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见证民族复兴的国家公祭鼎

0
分享至

铸鼎记事,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有夏禹铸九鼎以象征九州的传说。1933年在安徽省寿县楚幽王墓出土了国宝级文物“楚大鼎”,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参观时,曾盛赞其庞大与庄重。

2014年,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唤起每一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决定设置一个国家公祭鼎,选择了造型简洁的“楚大鼎”形制。为使公祭鼎匹配国家公祭,南京艺术学院邬烈炎教授领衔设计专家组,对“楚大鼎”进行了深入研究,前后修改了10多稿设计图,才最终敲定。

专家组参照“楚大鼎”设计国家公祭鼎时对下部进行了改造,并对鼎的纹饰云纹进行了重新设计。公祭鼎的口径由“楚大鼎”的0.93米增加至1.226米,高度由1.13米增加至1.65米。鼎为深古铜色,以显庄严与肃穆。这不仅保存了古代青铜器的古朴之美,而且放大比例的“三足两耳”圆鼎器型更加大气厚重。而表面纹饰的设计更是匠心独具。因为国家公祭在古都南京举行,专家组设计运用了南京元素,以南京市树雪松为基本素材,并将底座上的铜纹饰设计成古城墙图案,砂石基座表面还有以南京市花梅花为元素设计的梅纹。鼎的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是以南京常见的绿色植物枝叶为图案,设计成橄榄枝如意纹,象征着绿色和平与生命重生。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国家公祭鼎的数字设计深有寓意。铜制的公祭鼎总重2014千克,黑金砂石基座重1213千克,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有鼎自然就要有铭文与之相配。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铭文必须用骈文表达。20句共160个字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四字铭文为简体字、魏碑体,刻在鼎的正面。而鼎的后侧左右两边则铸有记事,共287个楷体简体字,详细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史实。

2014年11月27日上午,浇铸如期开始。滚烫的铜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流入模具时,车间里激起一股热浪,紧接着蓝色的烟气弥漫四周。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在场众人吓了一跳。其实这是模具内的氢气被排出来,铜水和模具融合到位,浇铸完成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浇铸用的铜水中熔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带来的30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像,以及三本印有10000多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录的书籍。就在大鼎开模时,天空突然下起细雨,还打起了冬雷。

大鼎开模后,铭文、纹饰均十分清晰,有灵魂、有厚度、有历史价值的国家公祭鼎浇铸圆满成功。

2014年12月13日,在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大屠杀遗属代表、13岁的阮泽宇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随后的讲话中说:“我们设置这尊鼎,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

今年将举行第十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这尊国家公祭鼎时刻警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它更鼓舞着我们,努力为国家的强大踔厉奋发。它将见证,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魏云兰

作者单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江南时报融媒体
江南时报融媒体
江南时报社官方账号
19636文章数 31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