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款冲泡饮料风靡全国,它散发着浓浓的奶香,被认作是有钱人家才买得起的“高级营养品”。
谁家要是买上一罐,都会好好地珍藏在柜子里,等到客人来时才会拿出来招待,甚至招待时也是省着用。
那时候的家庭通常将麦乳精放到结块了也舍不得吃,只有孩子会悄悄打开罐子,让浓厚的奶香回荡在唇齿间,成为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然而奇怪的是,这个风靡全国的“奢侈品”,却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再也难寻它的身影。
麦乳精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曾让无数人迷恋,却又渐渐消失在时间中呢?
“营养圣品”麦乳精
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初听“麦乳精”三个字,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认为它不是什么好东西,就像“瘦肉精”这样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但麦乳精的名字其实是来自于它的成分,“麦”主要是以优良原种二棱大麦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焙制,制作成一种麦芽香气浓郁的麦精。
“乳”指的是麦乳精配方中的一些奶油、奶粉、炼乳等奶制品成分,也是麦乳精营养成分和奶香味的主要来源。
而最引人误会的“精”,则是生产产品时所用的葡萄糖、饴糖,以及麦精等成分,这些材料介于淀粉和糖化之间的材料被用作麦乳精的填充剂和黏合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味、口感,减少营养损失等。
我国流行的麦乳精都是国产品牌,但麦乳精并不是中国发明的,它最早风靡在欧洲,由一对英国兄弟发明创造的。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乳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可如果母亲不在了,或是母亲健康状态不好,孩子该吃些什么呢?
当时很多专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始用麦芽、牛奶等营养原料制作婴儿食品,来自英国的好立克兄弟也是如此。
哥哥詹姆斯出生于1844年,之前在伦敦邦德街梅林食品公司当药剂师,负责生产由麦芽和麸皮制成的婴儿食品粉末。弟弟威廉比他小两岁,是当地马具商的学徒。
1869年,威廉和一位远房表弟移民美国,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拉辛的采石场里工作,而与此同时,詹姆斯也终于获得了药剂师的资格证书。
在1873年投奔弟弟前,詹姆斯一直在研究麦芽、麸皮和牛奶制成的婴儿干粉食品。他前往美国的理由,也是想和弟弟一起创业。
1975年,詹姆斯和威廉在美国芝加哥创立好立克食品公司,公司的名字就是他们兄弟俩的名字和姓氏。
经过十年的试验,到1883年,一款创新型冲泡婴儿饮料终于问世,并且获得了美国专利。
成功两年后,好立克兄弟曾将企业迁回拉辛,理由是这里有更充足的泉水供应。到1887年,他们将这种麦芽奶产品正式注册为麦乳精。
这款产品最初以“婴儿和残疾人的食品”出售,后来又很快在标签上添加了“适合老年人和旅行者”。
因为这款产品不同于以往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它便捷、易携带、热量高、营养成分好,甚至还不易变质。以至于在之后,它一直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广销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印度和牙买加等国。
公司持续扩张,到1889年,好立克已经在美国纽约开设了新的分店。1890年,詹姆斯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带回英国,开始大肆推广。
好立克在欧洲卖疯了,无数的电台、音乐影视作品上,人们都可以看见它的广告。
在英国,好立克通常被作为睡前饮料饮用。但当大家意识到这种产品的营养价值后,一战和二战期间,好立克被用作了士兵的营养补给品,以应对紧急情况。
在进入中国以前,好立克早已跟随着英军火遍一战战场。
好立克跟随英国殖民者军队进入英印。一战结束后,英印军队里的印度士兵便将它当作一种膳食补充剂带回,各邦的总统府是好立克最早的顾客。
到上世纪40至50年代才开始在印度成为家庭饮品,成为印度上层阶级和富裕阶层的地位象征。
印度可以说是好立克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不过印度版的好立克和其他国家的配方略有不同,例如印度配方不含油,但是含有大豆分离蛋白。
