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敦煌祁连间”到“妫水北”:寻踪千年古国大月氏的漫漫西迁路

0
分享至

导语:月氏(yuè zhī),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大月氏从河西走廊一路迁徙至中亚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日后闻名于世的贵霜王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原王朝始终与大月氏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大月氏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各种奇珍异兽、奇石异香、美酒佳酿等物类在中国历史古籍中多有记载。作为最早接受佛教文化的国家之一,大月氏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如今,大月氏进入中亚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仍然被淹没在中亚的黄沙尘土之下,这个千年古国的成谜身世,亟待后来者去进一步探索。

月氏(yuè zhī),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关于这一民族的起源,徐中舒先生以古籍考证以及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林续编》中《月氏未西迁大夏时故地考》一文为依据,认为月氏的祖先即有虞氏一族,“月氏、大夏是在夏朝灭亡后经过很长的时间逐渐由北边迁到西边去的”(据《徐中舒文存》)。他在《徐中舒文存》中写道:“汤灭夏后,虞、夏两族相继西迁,夏称大夏,虞称西虞。虞、夏原是古代两个联盟部族,夏之天下,授自有虞。夏既灭亡,虞亦不能幸存,所以他们只能向同一个方向逃亡。……西虞也是有虞氏由中国北境西迁以后之称。《逸周书·王会解》记伊尹四方献令也说‘正北月氏’。月氏即虞氏,在《管子》书中又作‘禺氏’,《穆天子传》则作‘禺知’,虞、月、禺皆疑母字的声转。”在由北向西的迁徙过程中,大夏在北边留下了一部分民族,这一部分民族即为匈奴的祖先。《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

关于月氏这一民族在古籍中的记载最早见于《穆天子传》、《逸周书》、《管子》等先秦典籍中,当时多被称为“禺知”或“禺氏”。

《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有日月可寻。《穆天子传》云:“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己亥,至于焉居禺知之平。”这说明西周穆王时期天子已巡行到了“禺知”之地。

由古籍记载可知,自西周时期起,“禺氏”之地就以盛产名马美玉等稀有物产,而为当时统治者所瞩目。

《逸周书》,又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为《汲冢周书》。内容主要记载从周文王、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到景王年间的时事。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可能还经汉代人改易或增附。《逸周书·王会解》载:“屠州黑豹,禺氏騊駼,大夏兹白牛,兹白牛,野兽也,牛形而象齿。”騊駼(táo tú),为北方产的一种毛色以青为主的野马,一直被视为历代名马,极得到人们的重视。

《管子》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以及先秦学术著作。《管子》虽然托名管仲,学者们却几乎没人认为它真是春秋时代的著作,而把成书年限推定在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管子·国蓄》载:“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三币,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

一.历史

西汉以前,西域地区为早期游牧部落的天堂,居于其间的匈奴人、乌孙人与月氏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乌孙“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焞煌间,小国也”。“祁连、焞煌间”,即今天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至祁连山的广大区域。战国时期,与匈奴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国力强大,匈奴不敢侵犯。秦灭六国后,始皇帝派蒙恬北击胡人,将曾经失守的黄河以南地区悉数收回。此时的黄河以北地区,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头曼审时度势,自知此时宜守不宜攻,于是率部退回北方地区。《史记·匈奴列传》载:“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

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6年—前202年),继位的匈奴冒顿单于乘着中原王朝兵革之际杀了回来,东灭东胡,西破月氏,不仅占领了东胡和月氏的土地,还夺回了秦将蒙恬曾经收回的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匈奴国力迅速增强,迎来其鼎盛时期,从此成为中原王朝北方的最大隐患。而月氏自此陨落,失去了草原霸主的地位。《史记·匈奴列传》载:“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馀万。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馀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汉书·韦贤传》载:“及汉兴,冒顿始强,破东胡,禽月氏,并其土地,地广兵强,为中国害。”

