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颖琳 张爱丽
图/受访者提供
行走在韶关市仁化县灵溪村的葫芦山深处,一株挨着一株的桫椤映入眼帘,树形直立挺拔,树冠呈巨伞状张开,仿佛述说着穿梭亿年而来的沧海桑田。这是与恐龙同时代却幸存至今的史前植物,拥有宝贵的研究价值,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如今,成群的野生桫椤在世界范围内已不多见,但在广东部分的密林或山谷阴凉处仍能追寻其绿野踪影。这离不开韶关当地的绿美生态建设,同时也得益于广东多年来扎实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探索成效。
藏在韶关深山的“活化石”
作为“蕨类植物之王”,桫椤别名蛇木、树蕨,其叶子形似凤尾螺旋排列,树冠呈伞状张开,参差错落地生长在潮湿、阴凉、无人为干扰的山谷之中。自带“老者”神秘面纱的桫椤,为何能在众多植物中散发独特的气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发国告诉记者,桫椤与恐龙同时代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甚至比恐龙还早,曾经是恐龙的食物,也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之一,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经过漫长的变迁,桫椤是现存木本蕨类植物重要代表,拥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被科学界称为研究古生物、古环境和地壳演变的“活化石”。
“从外形看,桫椤高大挺拔、苍劲俊秀,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从功效看,桫椤的叶片、茎干可用于活血化瘀、治疗跌倒损伤,我们团队通过野外调查访谈,还发现粤北、粤东当地村民利用其微小的孢子磨粉煮水服用,来达到灵芝孢子粉的药用效果。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或许还会有更多的药用价值被挖掘。”王发国介绍。
正因为桫椤价值之可贵,其常遭到破坏性砍伐和盗采,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桫椤科的全部种类,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红皮书),成为受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同时,桫椤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桫椤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均有分布,广东则主要分布在韶关、梅州、阳江等地。”王发国指出,成群集中的桫椤在世界范围内已不常见,但在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石塘镇部分地区,却惊喜地发现有数百株野生桫椤集群分布,枝叶繁密,并有序挂上了标注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以及对应编号的小圆牌,得到较好的宣传和保护。
对此,仁化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家盛表示,仁化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是南、北亚热带植物分布的过渡带,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查证表明,野生维管植物约有1706种,隶属于206科778属;其中蕨类植物37科70属139种。目前发现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桫椤、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水蕨等。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1个镇街陆续发现有桫椤、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等珍稀蕨类植物野生种群,共有1600多株。其中,石塘镇沙湾、周田镇灵溪的桫椤野生群落分布尤为集中,且植株高大挺拔。最大株胸径达29厘米,高达5.8米。”沈家盛补充说道。
有效保护和科研调查缺一不可
韶关仁化能成为野生桫椤群安家繁衍之所,除了丰厚的绿色资源和适宜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当地对珍稀植物群落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
山路崎岖,枝密林茂。顺着小道,石塘镇护林员邱新福一路边走边查看桫椤等野生植物的生长情况。七八公里的山路,来回一趟要走2个多小时,头顶上的草帽和1.5米长的劈镰则是他日常工作的“标配”。“我主要管护上中坌村等两个村的森林资源,通过二十多年的巡逻工作,见证了不少变化,例如气候水质自然条件越来越好,山里的绿植也越来越茂盛。”
此外,石塘镇上中坌沙湾村小组组长张少阳提到,“早在十几年前,村民就陆续在山上发现了野生桫椤群并主动上报。县林业局也很及时地通过发放小册子、树立告示牌等科普宣传工作,让大家了解到这些珍稀蕨类植物的濒危程度。现今,村民们不再去人为干扰和破坏,自发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避免桫椤、金毛狗和福建观音座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林业生产经营、生境改变等非主观因素导致受到破坏,今年上半年,县林业局与广东省植物学会宣布成立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迁地保护领导小组和技术团队。
作为小组成员之一,仁化县林业局自然保护管理股负责人邓荣波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调查、评估县里珍稀濒危蕨类植物生存现状与受威胁程度,并将受到人为或动物干扰、特殊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部分珍稀蕨类植物迁移至仁化县中草药科普园内,予以妥善保护种植。”
除了保护和科普工作,科研调查的落实同样不可或缺。邓荣波还向记者透露:“县林业局后续将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深入合作,展开仁化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本底调查研究,摸清物种区系特点和地理分布状况,为进一步制定极小种群扩繁保护措施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技术支撑。”
广东为珍稀物种筑牢生态基底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不时有市民游客开车前来石塘镇桫椤谷游玩,或是拍照留念,或是沿道徒步,一幅惬意悠闲的林旅融合画卷跃然眼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坐落于该镇的上中坌公益林示范区,每月约有千余人来参观,其中桫椤谷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据悉,仁化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林地面积275万亩,森林蓄积量13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78%,森林资源核心指标稳居全市前列。目前形成了林旅、林茶、林菌、林药、林笋、林果等多个林下经济产业,2022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近10亿元,成为农村居民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实现绿了青山、富了百姓、醉了游人。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韶关仁化的绿色家底,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效的缩影。今年4月,调整后的《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发布。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此次更新的《名录》涵盖26科39个物种,涉及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中华双扇蕨;裸子植物有长苞铁杉、长叶竹柏、宽叶粗榧3种;被子植物有长梗木莲、见血封喉、细叶石仙桃、大田顶杜鹃等35种。
据最新统计,广东记录分布有高等植物6658种,其中林业部门主管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近年来,广东扎实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组织实施猪血木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建立苏铁、兰科等9个国家级动植物保护机构,苏铁、兰花、木兰、丛生竹等种质资源保存量居全国前列。
同时,广东严厉打击各类涉野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以及药用野生植物资源人工栽培,推动实现野生植物资源种群持续性恢复和增长。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建设绿美广东的重要举措。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名录》的各项宣传实施工作,加快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统筹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拯救保护和科技研发力度,严格规范野生植物采集、出售、进出口管理和审核流程,全面提升广东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水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生态基底。
出品人:杜传贵 林海利
总策划:孙爱群 吴江 李艳文 刘佳宁 孙晶
策划/统筹:张爱丽 黄婷 程行欢 钟凌瀚
执行:陈泽云 胡彦 黄颖琳 许张超 杭莹 吴珊 庞倩影 钟凌瀚 蓝景然 彭勇 成家琪 郑泽宜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