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子,寓意乞丐。旧中国,社会秩序崩塌,军阀混战,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民众苦不堪言,其中不少沦为叫花子。
清末民国,宜都常年有数十名行乞者,而如遭遇灾荒,则超过一百人。他们沦为叫花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生活所迫,或因丧夫或妻离子散而无依无靠;有些是因为残疾或病痛导致视觉或行动受限;还有些是因为遭遇天灾人祸而生活艰辛。
民国时期,一位名叫赵大本的人,偷了富户的财物,被事主捉住后,未送往官府,遭受私刑,残忍地被用特制的竹筒弄瞎了双眼。自此之后,他只能依靠行乞来维持生计,与另外两个乞丐一同居住在宜都南门外的一所破屋中,结伴行乞。
还有位老女乞丐名叫艾凤莲,老无所依,身穿破烂,十分肮脏。她自暴自弃,绝不在繁华街道和商店门口乞讨,专门到僻静的小巷、居民住宅的后门和厨房门口,讨要一点残羹剩饭,只求填饱肚子。
还有一名双腿截肢的乞丐,在寒冬的雪天里,裸露身子,有时滚动于街心,有时用上肢爬行,嘴里不停地乞求路过的少爷小姐、老爷夫人施舍一点。
这些乞丐的生活悲惨至极,衣着破烂,白天沿街乞讨,夜晚只能在破庙中栖身。在讨饭的过程中,他们有时会被富家恶犬咬伤,鲜血直流,痛苦呼号,令人痛心。在寒冷的冬季,街头时常可见乞丐倒毙街头。
并非所有的叫花子都是深陷饥寒之中,也有少数家境较为优渥,儿孙满堂者。他们大多居住在宜都附近的农村,在平日并不行乞,只有在每月初一、十五以及节日时才会走上街头乞讨,最多一天能有二十多人。他们的行乞方式也有着独特之处。
旧时社会习俗,大年初一清晨,家家户户都会虔诚地在大门外摆上香案,摆放供品,点燃香烛,祈求着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事业兴旺,这一仪式被称为“出天行”。商家老板们也特别看重这个吉祥时刻,因此,某些乞丐们将其视作乞讨的良机。
每逢正月初一,宜都附近的乞丐们提前准备好一束一尺长、酒杯口粗的柴棒,每根柴棒都用红纸条箍起来,分成四捆,约重20多斤,用小夹担挑着,天还没亮便上街,守在各个商铺门口。一旦店铺开门迎客,他们摇摇晃晃地挑着柴担走来,口中唱道:“小小一担柴(财)哟,挑进宝号里,左转左发财,右转右发财,祝福老板一年四季财源滚滚。”这时,店主就必须拿出钱来,且不能少,至少得几百文才能打发他们。若是来讨钱的乞丐越来越多,老板们会把钱散落在地上,让乞丐们自行争夺。乞丐会在一家店铺讨得一笔,然后挑着柴担去别家,整个早晨讨得的收入可观。
宜都东门外有座“叫化子院”的建筑。这是共有三间瓦屋。无人知晓是那个年代,何人捐款修建,专给外来行乞者短暂居住。这些乞丐有些只暂住几天,有些则长期居住数月甚至数年,这座“叫化子院”从未闲置过。
外来乞丐主要是来自灾情严重的天门、沔阳一带。在旧社会的年年水灾中,天、沔一带总是屡遭不幸。“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每逢水灾,灾民们纷纷流离失所,有流落到宜都。女性手持三根鼓棒,有节奏地弹跳着小鼓,胸前挂着一面小铜锣;男性则演奏莲花落,还有一些人以卖起蛇粪、玩弄蛇类而闻名(这并非行乞的手法)。
他们专门在店铺和商号门前表演行乞,在节奏明快的击打中,女性高声唱道:“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吉大利”。至于敲碟子和打莲花落,虽然使用不同的乐器,但形式基本相似。店主常常为了不影响自身生意,通常会施舍一些钱财,尽管也有些人刻意拖延付款,以此观赏演唱艺术。
