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太子朱标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朱元璋称吴王时便立朱标为世子,从学于宋濂。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立其为皇太子,在其监国时宅心仁厚,体察百姓,深得朱元璋喜爱。1392年,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因风寒病逝,葬于南京明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明惠宗即位后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靖难以后复称懿文太子;后明安宗又重新追封为庙号兴宗,谥号孝康皇帝。
恭愍太子朱文奎
朱文奎(1396—?),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应天府(今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元年(1399年),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之后,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明安宗朱由崧为朱文奎上谥号恭愍太子,明绍宗朱聿键又上谥号和简太子。
怀献太子朱见济
朱见济(1448年8月1日-1453年12月18日),明代宗朱祁钰的独生子,生母为杭皇后。 明代宗朱祁钰因不愿放弃帝位,而立朱见济为太子,以便帝位传与其。但朱见济六岁即夭折,谥号怀献太子,没能继承大统。朱祁镇复辟夺取政权后,复追废为世子。直至南明灭亡,朱见济也没再被承认为太子。
悼恭太子朱祐极
朱祐极(1469年6月7日—1472年3月5日),明宪宗第二子,母贤妃柏氏。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癸亥(3月5日)去世,追封为悼恭太子。
哀冲太子朱载基
朱载基( 1533年9 月7日- 1533年 10月27日)(《弇山堂别集》作 朱载填),是明世宗朱厚熜庶长子,母阎贵妃。朱载基在 嘉靖十二年八月十九日( 1533年9 月7日)出生,两个月后十月十日( 10月27日)去世,追封 谥号 哀冲太子,葬 西山。
庄敬太子朱载壡
庄敬太子朱载壡(1536年10月-1549年3月),是明世宗朱厚熜庶次子,母王贵妃。朱载壡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出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为太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去世,年十四岁,追封谥号庄敬太子,葬西山。
值得一提的是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刚刚出生两个月就病死。嘉靖帝对长子的去世十分悲痛,被嘉靖帝深信的方士陶仲文却告诉他,嘉靖帝乃是真龙,太子乃是潜龙,二龙最好不要见面。否则,二龙必有一折,这就是著名的“二龙不相见”之说。
三年之后朱载壑降生,之后还有了朱载垕、朱载圳。嘉靖帝决定少见或不见皇子,也不册立太子,以防“二龙相克”。朱载壑一天天长大,按常规,早已经读书的年龄,嘉靖却始终不闻不问。在朝臣的强烈“提醒”下,不得已让册封朱载壑为太子,快十四岁的长子朱载壑这才出阁读书,并由嘉靖帝朱厚熜亲自主持仪式。
没成想仪式刚刚结束后,朱载壑竟然病倒,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嘉靖帝长时间的没缓过神来。此事后他严格遵守“二龙不相见”,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垕和景王朱载圳,长期漠不关心。
宪怀太子朱翊釴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出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去世,时四岁,赠封裕世子,隆庆元年(1567年)追封为宪怀太子,葬于西山。其墓1998年被发掘,出土墓志铭。
怀冲太子朱慈燃
朱慈燃(1623-1623),明熹宗朱由校长子,生母是熹宗元后张皇后(懿安皇后),张皇后在怀孕时受到客氏的毒手,客氏令心腹宫女去服侍张皇后,重锤其腰,导致皇子在天启三年十月(1623年11月4日)生下来就是死胎。天启年间追封为怀冲太子。
悼怀太子朱慈焴
朱慈焴(1625年-1626年),明熹宗朱由校第二子、母皇贵妃范氏。天启年间追封为悼怀太子。
献怀太子(与朱见济重)朱慈炅
朱慈炅1625年10月31日-1626年5月30日),明熹宗朱由校第三子、母容妃任氏。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朱慈炅夭折于王恭厂大爆炸,尚不足一岁。后被追封为献怀太子。
明代宦官刘若愚在记载明末宫闱之事的《酌中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王恭厂之变,皇极殿最高危之处一木先陨,乾清宫大殿皇驾所居之东暖阁,将窗格扇震落二处,打伤内官二人。皇贵妃任娘娘所居之室器物陨落,任娘娘于天启五年十月初一日所生皇第三子,于是日受惊后遂薨逝。”
《明史》做了总结:“怀冲太子慈然,熹宗第一子。悼怀太子慈焴,熹宗第二子。献怀太子慈炅,熹宗第三子。与怀冲、悼怀皆殇。”
献愍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1629年-?),生于北京,明思宗朱由检长子,母庄烈愍皇后周氏。李自成攻打北京时,李邦华、史可法等希望朱慈烺去南京称帝。但北京被攻破,李自成先行找到了朱慈烺,并认他无罪。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并“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斥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
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朱慈烺还京,却在乱军中失踪。史书记载“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自成以礼葬烈皇帝后,太子泣,至昏夜不去。自成东出,人见太子马衔尾随后,自成战败而还,失太子。”至是,太子下落,遂不可知。弘光帝追谥为献闵太子,鲁王朱以海追谥为悼皇帝。
庄敬太子朱琳源
朱琳源(1646年-1646年),朱元璋九世孙,南明第二位皇帝明绍宗朱聿键长子,母为孝毅襄皇后曾氏。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同年八月去世,追谥为庄敬太子。
怀愍太子朱慈爝
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南明末代皇帝明昭宗朱由榔的长子,生于1644年三月十九,卒年不详。清兵进军广东,永历帝逃离肇庆时朱慈爝隐居贵阳清镇。后追封怀愍太子。
悼愍太子朱慈
悼愍太子朱慈,南明末代皇帝明昭宗朱由榔次子。(1646年-不详)清兵进军广东,永历帝逃离肇庆时同兄长怀愍太子先后散佚民间,后追封。肇庆,桂林有朱慈的后裔,并撰写家谱。
哀愍太子朱慈煊
朱慈煊(1648年-1662年),昭宗皇帝朱由榔第三子、母孝刚王皇后。永历二年(1648年)出生,出生时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教名“当定”,即“君士坦丁”,希望借由该皇子的受洗与即位,转天主教为国教。
永历五年(1651年)封为皇太子,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信天主教之太子。遂于次年(1662年)被杀于滇京行宫,年十五岁,延平文王郑经追谥为哀愍太子。
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擒朱慈煊,他大骂吴三桂:“逆贼!明朝负了你什么?我父子俩负了你什么?使我有此下场?”遂于次年被杀于滇京行宫,年十五岁,郑经追谥为哀愍太子。
明朝第一皇太孙,朱雄英
朱雄英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根据《皇明祖训》,“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但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尚未得到册封。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世因而称为“虞怀王”。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孙、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嫡长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生母是孝康皇后常氏。他要是活下来以嫡长孙被册封为皇太孙的话,历史就没有朱允炆什么事了,更没有清君侧的“靖难之役”,也许燕王朱棣真的带着世子朱高炽,“郡王”朱高熙和朱高燧和世孙朱瞻基牧马燕山,打猎烧烤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