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没有刷到
一则单手抱转圈圈的视频?
根本停不下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
“爱的魔力转圈圈”?
那个嘴角一翘
单手一揽
就拥美人入怀的“邪魅小生”
出自越剧《新龙门客栈》
角色名叫贾廷
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
当红小生陈丽君饰演
被网友称为新晋“国民老公”
的陈丽君
长发及肩,面容姣好
不过,下一秒
清秀姑娘就变身成俊朗小生
风度翩翩,惊艳四座
1992年出生的陈丽君来自“越剧之乡”浙江嵊州,她从小受越剧文化的熏陶。音乐老师看出她的天分,便推荐她学习越剧。父母提醒她学戏很辛苦,13岁的陈丽君想了想说不会后悔,因为承诺的这句“不会后悔”,陈丽君学戏再苦再累也不往外说。
陈丽君被大家称为“练功房女孩”,因为除了演戏她基本都在练功房里度过,甚至常因为“太拼”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这让老师很心疼。
2008年,她进入越剧小百花班学艺,毕业后成了一名越剧演员。陈丽君所在的剧团在浙江省内颇有名气,剧团下乡演出时往往轰动十里八乡,周边的人们都赶来看戏。
不久前,越剧《新龙门客栈》火了,小生演员陈丽君也随之出圈。为了演好剧中角色,陈丽君看了大量影视作品中的类似角色。最终,她将人物的气质拿捏得非常到位。
凭借精湛的戏曲表演
陈丽君收获了一批粉丝
也让越剧
这一传统剧种惊喜出圈
网友们亲切地称呼她为“老公姐”
"她怎么做到男装帅到心上,
现代生活装又那么美"
"是平时足够努力积累的结果呀"
之所以能收获大批粉丝
离不开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尝试把“奶奶辈儿”的爱好
改造成年轻人也能接受的审美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着100多年的历史
提起越剧,可能很多人会觉得
这是“奶奶辈儿”的爱好
为了让传统剧种走进年轻人的心
陈丽君和团队
始终在创新探索越剧文化
看到剧本杀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在老师的带领下,陈丽君和其他越剧传承者尝试在演绎越剧时采用小剧场式、与观众有交流的模式。
另外,她在保留浙派越剧特有唱腔的基础之上,在唱词节奏、人物造型方面做出了更贴近现代观剧审美的调整改编。在陈丽君参演的不少创新越剧里,演员们开始尝试更多微表情、细腻动作的流露,比如演《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情至深处能真切地落下一颗泪。
在陈丽君看来“戏曲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DNA”,唤醒大家对戏曲的喜爱只是需要一个契机。她希望自己能为更多人,打开认识越剧的一扇窗。
潮评:
“邪魅一笑”也有笑的十年功
《新龙门客栈》为什么在年轻人中间火了?
有人说演员年轻颜值高,有人说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很新奇,也有人说,打造IP以及社交媒体的助推是流量密码。都对,但又都不是最关键的。有一位网友分析的倒是客观中肯:“哪有什么一夜爆红,不过是老师和学生从未停下努力的步伐罢了。”11月19日,主演之一陈丽君的师傅茅威涛也做了类似回应:这么多年努力终于看到成绩了。
《新龙门客栈》剧照
唱戏是个苦行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足够“劝退”不少人。但是,比身体上吃的苦更难的,是传统戏曲面临的市场和受众的急剧萎缩。就拿越剧来说,作为浙江最具代表的戏曲剧种,多年来群众基础深厚。今年杭州亚运会的迎宾演出上,也曾在各国嘉宾前惊艳亮相。但是,近年来老年戏迷这个“基本盘”逐年缩小,而年轻人看个电视剧都要二倍速,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听一曲“十八相送”?所以,难是真的难。
成功,离不开绵绵之功的坚守,以及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打破和重构。
从新版《梁祝》《江南好人》,到《孔乙己》《寇流兰与杜丽娘》,越剧的每次创新总能带起话题度。老戏迷可以在“新”与“旧”的对比中进行评价比较,普通观众则逐渐积累起这样的印象:这群不甘心的越剧人还在“折腾”,越剧还活着。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坚守,并不是几个人完成的, 而是不断有年轻越剧人的加入、付出、奉献。正如爆红的《新龙门客栈》的主演之一,来自“越剧之乡”嵊州,从小受越剧文化的熏陶,父母提醒她学戏很辛苦,13岁的陈丽君想了想说不会后悔。因为这句“不会后悔”,中途从唱花旦改唱小生,几乎是从头来过,好在终于“邪魅一笑”天下知。
成功,也离不开对时代语境的精准把握。
创新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就是咋咋呼呼的噱头而已,无法成就真正的经典。正如茅威涛所说,“每一次实践与探索都会遇到难点,艺术创作必须想清楚再出发,当然,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边出发边琢磨。”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解时代和观众的过程。《新龙门客栈》探索的,是今天的戏剧样式,今天的表达,寻找属于当下时代的传统戏剧语境。同时,寻找当下观众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和方式。正因为对标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才通过网络汇聚而来,成为了这个剧目的“自来水”。在传承者们和观众的共同努力下,将戏曲文化打破圈层带来全新的可能性。同时,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保障下,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潮起来”“火起来”“传起来”。
当然,仅靠一个或者几个剧目,就想彻底改变传统戏剧的困境是不现实的。但是,起码我们尝试着找到了一个让年轻人看见传统文化魅力的“入口”。如果近千万的网络观众中能留下一部分成为戏迷甚至“铁粉”,那对传统戏曲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新生。
来源:央视新闻、浙江广电新媒体、潮新闻、金牌经纪人、美丽浙江、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网友评论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