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昏暗的灯光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在纸上一遍遍地抄写着苏轼的《江城子》,颤抖而苍老的手,滴落在纸上成行的泪,都诉不完他那无尽的思念与悲痛……
原来,他的妻子几天前才因病去世,尽管尽力抢救也追不上病情恶化的脚步,最终抛下他和两个孩子。
而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正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先生,他去世的妻子,就是乔冠华的原配妻子——中国外交部原部长助理龚澎女士。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女儿乔松都担心父亲走不出丧妻之痛时,没想到,三年后,父亲却找到自己说:我想找个伴儿。
那么,乔冠华真的是因为薄情才重新娶妻的吗?这位极富家国情怀的外交部长,究竟经历了什么?
风雨飘摇,伉俪情深
乔冠华与龚澎的爱情起源于重庆的共事时期。
这时,乔冠华刚刚被调到重庆的《新华日报》担任国际新闻主编的工作,而龚澎则是负责接待外媒的工作人员。
作为重庆办事机构的老人,自信大方的龚澎极其贴心地照顾着初来乍到的乔冠华,协助乔冠华撰写国际方面的新闻。
乔冠华消瘦且内向,这是龚澎对乔冠华的第一印象。
这和龚澎的性格截然相反,龚澎积极阳光。
不同的性格或许刚好互补的双方缺失的部分,两人不由的被对方深深吸引。
而此时,正值革命战争时期,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动荡不安,从事新闻工作的二人也深深地将国仇家恨和民族情怀埋藏在心中。
所以,即使这两位志趣相投的仁人志士在朝夕相处的工作中产生了情愫,但由于工作性质和国家局势,二人默契地闭口不言。
可二人情投意合却未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他们的旧相识和同事们都等得着急了,忙着撮合这对登对的有情人。
冯亦代和郑安娜夫妇一个是乔冠华的旧友,一个是龚澎的老同学,夫妻俩分头出击,各自向自己的好友询问意见。
腼腆的乔冠华向龚澎吐露了心声,道出了自己对对方的爱慕和欣赏之情。
最终,在冯亦代和郑安娜的鼓励之下,二人互诉衷肠,喜结连理,于1943年11月举办了简单的婚礼,由此开启了伉俪情深的旅程。
可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便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但生活却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
中国地区的抗日战争和国际上的反法西斯战争都在紧张地开展着,仁人志士都倾尽家业支援国家战士。
即便龚澎和乔冠华二人家境殷实,但在国家存亡面前,他们自然不愿意自己过富裕却无意义的生活。
所以,二人尽管有着稳定工作,但生活依旧清贫简朴,乃至第一个孩子乔宗淮出生时,连孩子的婴儿用品都买不起。
1946年,乔龚夫妇来到上海,共同负责外国事务方面的工作。
由于工作繁忙,这对青年夫妻整日在外奔波,调查研究战争近况和国际局势,发表大量宣传共产党伟大决策的文章,调动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
即便局势不安,生活艰难,但乔冠华和龚澎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拼搏,为自己热爱的祖国贡献力量。
而二人如此志趣相投,正是源于他们相似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
志向相近,投身革命
乔冠华和龚澎的相遇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上天注定,他们都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后均成为慷慨激昂的革命者。
1913年,乔冠华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个开明士绅家庭,次年,龚澎降生于日本横滨,她的父亲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好友龚镇洲。
二人的家庭和出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都是极佳的,开明士绅和革命志士都有心也有能力好好培育自己的后代。
在父母的这种期许和教育之下,天资聪颖的乔冠华在16岁的时候考入清华大学学习哲学,成为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是神童般的存在。
而龚澎也于19岁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深入学习,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她的优秀也丝毫不输乔冠华。
在二人求学的历程中,都经历了从学生到革命者的转变,这也为二人此后走到一起埋下了伏笔。
在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中,看起来柔弱娇小的龚澎成为了著名的学生领袖,站在众人面前慷慨激昂地进行爱国演讲,调动学生们的革命积极性。
同年,乔冠华赴德国图宾根大学留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局势风云诡谲,乔冠华便与好友一同钻研军事问题,同时也不忘关注国内革命运动,这也为他之后担任国际新闻主编的工作留下铺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各阶层、国内外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投身抗日事业,将爱国与报国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乔冠华和龚澎作为志向高远的知识分子也不例外。
1937年,乔冠华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哲学纯学术研究,辗转法国回到中国国土投身救亡斗争。
他认为,学术界的东西总会有人去研究的,而当前国家有难,作为炎黄子孙,这是他应当承担的责任。
次年,龚澎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政策的感召下来到延安的中共中央工作,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在延安工作时期,龚澎出色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让周总理印象深刻,于是她借此能力帮助共产党接待外国记者。
在这段时期,龚澎也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段真挚的爱情,并在爱人的指导下从一腔热血的学生蜕变成了真正的革命者。
