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牺牲的人民军队将领们,如活到授衔时,有谁能获得大将军衔?

分享至

序章:那些错过大授衔的将星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隆重的将官军衔授衔仪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代表人民政府,为十位战功卓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授予大将军衔。

他们也就是后人耳熟能详的十位开国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除王树声、许光达二位大将是正兵团级外,其余八位大将均为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除此之外,还有四位功劳很大的人民军队领导人,因为授衔时已经在地方工作,虽然被提名为大将军衔获得者,但最终没有授衔。

大将授衔

他们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李先念,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子恢和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张鼎丞。

再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原先一度被计划授予大将军衔,但和李先念等同志一样因从事政务工作不再授衔。

1989年11月,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第一次评定了33位当代军事家。

到了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方志敏、黄公略、刘志丹3人为军事家,合计36人。

人民的英雄

这36位当代军事家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同志,以及曾经担任过国家主席的杨尚昆、李先念两位领导人。

第二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

第三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英勇牺牲或因病去世的人民军队高级将领,共有11位,他们是:

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方志敏、黄公略、刘志丹。

理论上说,如果这11位高级将领能够活到授衔时,他们都有可能被授予大将及以上级别的军衔,因为36位当代军事家中,除去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这11位,级别最低的是大将。

当代36位军事家

那么就让我们简单地探讨一下,究竟哪些英烈真正具备获得大将军衔的可能性呢?

一、叶挺不授大将衔:只因级别太高

在这十一人中有一位的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叶挺,他之所以不能授大将衔,不是因为不够资格,而是资格过高,应授予元帅衔。

叶挺应授元帅衔的第一条理由,就是他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首先是贺龙任军长的第20军,参加起义的一共7500人,其次就是时任第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的叶挺带领参加起义的5500人,占到起义军总兵力的1/4。

第三是蔡廷锴带领的第10师,共有4500人,可惜后来叛变了。所以,叶挺相当于我军创业的“原始股大股东”。更加厉害的是,南昌起义后叶挺指挥部队来到广东,竟然又参加了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叶挺站在周总理身后,朱老总身边

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三次起义(南昌、广州、秋收)中,叶挺就参加了两次,威望极高,尽管他曾经脱离组织十年,但抗战爆发后党安排他的第一个岗位就是新四军军长。

新四军军长相当于八路军主力师长的级别,而八路军三个主力师长:林彪、贺龙、刘伯承都是元帅,叶挺被捕后继任的陈老总也是元帅。

叶挺出任军长,是周总理亲自到上海请出山的,而且之所以他在新四军期间没有入党,是因为蒋介石出于限制共产党发展的考虑,坚持要求新四军军长由无党派人士出任。

就这样,出于便利工作的考虑,叶挺当了八年的“无党派人士”。1946年3月5日,叶挺获释后第二天就向党中央提出了入党的申请。

毛主席对叶挺的入党申请给予高度关注,曾对同意叶挺入党的批复做过三次修改,并亲笔将抬头从“叶希夷同志”改成“亲爱的叶挺同志”。

抗战时期叶挺与周总理、陈老总、粟裕等人合影

且看他是如何热情地回复叶挺的:

“亲爱的叶挺同志:五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也就是说,叶挺的党员资格,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关于叶挺的地位,毛主席的一句话最能说明问题:“(你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毫无疑问,叶挺在全党、全军心目中,都是当之无愧的元帅人选!许光达大将曾经问贺龙元帅,如果叶挺还在会授予什么军衔,贺龙回答:当之无愧的元帅!陈毅元帅也曾经感慨地说:如果叶挺同志还在,那么我军就会有两位叶帅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军委所列出的36位军事家排名中,叶挺是排在叶剑英元帅之后,大将之前,而中间还隔了杨尚昆和李先念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

叶挺将军英姿

要知道,这份排名是高度严谨、权威的,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央军委对这些将领的评价,当年为了林彪能否进入第一批33位军事家行列,军委的领导同志都整整讨论研究了四年!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名额并没有限定十人,因为周总理,刘少奇和小平同志也曾经是元帅的人选,这样就有十三名元帅候选人。所以叶挺若在,也不妨碍他成为第十一位真正授衔的元帅。

之所以元帅只有十位,是因为并没有其他够资格的人选,而第一大将粟裕只是军委常委,不是授予元帅军衔必备的军委副主席。

二、实至名归的大将人选:左权、彭雪枫、罗炳辉

客观地说,除去叶挺,剩下的十位都可以成为大将。而在抗战到解放战争这段期间牺牲的三位:左权、彭雪枫、罗炳辉,凭借他们在革命战争中为党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无疑是实至名归的。

左权将军

因为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长期协助周总理开展统战工作,左权是实际履行参谋长职责的八路军副参谋长。

参谋长原则上和下一级部队的军事主官平级,所以副参谋长和副师长平级,高于旅长,而三个主力师的三位副师长分别是聂荣臻、徐向前、肖克。

这样看问题有些复杂,因为聂荣臻、肖克在红军时期是军团级正职,徐向前是再高一级的方面军级正职,但徐向前、聂荣臻授了元帅,肖克授了上将。

而左权在红军时期是红一军团参谋长,只在1936年代理过一年多的红一军团军团长,资历尚比肖克为低。

然而,左权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就是他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的老底子,军团部骨干成员,与毛主席相知甚深,可谓百分百的根正苗红。