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又一次对月氏发起了进攻。《史记·匈奴列传》记录下了当时冒顿单于写给汉文帝的一封信,冒顿表面上是为右贤王入侵一事致歉,实际上是借此信耀武扬威。这位匈奴史上唯一一位杀父自立、强力扩张,又围刘邦于平城、羞辱吕后的酋长,又怎会把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天子放在眼里呢?他在信中得意洋洋地向文帝炫耀了在过去一年里,灭月氏国,以及吞并旁二十多小国的光辉战绩:“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汉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去世,儿子稽粥继任,史称老上单于。老上单于接手的,是一个正当强盛的匈奴族,因此他非但没有止战的想法,反而打算扩张势力。不久,老上单于又一次攻破月氏,不仅杀死月氏王,还将其头骨制成饮酒的器皿。《史记·大宛列传》载:“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从历史记载来看,月氏一族虽然屡遭匈奴攻杀,却仍然保有一定实力,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一边马不停蹄地攻打月氏,誓要将其逐出原有领地,一边给自己找来了同盟——与月氏素有仇怨的乌孙一族。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中记载了这段跌宕起伏的三族斗争史。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乌孙昆莫(昆莫为乌孙王号)难兜靡为月氏人所杀,月氏人夺走他们的土地,乌孙人逃亡到匈奴那里去了,月氏借此控制了本由月氏、乌孙两族共居的敦煌祁连一带。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此时刚刚出生,被匈奴单于冒顿收留并抚养长大。至猎骄靡成年,冒顿已死,继位的老上单于将原先逃亡来的那些乌孙民众赐还给猎骄靡,让他带领他们行军打仗。猎骄靡不负所望,屡建战功。此时的月氏已被匈奴击败失势,一路向西迁徙,进入伊犁河流域,赶走原先居住于此的塞人,迫使塞人向南远徙,而自己占领了他们的土地。猎骄靡等自己实力强大后,自请单于为父报仇,得到准允后一路向西攻打大月氏。刚刚安顿下来不久的大月氏只得又一次向西逃亡,这次迁徙到了大夏的土地上(今阿姆河流域地区),用同样的方法,打败大夏人,令其称臣归附,再一次成功地鸠占鹊巢。猎骄靡带着他的部队,没有立即返回匈奴营中,而是留居在了原先月氏人居住的伊犁河流域一带,休养生息。等到手下休养得兵强马壮,恰逢此时老上单于去世(约公元前158年左右),于是乌孙昆莫借机不肯再依附匈奴。匈奴派兵攻打乌孙,没有得胜,觉得乌孙王可能受神灵庇佑,此后就不再侵扰乌孙了。

乌孙所留居的这块土地,分别遗留下了一些曾居于此的塞人人种与大月氏人种,因此后来的乌孙国实际上混居了乌孙人、塞人及大月氏人。《汉书·西域传》载:“(乌孙)故服匈奴,后盛大,取羁属,不肯往朝会。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

乌孙、月氏相继西迁后,河西走廊的主人便由匈奴取而代之了。

大月氏进入中亚后,中国史籍中仍然经常出现与之相关的文献记录。作为一个实力无法被忽略的游牧民族部落与国家,尽管与中原地区已远隔万里,但其身处丝绸之路南北要道之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国力、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兴盛的佛教文化等,都使它与中原王朝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强韧与紧密的联系与交流。滚滚向前的历史发展使它成为了联系东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枢纽。

