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今天(6日)发布消息,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主体结构建造完工。 它的油气处理能力约为5600吨/天,每天处理的石油可供90万辆小汽车同时使用,是名副其实的“超级能源碗”。这艘国之重器是怎么建造的呢?一探究竟↓↓↓01
“超级能源碗”长什么样?
经过20个月的施工,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海上油气加工厂”主体结构建造完工,已进入集成调试阶段。“海洋石油122”主体由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组成,船体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设计排水量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船坞养护。“海洋石油122”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建造完工,建成后将服役于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
02
“超级能源碗”里装了什么?总台央视记者来到“海洋石油122”建造现场,进行实地探访:“超级能源碗”上堆满不同大小和形状、被叫做“功能模块”的立方体,它们是能源碗的核心装置,承担着油气处理、生活办公等不同任务。据了解,每个“功能模块”重达一千多吨,要从近百米的高空精准下放,而组装间隙只有不到十厘米,还不能有任何擦碰。“超级能源碗”里的空间非常狭窄,里面的工人师傅们需要蹲着进行作业,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22”施工管理副经理张宪彬介绍,目前这里有近1000人施工,高峰期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24小时轮班,进行紧张的机械设备连接集成调试等工作。03“超级能源碗”制造过程应用了哪些技术?在“超级能源碗”的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大量数字化技术。由于模块重量超过龙门吊的极限,“超级能源碗”创新采用双龙门吊联合吊装方式,但两台吊机的驱动器、速度模式等均不相同。项目自主开发双吊联控数字化管理系统,吊车司机坐在一个驾驶室内,就可以完成两台龙门吊精准同步操作,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22”建造工程师马霖介绍,自主化研制的海陆一体智能中控系统,在台风来临时可切换为台风模式,实现台风期间的无人化生产。“超级能源碗”高峰期施工人员近千人,受限空间多、安全风险高,项目开发了具备精确定位、静止报警、一键求救等多种功能的“人员智能定位系统”,可实时追踪现场作业人员动态。与此同时,在项目设计、建造、质量管理等多个环节,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为工程高效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数字驱动。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22”施工副经理冉祥鹏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从开工到主体建造完成仅用了20个月时间,与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圆筒型生产装置相比,建设周期缩短了一半,一次质量合格率达到99%,船体主尺寸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