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实际上,隋文帝时期,也发动了一次针对高句丽的战争,战争是高句丽人挑起的,公元598年,高句丽联合靺鞨攻打隋朝的辽西地区,被隋军击退,隋文帝龙颜大怒,集结水陆30万大军攻打高句丽。
汉王杨谅、大将王世积率领陆路隋军出海山关,沿着海岸线往辽东推进,最终目标攻占平壤;水军总管周罗睺率领水路隋军从山东烟台出发,横渡黄海,直捣高句丽都城平壤,隋文帝的目标是灭亡高句丽,但仅几个月时间,隋军就失败而归,不仅没能达成目标,反而损失惨重。
《三国史记 婴阳王本纪》:九年,隋文帝闻而大怒,命汉王谅、王世绩并为元帅,将水陆三十万来伐。夏六月,帝下诏,黜王官爵。汉王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转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周罗睺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漂没。秋九月,师还,死者十八九。王亦恐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某。帝于是罢兵,待之如初。
这是高丽人金富轼撰写的官修正史,记载了隋军失败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隋文帝时期就有一次攻打高句丽
1、正值雨季,导致运输粮食与物资困难,军队开始缺粮。
隋军是2月开始准备,9月回军的,此战从开始准备到结束返回共7个月时间,从山海关到辽东有近1000里,东北的雨季一般是在每年7月到8月之间,隋唐时期的气温比较温暖,很可能雨季也会提前,也就是6~8月,正好是双方作战的时间。
为何隋文帝要选择这个时间攻打高句丽?其实这是没办法,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东北最寒冷的季节,后来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打到10月天就冷了,就撤军了,冰天雪地没法打仗,运输物资也会更加困难,只能选择在每年2月到9月之间作战,这就是隋军出战的时间。
30万隋军在前线作战,后方用来运输粮食物资的民夫恐怕更不在少数,一方面是运输困难,另一方面是民夫也要吃粮食,送到前线就没剩下多少了,前线军队一缺粮食,这仗就没法打,只能撤军了。
隋征高句丽
2、军队中正在流行瘟疫。
古代打仗经常会遇到瘟疫,尤其是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赤壁之战时,曹操率领的北方士兵到长江流域都会得瘟疫,更不用说中原士兵到辽东打仗了,这多半是水土不服引发的,再加上辽水流域是一片大沼泽地,容易产生瘴气引发瘟疫。
瘟疫是会传染的,只要军中有人得了,整个军队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隋军失败的原因之一。
3、水军遭遇暴风雨,很多船沉没。
海上暴风雨这个就没法估计了,古代又没有天气预报,完全凭借经验,古代的水军出海完全要靠运气打仗了,当时的船只并不能完全适合海洋行驶,一旦遇上风暴,就是灾难。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隋军与高句丽军交战的情况,但如此大的战役,双方肯定会发生冲突的,据个人估计应该还有两个原因导致隋军失败。
水军遭遇暴风雨
一是高句丽军早有准备,并且以逸待劳。
要知道双方之间的战争是高句丽首先挑起来的,高句丽一方率先攻打隋朝辽西地区,多半是一种试探,试探隋军实力如何,毕竟隋朝从建立到当时,双方还没有打过仗。
既然是高句丽先挑的战争,他们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早在公元589年隋朝灭亡陈朝的战争期间,高句丽就已经在训练士兵,积蓄粮食了,以应对双方的战争,隋朝与高句丽尽早有一战,但明显高句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隋朝更像是被迫发动的战争,也就没有做好准备。
二是隋军不熟悉辽东地势。
隋军不熟悉辽东的地势这是肯定的,在此之前,隋军没有到达过辽东,既不熟悉辽东的气候,也不熟悉辽东的地势,虽然兵力很多,但隋军要打的全部是攻城战,高句丽人又喜欢把城池建在山上,在地势上,高句丽人占据优势。
这是隋文帝攻打高句丽失败的5个原因,此战,隋军30万大军损失了8~9成,也就是说只有3~6万隋军活着回到了隋朝,这是一次巨大的损失。
隋军不熟悉地形
隋炀帝继位后,从公元612年开始,连续3年发动3次规模宏大的战役,一年发动一次大规模战争,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后勤供应、军队集结、战略战术规划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战争均以失败告终,其损失不亚于隋文帝发动的那一次战争。
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是在公元612年春天,隋军集结了113万人,同样分为水陆两路,陆路分为左右两翼共24军,左翼十二军出临屯、碣石、带方,右翼十二军出长岑、建安、辽东、玄菟,每军设上将、亚将各一人,每天出发一支军队,每军相距40里,用了40天才把所有军队发完,整个队伍长达上千里,首尾相边,总攻目标是平壤城。
辽水是高句丽军的第一道防线,隋军进至辽水时与高句丽军发生激烈冲突,隋军架起三座浮桥强渡辽水,高句丽军趁隋军渡水发动进攻,隋军损失惨重,完全靠兵力优势冲过辽水,斩杀高句丽军万余人,隋军自身损失远远大于对方。
