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菜是上海市场当家菜,其中青菜类居常年菜之首。
上海人与绿叶菜的交情是“三天不见青,两眼冒火星”。绿叶菜是上海市场当家菜,其中青菜类居常年菜之首,上世纪60至90年代占总收购量42.7%,在80年代高达45%。绿叶菜四季都有,有口福的上海人“从南方吃到北方,从山上吃到河塘”;吃起来都是当天吃当天买。上海种菜历史悠久,早在1504年,仅上海县就种菜44种。开埠后又引入花菜、土豆、朝鲜蓟等。
春天是绿叶菜高光时刻,上市品种最多,有枸杞头、马兰头、荠菜等,还有豌豆苗。这些绿叶菜既能独立上桌,也可携老搭子出台,如枸杞头炒笋丝、马兰头拌豆腐干。传统名角是荠菜,原为野生,“古谓之甘菜,一名护生草。”(清康熙《上海县志》)载:19世纪初,虹桥菜农取野荠菜种人工栽,有大叶、花叶和散叶等品种。荠菜烧豆腐羹是家常菜,更多做馅包馄饨。蔬菜上市“四月旺”“十月瘟”(农历)。夏淡时,绿叶菜唱主角的是上海人叫“米苋”的苋菜,品种有红、青、白等。“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按美食家袁枚的做法,“苋须细摘嫩尖,干炒,加虾米或虾仁,更佳”;强调“不可见汤”。过去忆苦思甜,说工人累得吐血,老板却说你喝了苋菜汤。与苋菜联袂出彩的是耐热耐涝的蕹菜,又称“空心菜”。
青菜也叫菘菜,“菘”是其字会意,说它“隆冬不雕,四时长见,有松之操”(宋·陆佃《埤雅》)不但冬日常青,霜降雪后更甜糯。这一族是绿叶菜主力,月月种天天见。我吃青菜,姆妈说像烧柴。市郊青菜品种多,春有四月慢,夏是鸡毛菜,秋吃萁青菜,入冬二月慢。其中鸡毛菜生长期最短,“随时耘食者”(清同治《上海县志》)。如今青菜大家庭里撑市面的是太湖菜和宁夏菜。别看梗粗叶墨绿近黑,卖相不如他家老面孔山清水秀,但吃口嫩酥。前些年到郑州,见店家菜单有“上海青”,我这老上海不知何物,服务员说是上海现在最流行的,怪不得当地新开大卖场广告中有它,端上原是小青菜。
菠菜也是与青菜媲美的常年货。姆妈叫伊“红嘴绿鹦哥”,客居的杭州把菠菜炖豆腐喊“金镶白玉板”。菠菜有尖叶圆叶小叶大叶,我最爱俗称“鸡脚叶”的小叶菠菜。
如评上海人最喜欢的绿叶菜,我投票枸杞头、马兰头和荠菜,还有竹枝词写的另两款上海特产。这两味菜,清代博学能文的秦荣光说“种经迁地勿称良”。虽不至于南橘北枳,但长势吃口不如原产地。一是古称“芥酱”的芥菜。二是称谓多的塌菜。塌菜多炒冬笋,为上海人春节一道肥美绿叶菜;而早年还有塌菜冻豆腐汤。
绿叶菜后起之秀是生菜、水芹、洋芹、韭菜和上海人叫“韭芽”的韭黄等,过去吃得少而市郊种得少。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口味多元化而销量增多。(袁念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