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阅书院推出了最新研究成果《儿童阅读100问》三卷。这套书关注了儿童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如:怎么给孩子选书、对一本书的赏析角度、整本书阅读交流话题怎么设计、“四大名著”什么时候读合适……邀请多位常年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名家、名师撰文解答,给读者最接地气的阅读引领、最切实有效的教学指导。
艾登·钱伯斯在《书之蜜语》里分析了目前的教育形势,提出他的论断,“既然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阅读,那么,教会青少年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就变成了当下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这样一种责任,以及这种责任的履行,比如校园读书活动、书香校园建设,对“青少年熟练掌握阅读技巧”这件事的指导,相关书籍并不少,《儿童阅读100问》有什么新鲜且有益之处呢?
通读全书,我觉得最具特色的就是以“儿童阅读”为大概念,将理解儿童阅读和实践儿童阅读转化为两大任务,随之而来的相关问题即构成完整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通过场景、案例来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建议。如《儿童天生是诗人》章节中,儿童诗是儿童阅读的重要内容,读童诗、写童诗是儿童阅读实践的重要通道,在这里,“和孩子一起读童诗、写童诗”就是一个鲜活的学习情境,对儿童诗的认识、如何欣赏一首儿童诗、教写诗的几种方法、指导修改儿童诗……诸如此类,就是一个个学习场景,所有的回答既通向问题本身,又指向实践儿童阅读这个大的任务,成为儿童阅读实践的策略或方法。
由上一点,又带出回应中的另一重要指向,就是紧贴“儿童阅读指导”。以《玩转阅读与写作》章节来看,其中的话题分享都能给指导者提供支持,无论是理论依据还是实践路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读写?》《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读写结合点?》《整本书阅读中的创意写作有哪些形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书中问题与回应合在一起,显现出来就是儿童阅读指导的好的样本。称之为“好的样本”并非溢美,这里的“好”在我看来就是非常贴近当下阅读指导要追求的真实与日常,恰好书中有一篇《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推进怎样做到日常化?》,答者提出三点:大声朗读、简单讨论、阅读学习单。最后,作者写道:“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推进课都是为了上而上,为了推进而推进,有的甚至毫无推进的作用。与其如此,还不如专注于日常化推进,真正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非常认同,我也认为,“儿童阅读”真正的落实,就是日常中阅读生活的建设。说到底,《儿童阅读100问》如果仅仅止于问答,也就不好玩了,恰恰是书中这些回答里的对阅读本质的认知,不炫技、不烦琐,让人不纠结、不焦虑,从容应对儿童阅读的方方面面。书中就有几篇专门讲“不阅读”:《孩子不喜欢读书,能接受吗?》《孩子读书不专注,是什么原因?》答者讲得特别中肯,给出了分析,提出了方法,但之后仍然客观也不无安慰地讲道:要等待,不要强迫,推动她自主选择,愿意读书的那一天是“或早或晚”。对读者而言,这样的话语自是温暖,也能收获一种力量——不过,也须留意答者所指“或晚”。当然,发愿有了便不怕晚,这个很重要。阅读,是在生活里,而非生活只为了阅读。
《儿童阅读100问》的作者是一群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其中有长期研究儿童文学的大学教师,有一直带孩子读书、写作的小学教师,还有在亲子阅读方面极富经验的家长,他们携手同行,一起捧出这样一套成果,正如书中所引用的普里什文的话,“当智慧和善良在心灵中结为一体,专注于某一事物时,那就是爱”,这是对儿童阅读的爱,对儿童阅读实践的爱,对儿童阅读推广人的爱。
唯其如此,有了这份爱,编者对一套三本的命名没有用“123”,没有用“上中下”,而是用了“红蓝橙”,所以,就借用其中美好的寓意,希望这套《儿童阅读100问》带着更多爱阅读、爱推广的读者,得到更多阅读之乐、实践心法、完美表达,给孩子们带去温暖(红)、辽阔(蓝)、明亮(橙),让孩子们可以做更好的阅读者,随书远航,咏而归。
(作者系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06日第10版
作者:冷玉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