30万隋军渡过辽水,将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团团包围,但久攻不下,围城三个月仍未能攻下,隋炀帝命令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卫文升、崔弘升、赵孝才、张瑾、辛世雄、荆元恒等九位隋将率领9支军队合计30.5万绕过辽东城,向鸭绿江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很快宇文述率军渡过鸭绿江,当他到达并准备渡过清川江时,被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率军击溃,此时隋军由于连日追击疲惫不堪,再加上粮食短缺,无力继续作战,于是全军撤退,高句丽军则在后一路追击,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当隋军到达辽东城时,30.5万大军只剩下2700人活下来,其余或死或被俘,陆路遭遇惨败。
水路由来护儿担任主将,从山东烟台出发,经黄海绕过辽东,直驱大同江进至平壤城,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来护儿率领4万精锐隋军攻城,结果遭遇埋伏,所部被击溃,只有数千人逃回船上,来护儿又听说宇文述大败,于是退兵。
从612年2月开始,到8月结束,仅6个月时间,隋炀帝一征高句丽就以惨败告终,明面上记载损失的军队数量就达到了30~40万,实际上损失难以统计,肯定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是在613年3月,集结军队数量不详,4月底隋军开始围攻辽东城,与此同时,隋炀帝派宇文述和杨义臣再次率军绕过辽东城直驱平壤,几乎采取了和第一次一模一样的战略,这一次隋军进展顺利,辽东城经过20多天的围攻将要被攻破时,后方传来了礼部尚书杨玄感叛乱的消息。
隋征高句丽之战地图
杨玄感被隋炀帝派驻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负责督运粮食,杨玄感一叛乱,前方数十万隋军的补给线就会被切断,这仗就不可能持续下去,隋炀帝立即下密令全军撤退,军资、器械全部丢弃,全军轻装回撤,高句丽军以为隋军使诈,不敢追击,等到隋军大部队渡过辽水才敢追击,二征高句丽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在614年,3月开始集结军队出发,但是沿途很多人逃走,此时天下已经开始动乱,农民起义开始壮大,隋炀帝率军勉强到达怀远镇(今辽宁辽中县),很多隋军未能按时到达,陆路进军并不顺利。
来护儿率领水军经同样的路线出发,在毕奢城(今辽宁大连金州区)击败高句丽守军,并准备趁胜攻打平壤,经过三次大战,隋朝与高句丽双方均无力再战,高句丽王高元派出使者请降,并送还叛将前兵部尚书斛斯政,隋炀帝同意了,发布全军撤退的命令,三征高句丽就这样结束了。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三征高句丽也只有第一次双方冲突最激烈,持续时间最多,损失最大, 隋朝无论是按实力、人口、经济、军事各方面远超高句丽,为什么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次次都失败?是高句丽太强吗?
隋军强渡辽水
实力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原因,隋征高句丽之战,对于隋朝来说,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对于高句丽来说,则是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战争,高句丽一旦败了,就会亡国,隋朝败了,还可以卷土重来,总体来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主要有以下原因:
1、隋军指挥系统混乱。
隋军三征高句丽,第一次有一百多万军队,但是军队并未设置主帅,隋炀帝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但他一不懂军事,二不懂战略,三又不在前线,前线作战的隋军将士一旦发生意见不统一,不知道听谁的。
陆路共有24支军队,每支军队有单独的主将和副将,但是军队与军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缺乏协调作战的规划,也没有统一的指挥,诸军统帅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
比如宇文述等九支军队奉命攻打平壤,让士兵携带百日粮食,士兵负重前行,很多人偷偷地把粮食挖坑掩埋,导致半路上粮食就不够了,宇文述想退兵,但其他将领不想退,没人拿个主意,宇文述也拿不定主意,就这样乱糟糟地追击。
隋军强行攻城
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到隋营诈降,宇文述与于仲文奉密旨准备扣下乙支文德,但其他将领不同意,导致乙支文德逃脱,后来于仲文想率军追击乙支文德 ,宇文述又不同意,这是行军打仗,一件简单的事这个不同意,那个不同意,根本无法行事,也没人决策,指挥系统混乱不堪。
水军也是这样,主将来护儿跟另一将领周法尚意见也不相同,一征高句丽时,来护儿想抢功,不等陆军到位,先率军攻打平壤,周法尚不同意,来护儿执意出征,结果中了埋伏,数万军队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没有主将指挥的军队,将领都想抢功,随意出击,完全不顾其他军队的处境,缺乏协调,各支军队都是独自作战,如此混乱的指挥,怎么可能打败高句丽?
