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绝佳时机,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时期,下海经商的人不计其数。
在改革开放浪潮之下,无数人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但万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快乐,有进步,有收获,那么也会有挫折。
那么当挫折来临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呢?
是一错再错,走上歧途,还是不断努力,寻求新的路途。
李途纯的创业生涯和经营之道便给了我们教训。
一个靠三百块创业发家的能人,所创办的奶业集团曾能与伊利蒙牛叫板抗衡,然而到头来却因为头脑一热,大规模引进外资,导致公司破产,最终锒铛入狱。
01 下海经商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开拓,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使得无数人有了全新的机会寻求新的工作之路。
李途纯便是其中之一。1990年,本是国企员工的李途纯在三十岁这个而立之年,主动辞职,离开了工作十年的国企。
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响应国家的号召,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拿着三百块钱和一腔热血,李途纯直奔深圳,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初出茅庐的李途纯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身为国企员工,李途纯虽然没有自主创业过,但对于各方面的政策认知,社会眼见,都要比一般人强得多。
最初来到深圳的时候,李途纯曾在一个粮油店工作,生活相对稳定。
但这并不是李途纯想要的生活,粮油店这种没有任何前景的工作,自然也引不起李途纯的兴趣。
但奈何此时刚到深圳的李途纯没有资金,虽然钱少,但稳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看着手中的积蓄,李途纯果断选择了离开。
李途纯是一个胆子非常大的人,这也为日后公司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1993年,李途纯果断贷款十万元,赶制了一批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挂历。
这样的魄力和胆识,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少见的,虽然那个时期下海经商的人很多,但魄力如李途纯这样的并不多。
这次投资挂历恰逢好时机,让李途纯赚了一大笔,有了一定的启动资金。
之后李途纯开始在深圳挖掘新兴产业,专门挑那些还未曾兴起的高回报的产业,书店、酒店、录像厅等,时间虽然短,但却赚了一大笔。
此时李途纯的野心绝对不止于此,当时这些产业除了李途纯之外,搞的人很多,竞争非常激烈。
但李途纯细心发现,有一个产业此时竞争规模并不大,那就是牛奶产业。
在欧美国家,喝鲜奶已经成为了最平常的事情,但在中国,百姓对于牛奶并不是很爱喝,也没有这个市场。
不过李途纯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国人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牛奶的市场绝不会小。
除了传统牛奶之外,还有活菌奶的乳品饮等,在当时深圳地区都很受欢迎,但此时内地却非常少见。
说干就干,李途纯1996年的时候在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
彼时的太子牛奶厂还仅仅是一家小作坊,服务的范围也非常小,受到交通、市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虽然事业蒸蒸日上,但却一直不温不火,只是区域内的小品牌,没有办法和伊利、蒙牛这些享誉全国的大品牌抗衡。
李途纯之所以能够被人如此佩服,就在于他那不怕风险的强大魄力。
李途纯认识到厂子想要生存发展下去,在未来的牛奶产业之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就需要打响品牌,走出去,而不是单纯在株洲地区,要走向全国。
1997年,李途纯做了一件令全公司上下提心吊胆的事情。
02 一炮而红
1997年,此时的太子牛奶工厂已经成为株洲地区的标志产品,为了提高知名度,李途纯耗费8888万,拿下了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日用消费品标王。
这一举动可谓是风险极高,乃至遭到了当时公司内部很多人的反对。
当时太子牛奶厂虽然发展不错,但资产总额、可流动资金等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竞标资金需求
一旦强行竞标,那么除了正常生产之外,公司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来恢复元气。但即便如此,拥有着超远见识的李途纯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竞标。
当时在竞标之后,太子牛奶厂的工人将近大半年没有拿到工资,就连李途纯本人也是拮据万分。
然而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随着在黄金时段广告的播出,这个本来属于区域性牛奶的小牌子,一下风靡全国,受到了很多经销商的注意。
于是短时间内,李途纯便接到了多达数亿的订单。
这对于太子牛奶厂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不过此时的李途纯再次做出老让所有不解的举动。
提出了所谓的“零风险经营”的销售策略,其实简单来说,如果经销商拿到产品之后,销量不好,可以直接退货,任何风险全部由太子牛奶厂来负责。
不需要经销商承担任何风险,甚至说如果经销商觉得不赚钱,都可以立马退货。
这样的销售策略,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极为少见的,听闻李途纯的“零风险经营”之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蜂拥而至,纷纷开始采购李途纯的商品。
全国各省的大中型城市,都有了相对完善的运输、销售渠道,太子奶一夜之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产品,成为风靡全国的大品牌。
李途纯是一个富有智慧的野心家,势头正旺的太子奶,让李途纯马不停蹄,开始疯狂抢占市场。
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将太子牛奶厂的商品布局扩大了全国,将市场伸向了全国各地。
当时在国内主要的奶业巨头包括伊利、蒙牛、三元等,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大批外来商品也在涌入中国。
太子奶这个后起之秀,在短短十年间,便成为了其中的一大巨头,营业额从最初的几千万,扩大到了几十亿,这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然而,急速扩张的太子奶厂,让李途纯逐渐迷失了自我,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庞大商业帝国之中。
03 濒临破产
对于李途纯来说,国内的市场已经满足不了自己了,此时的李途纯将视线瞄向了国外,想要谋取新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在抢占国内市场的时候,为海外扩张做准备。
2007年,太子奶集团引进了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为公司扩展做准备。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途纯还是在赌,赌自己的商业帝国依旧会如此繁荣,会节节高升。
然而引进投资不是无缘无故的,资本家需要的是回报,因此在投入资金的同时,李途纯还和风投公司签订了对赌协议。
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否则,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这是一场豪赌,三年时间,决定太子奶集团的归属,决定李途纯的未来。
成,太子奶集团做大做强,李途纯的商业帝国更上一层楼,走上新的未来;败,李途纯往日的辉煌画上句号,太子奶自此易主。
至于结果,也很明显,不到一年时间,太子奶集团就因为大规模的无序扩张,导致管理混乱,生产线脱节,销售问题不断等走向了衰落。
尤其是大规模的扩展导致资金链的断绝,使得太子奶集团一日之间跌下神坛。
最终李途纯失去了对太子奶的控股权。
2009年的时候,李途纯虽然名义上是集团的控股人,但实际上却成为傀儡,核心资产由株洲市政府全资控股的高科奶业通过租赁经营形式托管。
虽然公司未来陷入阴霾,但李途纯一直都没有想要放弃,外界质疑声不断,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李途纯。在这期间,李途纯一直在想办法重新接受太子奶集团。
此时太子奶集团的归属是一个巨大问题,一个是控制着太子奶却并不拥有股权的托管方高科奶业,一边是有股权但股权却被抵押给高科奶业的大股东李途纯。
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使得李途纯愈发为难。
尤其是在这期间还爆出了李途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受到刑事处理,这对李途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最终李途纯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拘禁十五个月,虽然最后被释放,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不再追究,但李途纯对太子奶的希望却没有了。
最终太子奶集团还是宣布了破产重组,一代人的儿时的记忆成为过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