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39年,毛主席即将再婚刘英送上祝福,毛主席:还是你真正理解我

0
分享至

前言:

1997年,92岁的刘英老人回忆起往昔曾做过这样的总结: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也确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我的心。如果说我有些许贡献,那也完全是在大时代的影响下,毛主席等同志的指点和鼓舞下,经过实践锻炼的结果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革命的道路上,毛主席给刘英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这是我们的‘娘娘’啊!”

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出生于长沙,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虽然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又是毛主席的老乡,但因1929年被中央派往莫斯科学习,直到1932年才回国,所以她与毛主席并没有交集。

在入党前,刘英就听说过毛主席的名气,后来听说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更是心向往之。

终于在1933年,刘英被派到瑞金工作,她才有机会与毛主席见面。

虽然是第一次来瑞金,但刘英一点儿都感受不到陌生,因为这里有她的许多熟人。除了周恩来夫妇外,担任过《红色中华》主编的周以粟是她在长沙女子学校时的老师,还有张闻天是她莫斯科期间认识的。

回到瑞金没几天,刘英去看张闻天,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久仰的毛主席。毛主席见到刘英风趣地说:“又多了一个湖南老乡,湖南妹子。”

刘英后来回忆:“我的老师周以粟是毛主席的同班同学,由于这一层关系,所以我对他更加爱护、关心。”

当时刘英在少共中央局做群众工作,毛主席对此提醒她道:“你现在工作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农民。农民的文化比较低,你要注意说话方式,不要讲得太深,也不能再用那个学生腔了。”刘英听后很受启发。

毛主席平易近人的作风让刘英非常愿意靠近他,此后工作有什么困难,刘英总是习惯于向毛主席讨教。

刘英做事干练、仔细,深得毛主席欣赏,尤其在扩红任务中,刘英面面俱到做的非常出色。这样聪明能干的女子实在不多见,所以刘英在苏区时不乏追求者。

但刘英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当毛主席问到她的终身大事时,她很直白地说:“我怕生孩子,女同志生了孩子就不能工作了,我要工作,所以不结婚。”

其实毛主席心里已经为刘英物色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就是张闻天。

中央红军长征不久后,在后梯队工作的刘英就被一纸调令调到了中央队。毛主席将邓小平调到了前方,提议让刘英顶替他的位置,当中央队秘书,也意在让刘英和张闻天培养感情。

刘英自然知道毛主席的意思,在与张闻天合作的同时,也不忘保持距离。她并不排斥张闻天,只不过自己现在无心考虑儿女情长。

与红军女战友们在一起。左起:陈琮英、蔡畅、夏明、刘英

在朝夕相处中,刘英更加了解了张闻天,也产生了好感。张闻天多次暗示她,她都当不知情。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毛主席终于按捺不住问刘英:“洛浦(即张闻天)几次向你发出信号你都不理,非要等长征结束,现在怎么样?”刘英笑了:“到时候我会处理的。”

不久,中央红军兵分两路,毛主席等南下与红十五军团会合,张闻天等到瓦窑堡安家。一安定下来,张闻天就向刘英提出了结婚的要求,刘英终于答应。

张闻天、刘英结婚的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后,毛主席立即赶来,一进门就说:“不行,不作数,你们都没请客。”众人闻之哈哈大笑。

当时张闻天担任党的总书记,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共产党里面最大的官。因此,毛主席每次调侃刘英都会说:“这是我们的‘娘娘’啊!”对此,刘英没有洋洋得意,与人相处还是平易近人。

“还是你真正理解我!”

1937年,刘英由于长征时期落下了肠胃病,肺结核又复发,因此和蔡树潘、钟赤兵等人离开延安到莫斯科治病。到达西安后,他们赴苏的队伍中增加了一个贺子珍,当时贺子珍已经怀孕。

在苏区时,刘英就见过贺子珍。在长征时期,贺子珍在休养连,刘英有时也能照顾她。刘英记得有一次部队杀了一头牦牛,负责后勤的同志多给了贺子珍一些,毛主席得知后非常生气,不仅批评了那位同志,还要求给其他同志和贺子珍一样的待遇。

此时,贺子珍又有了身孕,而且还要到那么远的苏联,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就打电报给毛主席征求他的意见。

毛主席拿着电报找到张闻天商量,张闻天说:“你同意就行。”毛主席最终还是同意了,尽管他非常希望妻子能够回来。

毛主席不放心妻子远行,希望刘英能在苏联帮助贺子珍,刘英保证:“你放心,我一定帮助她。”

经过在苏联一年多的治疗,刘英的身体恢复了不少,她还感觉自己胖了许多。但她发现贺子珍与她相反,身体没有多大改善,精神也受到了重创。

原因是贺子珍在苏联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养到六个月的时候不幸夭折了,贺子珍将其葬在了后花园,伤心至极,天天到坟上去哭。而毛主席又不经常与她通信,收到过一两封信,也只是只言片语,所以她精神上非常苦恼。同时贺子珍又很傲,不肯主动写信给毛主席。

刘英想帮助贺子珍,但其中涉及毛主席的私事,她也不好过度插手。

1939年,当初和刘英一起来苏联治病的同志都收到了通知,蔡树潘、刘英将要回国,钟赤兵和贺子珍将继续留在苏联学习。

就这样,刘英带着没有完成任务的愧疚心理回到了延安。从丈夫那里,刘英得知了毛主席将要再婚的消息,她来到毛主席的住处,送上了真心祝福:“毛主席,祝贺你啦!”

毛主席像突然找到知己一样,对刘英说:“还是你真正理解我啊!”

其实,刘英对贺子珍是非常怜爱的,但她知道贺子珍并不是毛主席良人,造成两人如今的局面,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既然他们中间有着无法愈合的裂痕,或许分开也是一种最好的处理方式。

当然,刘英也没有忘记毛主席要她照顾贺子珍的嘱咐,她如实讲了贺子珍这一年来的情况,抱歉地说:“你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完成好。”

毛主席并没有怪她,毕竟事情的发展不可逆转。

新中国成立后,刘英一直担任着重要职务,毛主席对她也非常信任。1959年,在毛主席的关心下,刘英被调离外交部,安排在近代史研究所工作。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去世。刘英闻此噩耗后,立即提出要到北京向毛主席遗体告别,她没有等任何人的批准,就自己来到北京,要求瞻仰毛主席的遗体,可惜她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刘英不愿意放弃,又致信叶剑英,幸好叶帅理解她的心情,亲自批准,这才使她完成了对毛主席最后的告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奇葩历史观
奇葩历史观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
1072文章数 282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