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此时的清王朝已然是危如累卵,外国列强的虎视眈眈,国内民主革命看似一片“和谐”,实际却早已是暗潮涌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即将颠覆这片古老的大地,封建帝制的覆灭已然迈入了步伐。
在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中,时任安徽巡抚的恩铭收到了一封“推荐信”,恩铭看着眼前的“推荐信”不由得乐开了花,要知道这封“推荐信”的背后可是白花花的“白银”。
自从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政府的财政就陷入了“危机”,从中央到地方无一例外都过上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当时的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正大光明进行“买官卖爵”的勾当,只要你有钱,那么你就能当官,对于这种“买官”的行为,恩铭巴不得天天都有,更何况写“推荐信”的还不是旁人,而是自己的老上级俞廉三。
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俞廉三的表侄徐锡麟,在一番操作下直接获得了道员职务,然而恩铭怎么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的书生,在短短几年这之后究竟会引起多大风波。
徐锡麟浙江绍兴人,家中世代经商,到了徐锡麟这一代,虽然不是富可敌国,但在当地也算是颇有名气的富商。
由于其是家中的男丁,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徐锡麟在家中一直是“宝贝”,因此幼年时期的徐锡麟性格颇为的顽劣,无论任何事都凭着自己的兴致。
12岁那年就曾因与父亲怄气,跑进了寺庙做起了和尚,家里人费了老大力气才将徐锡麟“请”回家中,后来因民族危机的爆发,徐锡麟逐渐迷恋上新学,甚至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以至于被家中父亲赶出家门。
1904年,徐锡麟经陶成章的推荐加入光复会,次年以创办体育会为噱头,招募社会上一些有志气青年,学习射击技术,而后在富商许仲卿的帮助之下,又购买了50支后膛九响枪,子弹两万多发,试图在发动武装起义领导革命。
然经过缜密的调研,徐锡麟等人发现此时的他们虽然有枪,有子弹,但是并不完全具备起义的条件,为了更好的掩盖“起义”的目的,徐锡麟,陶成章、龚宝铨密议创建了大通师范学校,以此秘密发展革命力量。
革命道路总是艰难的,在经过各种谋划后徐锡麟等人,最终发现想要凭借目前众人的力量起义,无异于是鸡蛋撞石头,必须有人在“官场”上作为内应,方能做到知己知彼,于是在家人以及光复会的帮助之下,徐锡麟向清廷捐了一个道员头衔。
初入官场的徐锡麟,凭借自己的机灵,以及自己叔父俞廉三的这层关系,很快地就成为安徽巡抚恩铭的心腹,手中权利也是水涨船高,没多久就成为巡警学堂堂长。
这个职务让徐锡麟欣喜若狂,巡警学堂作为一个“特殊的政府机构”,虽然权力不大,但却是当时清王朝专门培训警务人员的地方,最为重要的是这个学堂中的学生,个个都是配枪的巡警,如果能够让他们一起革命,那么这股力量将不可想象。
于是,徐锡麟一边大力训练学生,一边在学堂上秘密宣扬革命,同时徐锡麟还借助职位的便利,出入各种官场,与当时不少官场之人来往密切,当然徐锡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在私下暗中观察当地的地形,绘制军事地图,以确保起义的成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徐锡麟一行人在安庆密谋起义时,上海地区革命党叶仰高被捕,经过清廷的残酷折磨叶仰高,最终将自己所知全盘托出。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革命党大都采用的是别名或者暗号,所以短暂时间内徐锡麟等人并未暴露。恩铭获悉叶仰高透露的名单后,直接找上徐锡麟,要求其彻查安徽省内革命党人,殊不知该名单上第一个名字就是徐锡麟。
回去之后,惊得一身冷汗的徐锡麟,思考片刻后决定快刀斩乱麻,直接起义避免夜长梦多,于是在徐锡麟的号召之下不少,外省光复会成员迅速赶往安庆。
在徐锡麟的计划中,恩铭会出席巡警学堂毕业生典礼,届时安徽省内重要官员将汇聚一堂,正是一锅端的好时机,但是就是在起义前夕,恩铭突然有事,毕业典礼提前两天,外地的光复会成员未能及时赶来。
徐锡麟眼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仓促起义,毕业典礼召开时,恩铭等一众多清廷官员陆陆续续来到现场,徐锡麟眼看时机已到直接大喊道:“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
恩铭不由得大惊失色,还未能开口,空中便飞过来一颗炸弹,然而可惜的是,这枚炸弹却是一颗哑弹,未能爆炸。徐锡麟只得向前拿出配枪,向着恩铭射击,而其他的官员却趁乱逃离了典礼。
那些逃跑的官员很快就组织了起大批的人马,将典礼处团团包围,为了防止徐锡麟等人逃跑,清军直接下令全城通缉徐锡麟等人,经过四个小时的枪战,徐锡麟不幸被俘。
被俘后的徐锡麟,被押解在公堂之上,面对公堂上一众高官,徐锡麟大义凛然道:“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遂自写下供词。
当审讯完毕,一切尘埃落定时,有一件事尤为值得一提。
当时按照惯例,需留影警示后人,但在看过清军给他拍的照片后,他发现这张照片上的自己没有笑容,他认为这样的照片,万万不可留给后代,于是要求再拍一张。
其实对于死,他早有准备,但他也要世人看着他含笑而死。
1907年7月7日,庆安抚院门前,徐锡麟惨遭迫害,手段之残忍让人毛骨悚然,心肝均被挖出,而后送给恩铭手下作“下酒菜”,而徐锡麟的英勇事迹以及大无畏的气概,也引起了清廷的恐慌。
一时间清廷是左防康梁党,右防革命党,甚至将目光放在了留学生身上。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灭亡。次年1月21日,徐锡麟的灵柩运经上海,在永锡堂召开追悼大会,后运往杭州葬于孤山东南麓,于1981年葬于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