外来乞丐中,有几名长期滞留的蛇艺人。他们平时捕捉乌龟出售,并将蛇粪作为眼药品在街头摆摊销售。每逢初一和十五,他们将可怕的长蛇绕在脖子和手臂上,站在店铺门口高声唱道:“小小毛虫上柜台,祝老板大发财”。店里的人早已被吓得冷汗直流,赶忙扔给他们几个铜钱以图“敬送客人”。
此外,还有几种江湖乞丐既卖艺又行乞,如牵猴玩狗以及玩弄“懒板凳”的乞丐等。牵猴玩狗的乞丐通过猴子的翻跟头、向老板行礼,以及小狗的执法表演来索要财物;而玩弄“懒板凳”的乞丐则将店铺里约两三米长的“懒板凳”立在前额或咬在牙齿间,傲然屹立,直至店主施舍钱财,才收起板凳,欣然离去。
黄友山和张牛娃子乃旧宜都著名的乞丐。黄友山,江西人,与其母流落至宜都,长期栖身于同善堂、育婴堂门前或各土地庙中,无定居之所。初至宜都时,黄友山为得施主怜悯之心,常扛着年迈母亲徘徊街头乞讨。若有幸遇上某家喜事庆典,他总是先敬奉母亲一碗残鱼剩肉,展示孝道之行。市井众人见友山如此孝顺,自然乐意慷慨施舍,久而久之,反而养成了黄友山索要必得的脾性。随后,将母亲留在居所,他独自外出,专程骚扰商号店铺,强逼索取劣恶之物。店主个个皆畏惧。一般乞丐前来,店家只需施舍几文、几十文铜钱即可打发,然而黄友山就开口要求几百文,少一文均不从。
如若无法如愿,他便将店内的"懒板凳"拖至门口,仰卧其上,扰乱了店家的生意。为了避免麻烦,老板们只得默默照付,而不愿心甘情愿"献血"的店家则寻求县城声望显赫的绅士张惕成或刘必堂的帮助。
张惕成,秀才出身。因道咸年间家族有人曾任多个县知府,众人称张大老爷,,张大老爷从不屈尊于无关紧要之事,如乞丐撒泼等区区小事。若是店主找来,他不屑一顾地嗤之以鼻:"拿走我的片子”。
说完这番话,他便让人带到县衙,请求县官派遣差役将黄友山抓捕。黄友山既不偷窃,亦不敲诈,差役最多是打他几下板子或关他几天大牢。出狱后,黄友山愤怒地去找张惕成理论,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又哭又闹,声称要和张惕成一同跳入清江滚水,把张大老爷搞得狼狈不堪。若不是街坊邻居伸手相助,几乎难以解围。此类事件发生几次后,张大老爷再也不过问这类烦恼事了。
刘必堂,宣统年间曾任衙门户房经承,在宜都开设了"刘大兴"铺号,经营酱园、槽坊、杂货等生意,外号"嗡嗡雷”。如果某家店主因黄友山引发纷争而找到刘必堂,他必亲自前去,微笑着招呼说:"友山,你又来搞什么小动作了啊?要喝酒的兄弟,跟我来,到我那儿一起喝一杯吧。"黄友山沉湎于酒,每天必须喝上一两斤,即便是清晨也离不开酒。刘家经营槽坊,黄友山每次上门乞讨,刘必堂就叫人为他斟满一壶美酒,摆上几样美食,让他吃饱喝足。在离开之际,还会赠予几枚铜钱。
过去,街道的每个角落都摆着许多尿缸,世人都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地解手。然而,这些粪水无人敢碰,都属于黄友山的独占经营,从中牟利。乡人若来挑粪,只需缴纳一笔费用,就可以安心将粪便搬走,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有人偷偷带走粪便并让他知晓,无论你走多远,他都会追上去,非得把粪桶打破。他是闲散无所事事,整日酒气袭人,在街上游荡,生怕有人偷盗粪便。
清末,江西王国铎担任知县。他非常注重城市的环境卫生。黄友山的母亲去世后,他在县城惹事,损害了王国铎的名声。于是,王国铎派遣差役专程押送黄友山回江西原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差役还没回来,黄友山已经跑回了宜都。不止一次派遣,结果都是如此,无奈之下只能作罢。黄友山在宜都逝世的时候已经超过50岁,度过了30多年的乞丐生涯。