首先,如果没有大月氏,就不会有后来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壮举。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缘由及历经坎坷的过程。张骞是汉中人,在汉武帝建元年间担任侍郎一职。当时武帝向匈奴降俘询问匈奴的国内情况,那些俘虏向皇帝讲述了匈奴人杀月氏王,并将其头骨制成饮器的血腥往事。月氏一族王首被杀,被逼离开故地,向西远徙,因此常常仇恨匈奴人,只是苦于没有同盟与他们共击匈奴。此时的汉武帝正意图歼灭匈奴,听闻此事,想派使者出去与月氏取得联系,共商灭匈大计。由于月氏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要到达月氏,必定要经过匈奴,因此一路必将是凶险难测,需要招募有能力之人。张骞以侍郎的身份应募,得到武帝认可,获准出使月氏。张骞于西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随行的有一百多人以及一个姓堂邑氏、名甘父的胡奴。张骞一行人出了陇西,途经匈奴时,被匈奴人扣留,匈奴单于挽留张骞,劝他道:“月氏在我境北方,大汉使者如何能够去到那里?就像我们匈奴人想要出使百越之地,大汉能让我们去吗?”就这样匈奴人把张骞软禁了十多年,给他择配了妻室,还有了孩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的符节,不肯投降。由于张骞与匈奴人同吃同住,匈奴人对他的看管越来越松,张骞与随从就乘机逃亡月氏。他们向西走了数十天,到了大宛。大宛素来听闻中原土地富饶、财货充裕,想要通使却没有途径,看到张骞,喜出望外,询问他想要去哪里。张骞说:“我为大汉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挡住了道路。今天我逃亡出来,只有大王能够派人送我到月氏国去了啊。如果我能到达月氏,并且顺利返回中原,作为回报,我大汉定将馈赠大王数之不尽的财物。”大宛认为张骞说得有道理,就给他配备了向导与翻译,将他们一行人护送到达康居,再由康居把他们转送到大月氏。由于月氏王已经被匈奴所杀,现在是他的太子被立为王。此时的月氏已经打败大夏,令其臣服,占据了原先大夏的土地。这里的土地肥沃丰饶,贼寇也不多,月氏人开始向往安乐的生活,又自认为已远离中原王朝,没有了想要与之结盟亲近的意图,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叠加导致这个民族已经失去了向匈奴报仇雪耻、夺回曾经西域霸主地位的雄心壮志。张骞从月氏走到大夏,竟然不能摸透月氏人的真实意图,不得入法,无从下手劝说他们与大汉结盟。他在月氏国逗留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只得无功而返。途中经过南山,想要从羌人地界返回大汉,又被匈奴人抓住,扣留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时恰逢匈奴单于去世,左谷蠡王攻击太子,自立为王,张骞乘匈奴内乱之际带着他的胡人妻子与胡奴堂邑父一起逃亡回了中原。汉武帝拜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张骞这人力气很大,待人宽厚大量,讲信用,西域国的人都很喜欢他。堂邑父本来就是胡人,擅长射猎,出使途中,每到穷途末路之时,就射杀飞禽走兽给张骞食用。张骞出使西域,启程之时有一百多人跟随,到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回到中原之时,只剩下他与堂邑父两人了。虽然联合大月氏攻击匈奴的计划落空,但这场历时十三年之久的艰辛跋涉却“凿空”西域,拉开了中原与西域之间千年风云故事的序幕。《史记·大宛列传》云:“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闲,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妫水即今阿姆河流域,该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流经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四个国家。针对以上所引用的《史记》文本,对于月氏一族的徙居地以及“大、小月氏”各自名称的涵义,徐中舒先生在《徐中舒文存》中是这样解释的:“汉初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南山即祁连山。古代地名凡以大小为名者,小则为原居地,大则为远徙以后之地。古地名如少皞之虚、大皞之虚,小夏、大夏,小东、大东,少梁、大梁,及此大、小月氏皆适用此例。《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有月氏道,汉代县有蛮夷曰道,月氏保南山羌,其文化实与羌族无异。汉置月氏道于此,也应是月氏西迁时寄顿之处。安定郡治高平,今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其地尚在敦煌、祁连之东。”

小月氏,范晔在《后汉书》中也将其称为“湟中月氏胡”及“小月氏胡”。《后汉书·西羌传》载:“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馀种分散,西逾冈领。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虽依附县官,而首施两端。其从汉兵战斗,随埶强弱。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亦以父名母姓为种。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馀人,分在湟中及令居。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曰义从胡。中平元年,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又,唐《通典·边防八·小月氏》载:“小月氏,理富楼沙城。其王本大月氏王寄多罗子也。寄多罗为蠕蠕所逐,西徙,后令其子守此城,因号小月氏焉。在波路西南。后魏史云,去汉万六千六百里。先居西平、张掖之闲,并今郡。被服颇与羌同。其俗以金银钱为货。随畜牧移徙,亦类北狄。”同大月氏一样,小月氏也盛行佛教文化。北宋《太平御览·四夷部十六·西戎西·小月氏》载:“《北史》曰:其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自佛塔初建,计至后魏武定八年,八百四十二年,所谓百丈佛图也。”

