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会展业正在加速向好,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强。如何“营造大会展新生态,赋能高质量新格局”,是会展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思考。在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会展业年会暨郑州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期间,郑州市工商联主席、郑州市总商会会长、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法人、负责人王洪波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专访。
王洪波在2023中国会展业年会暨郑州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行业四个新变化,要求场馆实现三个转型
王洪波表示,站在场馆视角来看新生态和新格局,他们认为随着数字新基建日趋完善,传统的会展活动在多个维度上发生升级迭代。从时间维度来说,从只持续数天的会展活动变成365天的平台互动;从收入维度来说,以传统的票务和展位收入变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从驱动模式来说,从销售驱动到营销驱动,演化为未来的内容驱动、社群驱动;从数字化程度来说,从传统的停留在纸面上的基础数据变成能为企业做预测性分析,助力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数据。
“以上这四个行业的新变化要求场馆实现三个转型。”王洪波认为,一是从单一的场馆租赁向多元化经营转型,充分发挥场馆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的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多种业态服务于进入场馆内的每一位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好的参展参会体验,深度挖掘会展场馆的流量价值,让场馆更具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二是从传统展馆向智慧展馆转型,去关心细分会展场景的具体需求,做好数据资产的管理和运用,驱动数据向业务赋能,助力主办方以及参展商、观众更好地分析和决策。三是从交易场所向产业发展平台转型,充分发挥展馆的产业价值,服务好整个会展大生态,根据会展场馆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出发,全面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相关产业和城市发展,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产城融合,也是新生态。
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全景图
构建中原会展新生态的探索性实践
作为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郑州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王洪波介绍,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15年委托给香港会展管理公司管理,也是在全国开创了先河。去年合作到期,自主管理以后,在构建中原会展新生态的进程中,他们主要从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链的建设上以新面貌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
首先是外部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会展对产业升级、消费拉动、城市推广的巨大作用。
从定位上,郑州市把会展作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航空港区更是将会展业作为战略先导性产业进行优先发展。最近三年因为多种不可抗力影响了城市社会和经济活动,但每次重启,郑州市委市政府都把会展业作为经济复苏的引擎率先恢复举办。过去三年,郑州均是全国率先复展的城市之一。即便是在形势复杂的2022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在100天的有效营业时间内举办了48场展览活动,展览数量全国第一、展览面积全国第5,特别是8月份单月出租率更是创造了86%的新纪录。
从功能上,会展与产业关系日益紧密。郑州积极引进世界5G大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等重大活动,创办了世界传感器大会、世界金刚石大会、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一系列扩大核心产业影响力的产业展会项目,为郑州打造“算力之城”“钻石之城”“超充之城”“量子之城”聚势赋能。
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展馆
从政策上,会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多个成熟政策的基础上,2022年底中部地区首个会展业地方性法规《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出台,2023年9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强会展引领作用、支持会展业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航空港区每年安排3000万会展专项资金支持会展项目举办,并在重要展会的招商对接、产业对接、宣传推广上给予大力协助。
从布局上,会展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今年年初郑州市政府开篇谋局,制定了全市会展场馆的专项规划,以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两大展馆为核心,各功能区多点布局。以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大型专业场馆的建成为标志,中部会展集聚区已初具雏形,突破了郑州会展业发展瓶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二期也即将启动,城市会展核心区正在加快提升。随着更多高规格、现代化会展设施的加快建设,郑州会展发展短板正在迅速补齐。
其次是内部生态链的协同共生。会展新生态的建设,需要会展产业链各要素、上下游的协同联动。我们作为国有企业,在公益平台作用发挥上通过三个协同实现降本增效,合作共赢。
