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华法案》的起因
19世纪末,美国为了在西部恶劣的环境里修筑铁路,大量从当时的清朝招募吃苦耐劳的华工。
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由于工业高速扩展,美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欧洲,这使得当时的欧洲主要工业国的民间,都产生了抵制美国商品的风潮。由于欧洲对美国商品的抵制,这造成了美国出口困难,很多工厂因此关闭大批工人失业。
令人气愤的是,美国一批政客却将这一因为欧洲抵制造成的失业潮,怪罪到了中国劳工头上。中国劳工一路受尽磨难到达了美国,结果语言不通他们的工资被各种克扣。不懂美国法律不懂美国语言的中国劳工对于资本家的盘剥,除了忍耐也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然而美国政客却借此诬赖中国劳工恶意竞争,说他们故意降低了工资标准导致了白人失业。于是在这些政客的刻意操弄下,在美国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美国国会于1882年5月通过了,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米勒提交的《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外来移民的法案,俗称《排华法案》。
该法案规定十年内禁止华工作为矿工入境,同时规定即便已经获取美国国籍的华人,一旦离境再次入境需得到美国政府批准,公然剥夺了美籍华人的美国公民权。
而188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约,规定清政府要协助美国政府在十年里阻止华工赴美,强迫清政府承认了《排华法案》。
其实《排华法案》这东西算是美国引进的舶来品,当时欧洲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内掀起了一股黄祸论,这股反华歪风将中国视为欧洲未来的威胁,并以此为由进行排华的活动。这股风潮从欧洲传入了美国,最终在美国酝酿出了《排华法案》。
步步升级的《排华法案》
然而美国排华的脚步并没有就此止步,18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科特法案》,进一步扩展了排华法案内容,禁止华人离开美国后再次返回美国。这一法案显然是为了阻止,获得美国国籍的华人将亲戚带进美国,企图让进入美国的华人没有后代自行消亡。
1892年美国国会通过《基瑞法案》,将《排华法案》直接延长十年。而1902年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动延长《排华法案》,这使得《排华法案》被无限期地延长。西奥多·罗斯福还推动新的立法,要求每一个在美的华人居民登记和获得居住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华人就会遭到驱逐。
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法案,便是被我们中国人深为厌恶的《排华法案》。
美国在二战时期的态度转变
时光如梭,转眼便到了1937年。
与现在网上竭力鼓吹美国支持中国抗战不同,历史上美国对支持中国抗战的态度,历经了一次巨变。
当获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美国政府当即宣布对中日两国都采取禁运措施。这个所谓的禁运并不是美国不出口物资给中日两国了,而是中日两国进口美国物资不得使用第三方船只,且不得进行转口贸易。
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只能使用注册地为本国的船只到美国进口物资,而且任何第三国船只不得将从美国进口的物资,在第三方港口卸载后运往中日两国。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物资,不得使用第三方船只,连在东南亚卸货后运往中国也是禁止的。
日本是一个岛国,而且拥有世界上第二大吨位的民用远洋航运船队,这个禁运对它自然毫无意义。而中国当时的主要港口都被日本占据和封锁,仅存的少量船舶也被封在了内河之中,美国政府的这个禁运是在禁谁一目了然。
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它的议员老爷们很实诚地给出了答案:跟日本打一个星期战的花费,比跟中国贸易一年获得的利润还多。
日本侵华显然给美国带来了发战争财的大好机会,1938年日本进口石油的九成,进口机械的八成,都是美国提供的!