自大月氏迁居大夏之地(约公元前158年左右)以后,大夏臣服于大月氏,与大月氏一起向大汉王朝称臣纳贡。大夏本没有大君长,只有五部翕侯统管各自领地,后五部翕侯尽皆归属大月氏。《汉书·西域传》载:“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禀汉使者。有五翕侯:一曰休密翕侯,治和墨城,去都护二千八百四十一里,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二曰双靡翕侯,治双靡城,去都护三千七百四十一里,去阳关七千七百八十二里;三曰贵霜翕侯,治护澡城,去都护五千九百四十里,去阳关七千九百八十二里;四曰肸顿翕侯,治薄茅城,去都护五千九百六十二里,去阳关八千二百二里;五曰高附臓侯,治高附城,去都护六千四十一里,去阳关九千二百八十三里。凡五翕侯,皆属大月氏。”一百多年后,即公元前1世纪中叶,五部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逐渐强大,消灭了其他四部翕侯,完成了大月氏的再统一,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而此时中国的西汉王朝,仍然在其史籍文献中称其为大月氏。《后汉书·西域传》载:“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驸顿、都密,凡五部臓侯。后百馀岁,贵霜臓侯丘就却攻灭四臓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八十馀死,子阎膏珍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1978年11月,苏联考古学家在阿富汗西伯尔汗的“黄金之丘”发现一处贵霜时代早期的遗址,共发掘墓葬七座,先后出土两万余件精美华丽的黄金饰品,震惊了世界考古界。据研究,这些墓葬的年代均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正是贵霜王朝的创立者丘就却父子执政的时代。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书·郑吉传》载:“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语在西域传。”

像大月氏、康居、安息这类已经定居中西亚、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的游牧民族国家,不在西域都护府的统辖范围内,因此不需要定期向汉王朝朝拜纳贡。如果他们自发遣使来向汉王朝朝贡,都护府的官员会上报朝廷,但在都护府的管理文档中不会有所记录。《汉书·西域传》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时期大月氏的国情概貌:“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户十万,口四十万,胜兵十万人。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里,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南与罽宾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出一封橐驼。……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罽宾、乌弋之属,皆以绝远不在数中,其来贡献则相与报,不督录总领也。” “监氏城”,即“蓝氏城”或“蓝市城”,为原大夏的首都。北宋《太平御览·大夏》载:“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卖诸物。”

自王莽改制,建立新朝(公元9年—23年)后,他的治国理念与风格令中原与西域的关系变得陡然紧张、剑拔弩张起来。王莽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动挑起了无谓的争端,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公元23年王莽被杀,彼时的西域都护李崇自此流落西域,西域诸国从此与中原断绝了联系。《汉书·西域传》载:“数年莽死,崇遂没,西域因绝。”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命窦固北征匈奴,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东),置宜禾都尉,西域遂通。第二年(公元74年),恢复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等官职,中原与西域断绝了五十年的联系再次被凿通。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焉耆、龟兹乘机叛乱,攻杀了西域都护陈睦。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刚刚继位的章帝不想再耗费国力去平定蛮夷,于是召回戊己校尉,不再派遣西域都护,大汉与西域刚刚建立起来的联系再次中断。《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这段曲折的历史:“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填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明年,始置都护、戊己校尉。及明帝崩,焉耆、龟兹攻没都护陈睦,悉覆其众,匈奴、车师围戊己校尉。建初元年春,酒泉太守段彭大破车师于交河城。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与度辽将军邓鸿,联合南匈奴王,大败北匈奴于稽落山。永元二年(公元90年)五月,皇帝派遣副校尉阎磐征讨北匈奴,夺回伊吾卢之地;同月,月氏国遣兵攻西域长史班超,超击降之;七月,大将军窦宪屯兵凉州;九月,北匈奴遣使对我大汉称臣;冬十月,皇帝派遣中郎将班固回访南匈奴王,并派遣左谷蠡王师子出鸡鹿塞,击北匈奴于河云北,大破之。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大将军窦宪派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匈奴王于金微山,大破之,获其母阏氏;十二月,朝廷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等官职。自此,中原与西域中断了十五年的联系又再次恢复。(据《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关于上文提到的永元二年(公元90年)五月这场大月氏国(贵霜王朝)向东汉王朝发起的挑战,《后汉书·班梁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永元二年,月氏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 攻超,不下,又钞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从《后汉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史书记载虽只有寥寥数语,甚至对强盛的东汉王朝来说,班超大败月氏只是一场兵不血刃的边境冲突,根本没必要当回事,但对贵霜帝国来说,一切都不一样了。贵霜帝国在和班超的这次交手中,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从此与东汉王朝保持着友好往来。

然而,庞大的中原帝国始终无法彻底平定西域边境此消彼长的争端与侵扰。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六月,朝廷再次罢免了西域都护的设置。见《后汉书·孝安帝纪》:“壬戌,罢西域都护。”