这个人就是刘文华,也是龚澎的第一任丈夫。
和龚澎一样,刘文华也是满怀一腔爱国热情来到延安工作的有志青年,他曾留洋海外,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投身救亡斗争。
由于太行山区生活条件艰苦,龚澎毕竟是弱女子,有些难以适宜这种生活,即使她的报国热情高涨,但热情却难敌物质水平的落后,她依然在做心理斗争。
刘文华看出了她的为难与不适应,于是开导她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为了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大任,物质条件都是外在的,只有坚定的信念才是唯一所求。龚澎,我想你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刘文华语重心长地说,像一个亲切的哥哥。
龚澎睁大她那明亮的眼眸,若有所思,回想自己学生时代领导运动时的热血,似乎这些苦难根本不能与理想相比较。
在这段时期的互相鼓励和支持之下,刘文华和龚澎走到了一起,二人怀揣相同的理想相互扶持,即便生活艰苦也依旧甜蜜。
同一时期里,乔冠华则从事着国际新闻评论的工作,执笔为刃,用笔墨写下对日本的批判,进行国内的舆论宣传工作,助力共产党开展全民族抗战。
文笔出色和眼光锐利的他在香港成立中国新闻社,并出任香港《华商报》和《大众生活》等报纸的编委,充分发挥文字的力量,用犀利的语言评论着国内国际战争局势。
1940年末,中共在重庆的工作急需精通外语的人才去和外国媒体进行沟通,从而开展中共中央的宣传工作,龚澎就被周总理选中调往重庆。
在革命年代,革命者在国家大义面前不顾小家小情,为国牺牲都是常态,龚澎就是这样的革命者。
即便龚澎和刘文华新婚不过几个月,龚澎也毅然告别丈夫,孤身前往重庆支援党的工作。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刘文华在随八路军行进的途中不幸牺牲,二人的婚姻也因一方离世而就此终结。
1942年,乔冠华被《新华日报》调往重庆工作,担任国际新闻评论主编,主持“国际专栏”,自此走进了龚澎的世界。
此时的龚澎虽然连续经历了丧父和丧夫之痛,但她深知在家国大事面前,个人的悲痛都算不上什么,她依旧饱含热情地投身工作。
于是,在革命道路的指引之下,二人得以相识相熟,并最终结为夫妻,共同走过了27年风雨。
如果不是都选择了革命事业,乔冠华或许会成为哲学界的泰斗,在学术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而龚澎或许会在母校历史系任教,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德高望重的教授。
是命运的安排和二人共同的爱国之心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服务于中国革命事业。
晚年丧偶,续娶他人
在乔冠华和龚澎携手走过的27年中,乔冠华的外交生涯成就满满,夫妻二人同处外交部,一个是部长,一个是部长助理,共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双方都在自己的事业上闪闪发光,乔冠华曾数次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顾问出访他国。
而龚澎则担任新闻组长和发言人,二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向中国、向世界展现着自己出色的才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龚澎的身体健康一直让乔冠华和孩子们担忧,由于年轻时吃了太多苦,积累下来的疾病在后来已经难以治疗,尽管乔冠华日夜陪同照料妻子也无济于事。
1970年,龚澎又一次病倒,可这一次,她却永远地和世界说了再见。
此后,乔冠华悲痛万分,和妻子这么多年来的相处早让他离不开妻子,很长一段时间里,乔冠华整日酗酒,也不再打理自己,终日以泪洗面,一遍一遍诉说着对妻子的思念。
伤心过度的乔冠华,身体逐渐消瘦,他的子女再看不下去父亲这样颓废。
而不久之后,乔冠华遇到了自己的第二春——章士钊的养女章含之。
章含之十分仰慕乔冠华的才能,也同情他晚年丧妻的遭遇,她主动照顾乔冠华,帮助乔冠华恢复了元气。
虽然二人年龄相差22岁,但爱情却不顾身份年龄的差异就这样蔓延开来了,在相处中,二人情投意合,开始谈婚论嫁。
当时,章含之和乔冠华同在外交部工作,连周总理都知道二人在谈恋爱。
然而,乔冠华的子女对此却很不满意。
这天,乔冠华找到女儿乔松都,嗫嗫嚅嚅地对女儿说:
“松都啊,你看,你们母亲去世三年了,我想,找个伴儿陪我度过晚年。”
乔松都叹了口气,她并不反对父亲找一个老伴,可这个人和自己差不多年龄,心中自然多了一分顾虑。
乔冠华明白女儿的担忧,他一再强调,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而且他太孤单了。
乔冠华和章含之在一起后,身体和精神状况确实有所好转,乔松都尽管担忧,但也知道,这是父亲的愿望,母亲也不愿看到父亲继续憔悴下去。
于是,乔松都最终还是默认了。
就这样,章含之和乔冠华正式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章含之毕竟年纪较小,她一心只想和爱人过二人世界,于是就和乔冠华搬出了原本的房子,不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后来却被外界谣传为把孩子赶出家门。
在章含之的悉心照料下,乔冠华后半生十分美满,直到1983年,70岁的乔冠华癌症急剧恶化,最终因病离世。
在病榻上,乔冠华虚弱地对章含之说:
“等我走了,你再寻个好人嫁了吧……”
章含之当然懂得他的忧虑,只是泪流满面,沉默不语。
在乔冠华的弥留之际,他的子女也从外地赶来陪伴和照顾父亲,毕竟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
结语
在那段风雨摇摆的时代里,无数仁人志士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条件投身救亡图存的革命事业,用自己的才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添砖加瓦,乔冠华和龚澎就是这样的革命者。
但与此同时,二人势均力敌的爱情也在动荡的时局中生根发芽,并因为爱情和志向的稳固,支撑他们走过无数苦难和艰辛。
不可否认,乔冠华当然深爱着龚澎,但他晚年选择续娶也无可厚非,毕竟年事已高,他也需要有个人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和照顾自己的生活。
乔冠华和龚澎的一生都极具传奇色彩,不论是爱情还是事业,他们都是生活的成功者,也是值得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家国情怀永远是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崇高的旗帜!
对于乔冠华的一生,您有什么想法?他在晚年续娶的选择是可以被人理解的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