日本的侵华战争正是靠着从美国进口的廉价石油、废钢铁、旧橡胶才得以维持,所以1939年美国通知日本,从1940年开始不再出口石油给它后,日本随即便在中国战场进行了裁军。
但是美国对支持中国抗战依旧还是三心两意的,一直到了1941年下半年,美国政府才通知民国政府,美国提供给民国的贷款可以用于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美国政府真正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将中国当成反法西斯的伙伴,已经是1943年时的事情了。
废除《排华法案》背后的美国考量
1943年时任美国罗斯福总统,先是推动废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接着给予了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自然废除一直横亘在中美两国间的《排华法案》,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排华法案》最有力的推动者,是当时中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偷袭珍珠港发起太平战争,总得给自己找一个大义名分。于是日本在进攻东南亚时高举着‘大东亚圣战’的旗号,宣称自己是来解放被西方殖民者压迫的亚洲人民的。
据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日本的这些宣传在中国产生不小的影响,而日本在对华宣传中,也屡屡列出《排华法案》作为攻击美国虚情假意的证据。随着《排华法案》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美国内部要求废除《排华法案》的呼声日益高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43年5月在美国一群著名的知识分子建立了公民委员会,该委员会目标之一便是废除《排华法案》。该委员会成员包括了作家赛珍珠,《时代周刊》出版人亨利·卢斯等人。
而美国的政界人物中,也有很多人参与到了推进废除《排华法案》的活动中来。他们从各种角度指出废除《排华法案》对美国的好处,推动美国国会废除《排华法案》。
像是支持废除《排华法案》的马萨诸塞州参议员麦克科马克,在国会上发表演讲支持废除《排华法案》时,就从军事角度分析:‘我们废除这部法案,能抵得上消灭日本军队的20个师’。
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也亲自给国会党团领袖写信,表达自己支持废除《排华法案》的立场:‘国家和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排华法案,我们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的错误’。
罗斯福之所以会写这么一封信力挺废除《排华法案》,是因为他料定国会废除《排华法案》不会一帆风顺,所以他写信向国会施压。
果然废除《排华法案》这看似与时俱进的提案,却在美国国会一石激起千重浪。但是纵观反对废除《排华法案》的国会议员,其实并没有什么反对的实际依据,主要都是些老掉牙的种族主义言论。
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爱德华·刘易斯在给《纽约时报》的信中,如此解释了自己为何持反对废除《排华法案》的立场:‘我深信一个国家如果是由白色、棕色、黄色和黑色人种构成,那么一个活跃、成功和保持连贯的民主体制,是无法得到维持的’。
而像是爱达荷州参议员怀特更是耿直,他直截了当地发布了种族主义言论反对废除《排华法案》:‘当我要买下牲口的时候,我会仔细观察它并耐心喂养它一段时间’。
其他一些持反对意见的议员,要么说对中国这么特殊会成为日本攻击美国的口实,要么说废除《排华法案》会加重战后的失业和萧条,总之都是一些稀奇古怪难以站住脚的理由。
罗斯福对于这些杂音早在意料之中,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国会的老爷们:‘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我们不仅仅要把中国看成战时的合作伙伴,也要把它作为我们战后和平时期的伙伴对待......国会需要展现出,我们把睦邻政策运用到其他民族关系上的诚意’。
罗斯福不愧是美国历史上拥有战略眼光的一名总统,他准确地预见了中国会在二战后崛起。不过,他认为的中国崛起方式和领导者,显然后来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罗斯福虽然预见有差,但是他对中国未来图景地描述,让美国国会的议员老爷们开阔了视野,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在战后的巨大的潜力。这种对中国未来的期许,使得美国国会中原本对中国浓浓的歧视变得淡薄了许多。
《排华法案》来来去去
最终废除《排华法案》的《麦诺森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12月17日罗斯福正式签署了该法案,维持了一个甲子的《排华法案》被正式废除。
但是,《麦诺森法案》显然只是一个美国国会斗争的妥协产物,它所谓废除《排华法案》其实做得很不彻底。像是该法案规定,每年中国可以向美国移民的人数只有区区的105人,该法案能获得通过与这低配额密切相关,也因为如此低的配额使得该法案只具备象征意义。
不过,不管怎么样《麦诺森法案》都开了一个头。从《麦诺森法案》实行以后,中国向美国移民逐年增长。不过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移民限制又趋严了,让人觉得《排华法案》似乎又要回来了。
综合来看,《排华法案》其实对中国来说也不尽是坏事。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