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敦煌太守张珰、尚书陈忠向皇帝进谏重开西域。陈忠的谏言可谓字字恳切,发自肺腑:“议者但念西域绝远,恤之烦费,不见先世苦心勤劳之意也。方今边境守御之具不精,内郡武卫之备不修,敦煌孤危,远来告急,复不辅助,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百蛮。蹙国减土,经有明诫。臣以为敦煌宜置校尉,案旧增四郡屯兵,以西抚诸国。庶足折冲万里,震怖匈奴。”(见《后汉书·西域传》)皇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班勇随后平定了车师的叛乱。东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班勇又降服了焉耆。于是龟兹、疏勒、于填、莎车等十七国都再次归附大汉,中原与西域中断了的统辖关系再次得以恢复。从此,西域一直是东汉王朝的一部分,但乌孙与葱岭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属于汉王朝了。

《后汉书·西域传》云:“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一座西域都护府,承载见证着东汉王朝自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年)至汉安帝延光年间(公元25年至125年)这一百年间与西域诸国之间分分合合的曲折历史。

历史滚滚向前,大月氏以贵霜王国之名称雄中东数百年,虽然远离中原,但始终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中原王朝一代代的历史记录者们也始终保持着对大月氏持续的关注与记录。

三国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大月氏王波调派使者来朝拜,向明帝进献奇珍异宝作为礼物。曹叡封波调为大月氏王。西晋《三国志·魏书三·明帝纪》载:“癸卯,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朝时期(公元386年—534年,为区别于三国曹魏政权,因此别称为后魏),由于贵霜国北境一直为柔然(古称“蠕蠕”)所侵扰,于是就向西迁都至都薄罗城。后来的贵霜国王寄多罗勇武好战,于是南侵北天竺,将乾陀罗国以北的五个国家尽数攻下,令其称臣归附。唐《通典·边防八·大月氏》载:“至后魏代,北与蠕蠕接,数为所侵,遂西徙都薄罗城,去弗敌沙二千一百里。弗敌沙在蓝氏城东。后其王寄多罗勇武,遂兴师越大山,南侵北天竺,自乾陀罗以北五国尽役属之。”

二.物产

作为游牧民族部落,大月氏进入中东后,才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其畜牧业依旧十分兴盛发达。中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水土风貌向大月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各种奇珍异兽、奇石异香、美酒佳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月氏的交通工具除马匹外,迁徙及搬运物品主要依靠牛车。据唐《通典·边防八·大月氏》载:“国人乘四轮车,或四牛、六牛、八牛挽之,在车大小而已。”由此可见,大月氏养牛业十分发达,故有使用牛车的偏好,这与欧亚草原上惯用马车的习俗非常不同。

《通典·边防八·大月氏》又载:“《玄中记》:‘玛瑙出大月氏。又有牛名为日及,今日取其肉,明日疮愈。’宋膺《异物志》云:‘月氏国有羊,尾重十斤,割之供食,寻生如故。’”唐《艺文类聚·兽部中》云:“《晋郭璞羊赞》曰:月氏之羊,其类在野,厥高六尺,尾亦如马,何以审之,事见尔雅。”这里说的这种尾巴割下来后还能重新长出的“月氏羊”,就是今天新疆阿尔泰山区所出产的阿勒泰大尾羊,学名“肥臀羊”或“脂臀羊”,因其尾部肥大滚圆,均由脂肪生成而得名。大尾羊的尾部脂肪是制作抓饭的上好食材,味道丰腴不腻,浓香不膻,是招待宾客的首选。

北宋《太平御览·羽族部五·鸡》载:“《王子年拾遗记》曰:太初二年,月氏贡双头鸡,四足一尾,鸣则俱鸣。”

工艺品方面,除了上文说的玛瑙外,大月氏还盛产琉璃制品,自南北朝北魏时期起传入中原。《通典·边防八·大月氏》载:“太武时,其国人商贩到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馀人,光色映澈,观者惊以为神明所作。自此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奇香。北宋《太平御览·天部八·云》载:“东方朔《十洲记》曰:天汉三年,月氏国献神香。使者曰:‘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意中国将有好道君,故搜奇蕴而贡神香也。’”《太平御览·香部二·苏合》载:“班固《与弟超书》曰:窦侍中令载杂彩七百匹,市月氏苏合香。”有些奇香更有治病疗疾的效果。《太平御览·香部一·香》载:“《世贽记》曰:汉武时,长安大疫,人死日以百数。帝乃试取月氏国神香,烧之于城内,死未满三日者活,芳气经三月不歇。帝始信神物也,乃秘录馀香。”又,《太平御览·香部三·惊精香》载:“《世贽记》曰:聚窟洲在西海中,上有天山,形似鸟之状,因名为鸟山。山中多大树,与桐相似,而秀芳华蕊,香闻百里,因名返魂树。叩其树,树能作声,如牛呴,闻者必震骇。伐其木根,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微以火熟煎,如黑饴,令可丸,名曰惊精香,或名震灵丸,亦名返生香,亦名却死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即活。延和六年春,西胡月氏国王遣使香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国中所乏,以付库。”以上两处记载说的应该是同一种香。