左权、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左太北

左权长期协助彭总指挥对日作战,威名赫赫,1940年11月,左权指挥八路军总部警卫团1200多人保卫黄崖洞兵工厂,把7000多鬼子摁在山下打了九天,最后迫使鬼子狼狈逃窜。

在日寇战斗力仍处于巅峰的时期,警卫团以伤亡166人的代价打死打伤1000多个鬼子,伤亡比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六。

1942年5月25日,他在辽县(今左权县)掩护八路军总部撤退时牺牲,日寇发现战死的是八路军副参谋长时,因为害怕八路军大举报复,于是连夜从十字岭战场撤走了。

可以说,以左权的军事才华,如果解放战争中正常发挥大将是绝对少不了的。

彭雪枫牺牲时的职务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当时新四军七个师,其他六个师的师长中有三位大将:一师师长粟裕、二师师长张云逸、三师师长黄克诚。

彭雪枫将军和妻子林颖

另外三位没有授衔,巧的是他们正是原来计划授予大将军衔的三位:五师师长李先念,六师师长谭震林,七师师长张鼎丞。

彭雪枫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是军政全才的英雄豪杰。1938年9月他带领373位壮士南下豫东开辟局面,到1939年3月即发展为两万之众,中央军委收到报告时几乎都难以相信。

1942年11月,在淮北的日寇出兵八千“扫荡”新四军,结果被彭雪枫打得落花流水,折兵近千人,而新四军四师伤亡四百人,阵亡的73人。

到1944年下半年,新四军四师的抗日根据地已经包举苏北皖北豫东三省,北达江苏徐州,南抵安徽凤阳,根据地人口七百多万。

在八年抗战中,彭雪枫的四师消灭日伪军6.2万多人,自身伤亡1.3万多人,部队发展到5万多人,特别是四师骑兵团的“雪枫刀”令敌人闻风丧胆。

雪枫刀的复制品

按照授予大将军衔的基本标准: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级指挥员,抗战时期担任过师(新四军)、旅(八路军)等级的指挥员,彭雪枫完全符合。

他在红军时期就是红四师政委,扎西整编时和黄克诚(红四师政委)、陈赓两位大将一样是主力团正团级,参照黄克诚大将的资历,如果彭雪枫活到授衔时授予大将军衔是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一件趣事,就是新四军总部本来想调彭雪枫任副军长,让文武双全的八旅旅长张爱萍接替他任四师师长,结果张爱萍说:让我当别的师师长还可以,人家在四师干得太好了,我自认没能力替代他!

张爱萍在开国上将中名列第九,尚在大名鼎鼎的“三杨”和韩先楚之前,1949年白手起家搞起人民海军,后来在聂帅领导下主持国防科委工作,作为具体执行层搞出了原子弹和弹道导弹,能力极强。

就以张爱萍在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资历,若不是解放战争初期意外受重伤几乎错过了整个解放战争,就算评大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开国上将张爱萍

张将军一代人杰,为人耿直,铁骨铮铮,他说比不过,那除了敬重之外,大抵是自认确有不及彭雪枫之处!

第三位罗炳辉

罗炳辉将军的战功和资历不仅不在左权、彭雪枫二人之下,甚至还略有过之。他在红军时期就是红一方面五大军团长之一,所执掌的红九军团是当时中革军委掌握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有“两脚骑兵”之称。

红九军团有多厉害呢?从第一次反“围剿”开始,红军就执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十六字运动战方针,而那个承担最艰巨任务的“牵牛鼻子”的一直都是红九军团。

世人皆知中央红军长征走了两万五千里,却少有人知红九军团为了牵制敌军主力走了四万里!正因为红九军团在云贵川牵着十几万敌人的鼻子多走了好几个月,才给中央红军突出重围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缺口。

在长征后期,蒋介石悬赏缉拿红军主要领导人,给罗炳辉定的赏格和彭德怀、林彪、董振堂是一样的,都是八万大洋,还在周总理之上!

罗炳辉(左)与李克农(右)在一起

新四军成立时,罗炳辉作为二师副师长辅佐张云逸,由于张云逸同时兼任新四军副军长,所以罗炳辉是实际履职的师长,并于1943年转正。

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二师在淮南开辟了17个县的抗日根据地,部队从3100人发展到5万人,抗日战争胜利后,罗炳辉也做了新四军副军长,担任陈老总的副手在山东对国民党军作战。

此时罗炳辉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但他抱病出战之后,立即在枣庄一举消灭和俘虏了国民党军及负隅顽抗的日军3万8千多人,将津浦、胶济铁路掐断,使得蒋介石调2个军增援东北战场的图谋不能得逞。

正因为山东军区对国民党军的攻势取得大胜,才给了当时在东北苦苦支撑的林彪难得的喘息之机,使得他从容地把根据地建立起来。

1946年6月,罗炳辉因脑溢血猝然去世,在他病逝之后,中央军委决定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和陈老总的华东野战军合并,这才有了后来威震华东的“陈粟大军”。

一代猛将罗炳辉平生罕逢一败

按照罗炳辉将军的军事才能,如果授衔时他健在,那么授予他大将军衔是非常合适的。

三、可能成为大将的人选:刘志丹、黄公略、曾中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