张牛娃子是宜都附近八字桥的人,父母早逝,小时候帮人放牛,后来靠乞讨为生,都称他为“张牛娃子”。他与其他乞丐不同,穿着比一般市民还要整齐干净,头上扎着发髻,经常穿着一件崭新的阴丹士林布长衫,每年只换一套新衣。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不穿棉衣保暖,只是在新的长衫里面叠加几层旧的长衫以御寒。要不是怀中握着一根比头还长的叫化子棍,根本无法认出他是一个乞丐。他经常在街上偷偷摸摸地抚摸小孩的头顶,然后将手放到自己的鼻子下闻一闻,连声说道:“好香,真香。”有些成年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惊吓,就会给张牛娃子一些钱:“张牛娃子,你可别吓到孩子们啊。”
张牛娃子乞讨时总是面带笑容地拄着杉木棍站在店铺门前,向老板们送上祝福:“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如果是大年初一,他会唱起歌来:“财门大敞开,元宝滚滚来,滚进来不滚出,金银堆满屋呀……”他总是挑选着最美好的话语。即使店主们不给他钱,他也不生气,也不多说一句,依然面带笑容地站在那里不离开。
所有的商店老板都了解张牛娃子的习性,都会给他几十文钱。他在整条街上乞讨下来,有时能收到几文钱。然而,张牛娃子也有自己的底线。虽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因为商店老板不给钱而生气,但是商店老板不能以鄙视的态度和言语对待他,更不能见到他上门就心生厌烦。否则,就要领教张牛娃子“棍术”的威力。
某个年初一的早晨,米店老板谢笃清正在“出天行”,他看见张牛娃子已经到了街对面的店铺,赶紧进屋关上门。然而,张牛娃子却比他快一步用杉木棍死死地挡住了门板,不让门关上,并得意洋洋地大声喊道:“别到了,别到了!”谢老板在大年初一遭受这样的“挡门”,注定整年心情不顺。
张牛娃子的行乞方式千变万化。若是有幸遇上附近村庄里的富户、地主举办丧事,他会前往,向他们讨取所谓的"买路钱”。而当请和尚、道士举办斋醮时,他则敬请守候在招魂幡底下的芦席棚中。餐时,他能品味一壶美酒、几味佳肴,除了饮食之外,也能获得几许钱财。值得一提的是,拜寿也是张牛娃子行乞的方式之一。
有了解内情的人说:“众位勿轻视张牛娃子,他竟能借出债款达一千多吊。”这话引起了众人的惊异,纷纷赞叹。这钱正是张牛娃子平日不懈行乞所积攒的。出于对自己财物的不放心,他将其存在地主手中以生息为依归。然而,当铜钱贬值之后,他却不知如何将其兑换成银圆,结果白白损失了几百吊。
尽管张牛娃子终生未婚,却拥有不少义子。在旧时社会中,一些迷信的富户家庭常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命运,拜了一个低贱的叫花子作干爹,以示对孩子的不重视,好让他过得顺利。当然,干爹也需要干儿子每年孝敬一番,于是,张牛娃子不仅因此而提高了身份地位,也多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此外,张牛娃子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年,他都会购买一些香、烛、纸等物品,用金黄色的包袱背负着,前往梁山朝拜。或许他心怀"不修今生修来世"的信念。张牛娃子去世于1939年左右,享年五十余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