美酒佳酿。大月氏出产一种葡萄花叶酒。南北朝《金楼子·志怪》云:“大月氏国善为葡萄花叶酒,或以根及汁酝之,其花似杏而绿心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八月中风至,吹叶上伤裂,有似绫纨,故风为葡萄风,亦名裂叶风也。”

三.人文

在文化交流方面,大月氏作为最早接受佛教文化的国家之一,是佛教进入中国的重要传播者之一,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月氏人是最早将佛教带入中国的一个群体,大批佛教经典最初亦由他们译作汉文,并开始在中原大地传播。

佛教在中原开始兴盛大约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这段历史渊源:“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后世对这一掌故也有相关记载。北宋《太平御览·释部一·叙佛》云:“《世说》曰:殷中军见佛经,云理应在阿堵上。注云:‘佛经之行东国,尚焉,而记传无闻,莫详其始。’牟子曰:‘汉明帝夜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止殿前,意甚忻悦。明日问群臣,有通人傅毅对曰:闻天竺有得道号曰佛,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语,遣羽林郎秦景、博士弟子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兰台石室。’”

实际上,早在西汉哀帝时期,已有大月氏使者向汉王朝官员口授佛教经典。西晋《三国志·魏书三十·倭人传》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笁、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南北朝《水经注·卷二·河水》载:“《法显传》曰:国有佛鉢,月氏王大兴兵衆,来伐此国,欲持鉢去,置鉢象上,象不能进;更作四轮车载鉢,八象共牵,复不进,王知鉢缘未至,于是起塔留鉢供养。鉢容二斗,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贫人以少花投中便满,富人以多花供养,正复百千万斛,终亦不满。佛图调曰: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许,彼国宝之。供养时,愿终日香花不满,则如言;愿一把满,则亦便如言。又按道人竺法维所说,佛鉢在大月支国,起浮图,高三十丈,七层,鉢处第二层,金络络锁县鉢,鉢是青石。或云悬鉢虚空。须菩提置鉢在金机上,佛一足迹与鉢共在一处,国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宝、璧玉供养。塔迹、佛牙、袈裟、顶相舍利,悉在弗楼沙国。”又,唐《艺文类聚·杂器物部·钵》云:“支僧载《外国事》曰:佛鉢在大月氏国,一名佛律婆越国,是天子之都也。起浮图,浮图高四丈七层,四壁里有金银佛像,像悉如人高,鉢处中央,在第二层上,作金络络鉢,锁悬鉢,鉢是石也。其色青。……《法显记》曰:弗楼沙国,有佛鉢,昔月氏王大兴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鉢,既服此国已,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鉢去去,乃校饰大象,置鉢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进,更作四轮车载鉢,八象共牵,复不能进,王知与鉢无缘,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

此外,“月氏”这一名称还出现在古代诗歌中。比较著名的如唐王维《送平澹然判官》中的诗句:“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以及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中的诗句:“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这些诗句表现了唐朝诗人们渴望保家卫国、征战西域,建立一番功业的雄心。

四.结语

大月氏一族起源于中国,流散入中亚。有关这一民族在中亚建立贵霜王国之后的历史发展以及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信息,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止于南北朝时期,此后有关于它的信息记录,只有寥寥几处。大月氏在中亚到底何处落脚,数千年来在这一地区发展的情形如何,最终的命运归宿怎样,大月氏与贵霜王国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些疑问在东西方古代文献中均找不到详实可信的答案,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众说纷纭的谜团。对于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千年古国,它的成谜身世亟待后来者去进一步探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唐尚珺老实了,被问及是否继续复读,唐莞尔一笑,自认走了弯路

唐尚珺老实了,被问及是否继续复读,唐莞尔一笑,自认走了弯路

蜜桔娱乐
2024-06-29 22:35:02
看完章子怡字迹,再看汪峰字迹,网友: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看完章子怡字迹,再看汪峰字迹,网友: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阿绐谈历史
2024-06-29 11:35:37
周末,黑天鹅突袭!

