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刘峰 本报记者 白云峰摄
本报讯(刘峰 刘婧婧 记者白云峰)宾县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思想先导凝心、移风易俗育魂、文明实践聚力,全方位、多维度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塑造信念笃诚、崇德向善的乡风文明“新面貌”。
以思想先导凝心,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新航向”。理论学习扎实有力,组建农民学习小组,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农村农业有关的主体内容,既原原本本学,又结合实际学,村委会、农家炕头庭院都成为学习主战场;理论宣讲上下贯通,开展“送理论下乡”面对面宣讲300余次,推动理论宣讲声声入耳。由老党员、老干部及驻村干部组成基层宣讲小分队,采取讲案例、聊家常等形式开展互动宣讲290余次,让党的政策句句入心;理论宣传有声有色,在融媒体开设“理论在身边”专栏,推出高质量精品课程7节。开辟“理论大家谈”栏目,全县科级以上干部解放思想谈理论,共发布47期。发挥农村大喇叭、宣讲流动车等媒介作用,营造理论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
以移风易俗育魂,营造乡风文明建设“新风尚”。抓机制重约束,深化“除陋习、树新风”内涵,开展“整治高价彩礼,树立文明新风”行动,营造文明新风尚。大力推广村规民约、道德评议、红白理事会等做法,推进移风易俗;抓节点重教育,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抓示范重引领,开展乡风评议,推选身边好人,全县现有22人被评为“冰城好人”,24人获评“龙江好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儿女、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家庭美德,现有228个市级十星级文明户和8户省、市级文明家庭。
以文明实践聚力,打造乡风文明建设“新高地”。发挥阵地作用,利用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开展宣传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等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次,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突出文明创建,细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列入全县目标考核,全县现有全国文明村4个、省级文明村镇11个、市级文明村镇12个;深化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广泛开展“情暖夕阳”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组织理论宣讲、医疗健康等各类志愿服务500余场次,让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最后一公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