在东南亚国家,好立克作为糖果售卖;而到了香港,它则是类似于“咖啡饮料”这样的存在。
被时代选择的产品
好立克兄弟发明了麦乳精,然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瑞士人据此创造了“华福麦乳精”,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阿华田。
阿华田进入我国后,迅速占领了上海大部分饮料市场,这让上海九福制药厂的臧伯庸看到了希望。
早期的国产麦乳精其实就是在阿华田的基础上改良而来,还同阿华田一样,在配方中含有可可粉,一直到可可豆被禁止出入口,国产麦乳精才不得已改了配方。
上世纪30年代,九福制药厂经营困难,为了生存,制药厂不得已将目光放在了更受市场欢迎的食品行业。
阿华田的成功给臧伯庸带来了希望,他向瑞士引进了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研制,在九福制药厂的努力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款自己的麦乳精产品,乐口福。
乐口福出现在市场上时,全面抗战刚刚爆发,全中国上下物资匮乏,能吃上一顿饱饭的都是富贵家庭,更别提麦乳精这样营养丰富的乳制品。
刚刚发布,麦乳精就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更许多有权有势的富贵人家,更是以此彰显自己的家世和地位,走亲访友或是招待客人时,都会拿出麦乳精。
不过在平时,即便是家庭富裕的人,也会将麦乳精锁在柜子里,等到有人做客时才拿出来显摆。
小孩们一般忍受不住麦乳精自然清香的诱惑,常常趁家长们不注意,偷偷将结块的麦乳精拿出来咀嚼。
但从1937年到1949年,受到战争的影响,九福制药厂没办法完成对外进口原材料,麦乳精一度濒临停产。
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上海咖啡厂于1961年正式接管了九福“乐口福”的生产,并且还将这款产品出口到了海外。
不过到那个特别的时间,“乐口福”的“福”字被视为四旧,上海咖啡厂不得已将它的名字改成了“上海牌麦乳精”。
到了七十年代,上海咖啡厂再遇困难,无法进口由巴西可可豆制成的可可粉,于是便改了配方。
他们推动麦乳精产品的改良,研究出了不含可可的“上海牌强化麦乳精”,进一步完成了麦乳精在大众市场的普及,满足了当时人们的需求。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记忆中的味道。
随着国家经济渐渐恢复,人们的生活恢复稳定,麦乳精渐渐地从上层走向平民大众。
除了上海咖啡厂外,中国很多地方都开始生产麦乳精。比较热门的品牌就是天津长城食品厂的“长城牌麦乳精”、武汉长江食品厂的“巧克力麦乳精”和无锡乳品厂的“太湖牌强化麦乳精”。
时代和技术在发展,国产麦乳精的口味也越来越多,营养价值越来越高,价格也更加亲民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麦乳精可谓在中国风光无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人都可以买上麦乳精,昔日在全国覆盖率高达85.7%的上海牌麦乳精也尽显疲态。
1984年,全球知名的食品公司卡夫集团进入中国,它旗下的“卡夫果珍”很快在中国打响名声,成为无数80、90后的童年回忆,占据着固体饮料的王座,一如过去的麦乳精一样。
在果真、高乐高等新型速溶冲泡饮料的对比下,麦乳精的缺点渐渐显露。比如冲泡时总会结团,好不容易搅开后,也总感觉颗粒感太强,口感不好。
虽然营养价值的确丰富,但这个时候的人们已经能喝上营养价值更高的鲜奶或其他乳制品,没有必要在麦乳精上花钱了。
2009年,海派清口周立波的“调一调,调一调”曾掀起过一股回忆麦乳精的风潮,但毕竟已经过时,难以在众多饮料市场中脱颖而出,麦乳精还是落寞了。
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昔日击败麦乳精的果珍和高乐高也渐渐淡出了市场,很多新生的小孩根本不知道这些品牌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产品日新月异的线下奶茶品牌。
从新世纪起,中国便乘上了科技发展的快车道。与之相匹配的,还有中国的经济发展。
人们在各种产品中有了新的选择,冲泡饮料变得不再奢侈,有些时候,一包速溶咖啡的钱甚至不如矿泉水。
虽然网络上还是可以买到麦乳精,但很多买家表示,不知道是自己口味挑剔了还是配方变了,麦乳精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味道。
“味道变了”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我们怀念的那个味道,是那些和麦乳精相关的童年回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