第一,展馆协同。为快速推动区域会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省市政府和港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的统一管理,为郑州会展新生态建设提供了新模式和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机制。在充分赋予主办方场馆自由选择权的同时,根据两大展馆的不同规模和特性进行项目的统筹调配: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未来将更多侧重消费展、精品展;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未来将主要举办和承接全国性、世界级专业展览,以及工业类大型展览会的需求。同时,两馆的统一管理,在档期上实现协同联动,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主体的发展和会展品牌的打造。这也是依据发展阶段的不同确定发展模式,避免内卷,有利于全市会展产业的快速壮大,未来市场的良性的竞争。
第二,与主办方服务协同。一方面,增加展馆的服务深度,提高场馆内外协同服务能力是内部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实现了服务前移,将服务前置至行业管理和服务部门,积极协助主办方申请扶持资金,协助主办方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落地对接,为主办方节约了时间和沟通成本,实现了应复尽复、能办尽办,保证了主办方的现金流不断。针对流动展,我们积极发挥展馆的本土优势和国有平台优势,帮助主办方与省市的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重点客户和服务商进行沟通联络,实现主办方与本地资源、本地服务的无缝对接,让客户来郑州办展安心、放心、舒心。
另一方面,延展服务的广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综合性服务,从而提高主办方的对客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是优化内部生态的重要内容。以今年为例,他们为农村能源展、中国娱乐设施展、自贸区论坛、中国图书馆展览会等多个全国性的会展活动提供了招商招展、主场服务、氛围策划、现场管理、嘉宾接待等属地性、定制化的服务,为主办方提供更加全面、细致、周到的现场服务。
在餐饮和配套方面,他们对展馆现有的餐饮区进行了种类的丰富和品质的提升,展馆自有的餐饮公司不断提高供餐标准和供餐能力,安全、快速的服务了全球发明大会、全国汽配会、全国儿科年会等多场大型展会万人以上的集中用餐需求;
同时,他们利用展馆室外展场沿湖区域开发了“豫夜巷”商业街区项目,在丰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功能配套的同时,也给参展参会客商、郑州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可玩、可逛、可休闲的多元化消费体验新场景,成为郑州新的打卡圣地。
第三,与主办方项目协同。充分发挥展馆与主办方各自优势、共同开发新展会项目,是构建会展内部新生态的新要求。由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历来就是展馆和主办方合作办展的典型案例,一直承担着新展会项目的培育和孵化作用,渔具展、数码IT展、孕婴童展等本地品牌展会都是在郑交会的平台上成长,发展成为自有品牌展会。郑州市本土项目占比较大,凸显了优势。郑交会也在不断探索数字化渠道,通过互联网线上招商平台、移动端微商城合作等,构建线上PC端+移动手机端+线下会展三平台融合发展的会展新模式,为参展客户提供365天全方位市场推广服务。
在展馆自办展立项上,他们一方面将紧扣郑州市城市发展和产业需求,整合政府资源和行业资源,同其他主办方的展会项目错位发展,另一方面,与更多的会展主办单位积极合作,共同承接和开发新展会项目,丰富本地会展项目内容,改变郑州会展市场项目类型集中、新兴展会类型偏少的局面。
从设施、服务和效率三个方面降本增效方面
王洪波介绍,从设施上,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按照“绿色二星”建筑标准打造,对建筑材料和功能设计都经过了充分的考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节能环保。同时以“海绵城市”的标准,在场馆建筑、道路周边都布置了绿地,道路铺设了透水沥青,人行步道、非机动车停车位均采用透水铺装,周边采用平缘石,进一步提升雨水下渗、净化的能力。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作为景观用水、道路浇洒用水,节约资源的同时节约了运营成本。
从服务上,两馆的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和人才的共享共用,公司整体调配两大展馆的人员和运营物资,在固定新展馆基本运营团队的同时,会期临时人员和运营物资均根据展会规模和活动特性进行统筹安排,减少了新展馆在开业前期物资闲置、人员工作量不饱和的局面,降低了培育期运营成本。
从效率上,12月8日,随着济郑高铁的全线贯通,郑州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郑州枢纽的通达性位居全国第一。随着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开业运营,郑州成为继上海虹桥之后,中原地区第一个实现“空铁联运”+“会展”的城市。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办会办展,从郑州高铁航空港站出发,仅需一站地铁,单程2分钟。从新郑机场出发也只需2站地铁,单程9分钟。对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来说,来郑州办展参会,真正做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对广大参展商参展的时间成本、交通和物流成本来说是重大利好。
在双馆联动的前提下,他们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努力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由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为会展业绘好蓝图;两大场馆统一管理,为行业搭好台;会展企业展现各自本领,唱好戏。这样由“政府+场馆+企业”构成的三位一体的“郑州模式”就是他们从中原会展新生态下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随着郑州全域会展新格局的形成,“双馆联动”协同合作模式的开启,他们将努力为中国会展新生态、新格局的构建贡献郑州力量。(记者周宇宁/文 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