周末,黑天鹅突袭!

券商中国
2024-06-29 18:29:39
中国再破获重大间谍案!身居核心涉密岗位,已在中国潜伏数十年

中国再破获重大间谍案!身居核心涉密岗位,已在中国潜伏数十年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06 23:05:41
这跟不穿有啥区别,巴黎之夜“敢露”女星:肯豆、郭采洁、谷爱凌

这跟不穿有啥区别,巴黎之夜“敢露”女星:肯豆、郭采洁、谷爱凌

三月柳
2024-06-27 16:59:26
福建一23岁女尼姑不守清规,与30岁住持私奔,12年后报应来了

福建一23岁女尼姑不守清规,与30岁住持私奔,12年后报应来了

安妮Emotiong
2023-12-21 20:03:07
潜伏在我国军政高层的5个间谍,个个曾都是大人物,他们都是谁?

潜伏在我国军政高层的5个间谍,个个曾都是大人物,他们都是谁?

星辰故事屋
2024-05-02 17:48:11
河南女学霸2次高考查分,从627分变成335分,到底怎么回事?

河南女学霸2次高考查分,从627分变成335分,到底怎么回事?

莉雅细细谈
2024-06-17 20:44:48
姜萍!阿里数学大赛冠军亲自发声,就6句妙语,瞬间让评论区沦陷

姜萍!阿里数学大赛冠军亲自发声,就6句妙语,瞬间让评论区沦陷

嘿哥哥科技
2024-06-28 17:34:55
丰田在上海建厂!胡友平事件成最强背景板,与特斯拉同等待遇可期

丰田在上海建厂!胡友平事件成最强背景板,与特斯拉同等待遇可期

大风文字
2024-06-29 20:22:50
40次突围无效 称所有参战部队已彻底陷入绝境:逃跑都没机会

40次突围无效 称所有参战部队已彻底陷入绝境:逃跑都没机会

星辰故事屋
2024-06-29 16:3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环球通信
2024-05-03 00:08:29
如果我国像德国一样,技工工资超过公务员,将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国像德国一样,技工工资超过公务员,将会发生什么?

不凡智库官方
2024-06-28 15:26:11
惠及800多万人 广东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来了!

惠及800多万人 广东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来了!

南方都市报
2024-06-28 17:04:17
广东:女子和男同事吃夜宵,被怀疑后气得跳脚,丈夫:我不相信你

广东:女子和男同事吃夜宵,被怀疑后气得跳脚,丈夫:我不相信你

大苏专栏
2024-06-28 15:43:28
正因为有这样不肯跪的人,中国才得以改变

正因为有这样不肯跪的人,中国才得以改变

小刀99
2024-06-29 14:41:52
唏嘘!“最遗憾的归化”回归中超:原本去年就可代表国足出战!

唏嘘!“最遗憾的归化”回归中超:原本去年就可代表国足出战!

中超球评
2024-06-29 15:49:23
特大暴雨又来了!大范围暴雨滞留长江流域,官宣:1号洪水已形成

特大暴雨又来了!大范围暴雨滞留长江流域,官宣:1号洪水已形成

椰青美食分享
2024-06-29 13:26:36
汪小菲的麻六记青岛店开业了,人山人海4个菜花了200多贵吗?

汪小菲的麻六记青岛店开业了,人山人海4个菜花了200多贵吗?

吃货的分享
2024-06-30 01:13:09
我大使称随时收台,不到24小时,美高官致电中方,就台海对华摊牌

我大使称随时收台,不到24小时,美高官致电中方,就台海对华摊牌

影孖看世界
2024-06-29 06:50:02
2024-06-30 04:34:44
云采为衣
云采为衣
书到今生读已迟
40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瑞士2-0淘汰卫冕冠军意大利 巴尔加斯传射

头条要闻

欧洲杯:瑞士2-0淘汰卫冕冠军意大利 巴尔加斯传射

体育要闻

老鹰“贱卖”穆雷,独行侠有意汤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比亚迪引发了一场"战争"

汽车要闻

你没看错!广汽丰田今天秀了一把智电技术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艺术
游戏
公开课

数码要闻

Keychron V8 Max 三模机械键盘开售:65% Alice 配列,529 元起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做梦也能这么爽?宣称横扫14亿梦境的肉鸽游戏,还真有点东西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