2、隋军战略战术混乱。
仔细分析三次战争,你会发现,隋军没有任何战略战术可言,只知道凭借人多势众,与高句丽硬碰硬,隋军三次战略都是:陆军先围攻辽东城,然后另派一支军队攻打平壤,水军则从山东出发直接攻打平壤。
隋军人数虽多,但各自为战
如果你了解后来唐太宗攻打高句丽的战争,你会发现唐军的战略完全不一样,尽管最后没有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唐军战略清晰可见,战术灵活多变,让高句丽搞不清楚唐军主攻方向,反倒使得高句丽疲于奔命。
隋军不仅没有战略战术,隋炀帝在出征前还下令:凡是军事上进攻或停止,都要上报等待决策,不能擅自作主,如果高句丽投降,则应该接受招纳,不得再纵兵攻打。
这样的命令简直等于拿绳子把隋军将士给捆绑起来,而且被高句丽人运用得炉火纯青,每当隋军快要攻下城池,高句丽就派人假装投降,然后再加固城池,调派人手,等做好准备,再拒绝投降,隋军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大好的战机就这样白白浪费。
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利用诈降之计欺骗隋军,又以假装失败来引诱隋军追击,把隋军引入包围圈,再重兵伏击,宇文述等人的30万大军就是被乙支文德消灭的,这样的战略战术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隋军不断被高句丽诈降
3、隋军战线过长,补给困难,规模过大,消耗不计其数。
以陆地距离算起,从关内到辽东有近千里路,再从辽东到平壤又有上千里路,隋朝的补给是从北京出发,再前往辽东的,前线有百万大军,后勤负责运输的至少是前线作战人员的两倍有余,前线军队每餐都要吃饭,后勤人员每餐同样要吃饭。
隋军在包围辽东城之后,立即就派军队继续前进攻打平壤,这种战略先不说过于冒险,就是补给也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攻打平壤的军队都是自带粮食,士兵打仗还要背粮食,完全靠两条腿,根本就没有力气作战,于是很多偷偷把粮食埋起来。
本来就只是一百天的粮食,现在还被大量丢弃,这仗怎么打?宇文述的30万军队根本没有后勤可言,这中间有多少人是饿死的?也无从记载,这完全就不是正常的行军打仗,是外行指挥内行。
而且高句丽境内的其他城池都没有被攻下来,就算有补给线,也随时担心会被切断,一旦被切断,前线的军队就是无根之水,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这根本不是打仗,是送死。
如此庞大的军队在前线,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个天文数字,虽然隋朝富裕,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很快其国内农民起义就此起彼伏,同样决定了战争的惨败。
隋朝内部农民起义
4、隋朝内部矛盾重重。
隋炀帝第一次攻打高句丽前,隋朝境内就已经有农民起义了,只是还不够强大,等到隋炀帝第二次攻打高句丽,农民起义就更多了,但隋炀帝根本不在乎,结果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有很多贵族子弟参与,导致隋朝统治阶层内部分裂。
杨玄感起兵导致隋炀帝第二次攻打高句丽失败,而后续农民起义持续,是第三次攻打高句丽无法继续的原因,真正攻打高句丽也就只有第一次,隋朝内部矛盾重重也是隋朝失败的原因,前线在打仗,后方老巢都失火了,这仗怎么打?能不失败吗?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遭遇惨败,真不是高句丽太强大,高句丽虽然也强,但远远不及隋朝的实力,而是隋炀帝太昏庸了,他的战争目标不过是招降高句丽而已,根本用不着派出如此规模超大的军队,只需要派出十万左右的精兵攻打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