,18世纪从葡萄牙殖民地澳门传入中国广东,并很快在清朝时期传遍各地。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洋姜种植和产量最大的国家,而洋姜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生长,关键在于它适应性强、抗逆性高、用途广泛。
由于它的根系发达,洋姜往往能在很多地方种植,产量也不太受土地的影响,这使它成为清朝以来的重要救荒作物。
洋姜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或制作各类美味佐菜,深受食家欢迎,它也是绿色优质的猪食料,农民可以低成本地直接在田间种植,然后收割喂猪,大大节省成本。
所以洋姜在清朝以后逐渐成为重要的救荒、绿化和经济作物,其用途之广泛,种植之普遍,已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当代中国,洋姜产业更是欣欣向荣、畅通大道,我国洋姜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公顷,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首位。
洋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
为实现大规模种植,不少地区引入了自动插秧机等农机,提高了作业效率,这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吸引了年轻一代返乡创业,也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而洋姜的相关产业也十分完善,从初级加工到深度开发,洋姜制成的各类食品、调味品、医药产品层出不穷,这样的产业链为贫困地区增加了就业岗位,也为脱贫做出了贡献。
可以说,洋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振兴的力量之一,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如此大量种植洋姜,为什么不会给我国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优秀的经济作物>-
洋姜进入中国后,很快就发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它生长,在南方一些较潮湿的省份,洋姜简直是“无所不能”。
种植洋姜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它强大的根系在扎根后,会逐渐改良土壤结构,因此在沙地上栽培洋姜,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固定沙粒,沙地因此重新获得生产力。
在我国沙漠开展的治沙项目中,洋姜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组选择了适宜洋姜生长的沙丘地带进行大面积播种,很快洋姜就在沙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洋姜的根系牢牢固定住流动的沙粒,防止了风蚀作用,也保留了雨水,沙地逐渐实现了“退沙还林”,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
同时,项目还引入了驼鹿等草食动物,它们吃掉了过多的洋姜茎叶,与洋姜形成天然的生态平衡,避免洋姜过度繁殖,维持了生态平衡。
在洋姜大面积种植后,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它的根茎和嫩茎也是野生动物的食物。
有了洋姜的守护,西北的生态环境出现明显改善。原本一望无际的流沙,现在已经可以看到零星的绿洲,当地的牧民也满心欢喜,他们的羊群的食物也变多了些。
洋姜本身却也是是一种优质的蔬菜,其所含的菊木薯淀粉有着丰富的低聚果糖,可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力。
洋姜中也富含膳食纤维,有助肠胃蠕动,很多人将洋姜制成泡菜,用它炒肉更是一绝,富含营养口感也十分美味。
然而,作为外来物种,洋姜繁殖速度快,可能对本地生态形成压力,因此,在发展洋姜经济的同时,我国还注重科学监管,控制种植密度和范围,保证生物多样性。
然而,生活中许多人还是不太了解洋姜,还会将它跟姜区别不开。
那么,这二者究竟有何不同?
-<洋姜不是姜>-
洋姜和生姜,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相似,也因此老一辈人给洋姜起了一个外号叫“鬼子姜”,它俩就像一对长相极为相似的双胞胎兄弟,但是,细看来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然而,洋姜与姜虽然名字相似,实则是两个不同植物科的品种,姜属姜科,而洋姜则属于菊科向日葵属,两者仅是外形和口味略微相似,却有着不同的遗传基因。
因此姜科和菊科在植物分类上属于不同的门类,两者仅是外表和口味上略有相似,但实际上已属于远亲,就像猫和狗一样,只能说是“两家子”。
而洋姜的染色体数高达102条,是普通植物的3-4倍,这造就了洋姜同时拥有三种不同基因属性,即薯科基因、菊科基因和向日葵科基因。
这在植物界可谓罕见,普通植物最多只有两种基因属性,所以洋姜的遗传基因可谓是“炸裂”的存在,这样的基因导致它变异能力强,不稳定且难以驯化。
在形态上,洋姜叶子较短粗,表面光滑,姜叶细长有绒毛,洋姜块茎圆润,色泽深暗,姜块茎则较为淡黄,洋姜的块茎就像一个胖乎乎的娃娃,而姜的块茎则是个瘦弱的小伙子。
许多吃过的人应该知道,洋姜和生姜的口感和效果有很大不同,洋姜辛辣较轻,具凉性,主要呈现甘涩,而姜辣劲十足,热性较强。
而生姜辛辣强烈,带有热性,多用作调味料,也是很多药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看来,生姜可温肺止咳,而洋姜没有此功效。
这是由于两者所含辛辣成分有差异,吃洋姜就像是吃了一块凉凉的韭菜馅饼,而吃姜就像喝了一口滚烫的红糖姜茶。
在这样的差别下,洋姜就主要用于制咸菜、淀粉,也可晒干,姜则多作为烹饪调料及中药,姜有温肺止咳之效,洋姜没有。
对于储存,洋姜需要阴凉湿润,可存几月,姜对条件不那么讲究,洋姜贵气十足,需要小心呵护,姜则不挑剔,随处可存。
洋姜虽然强大,但终究是异乡来客,姜则是本地巨擘,历史悠久,深得民心,两者互有长短,应该和睦共处,发挥各自的优势。
-<结语>-
洋姜之所以能在中国长期种植,得益于中国人善于利用外来植物资源的同时,还注重科学监管,因此洋姜才得以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成为我们守护家园绿色之路的重要伙伴。
即使在国外如何泛滥的植物,进入中国后也只能沦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这样说虽然有些开玩笑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吃这一块儿确实很有话语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