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宗的公案里,一探悟道的障碍!

分享至

《碧岩录》第六则公案

  • 举:云门垂语云: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
  • 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这一则公案没有垂示,所以我们直接来看公案正文。

“云门”,也就是云门文偃禅师,他是云门宗的开山祖师。云门禅师有一次讲法时说:“十五日以前的事我不问你们,十五日过后会怎么样你们回答我。”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没人答得上来,于是云门只好代他们回答,也就是自问自答说:“日日是好日。”

现在可能无法看懂这一则公案,我们先看后面的内容,然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则公案。

  • 云门初参睦州,州旋机电转,直是难凑泊,寻常接人,才跨门便搊住云:“道道!拟议不来”,便推出云:“秦时镀轹钻”。
  • 云门凡去见,至第三回,才敲门,州云:“谁?”
  • 门云:“文偃。”
  • 才开门便跳入,州搊住云:“道,道。”
  • 门拟议,便被推出门,一足在门阃内,被州急合门,挫折云门脚,门忍痛作声,忽然大悟。后来语脉接人,一摸脱出睦州。

这是讲云门初次参见睦州道明禅师,道明禅师,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推临济”、“托云门”,促成了禅宗两大门派的诞生。

睦州道明禅师在当地德高望重,僧俗四众称他为“尊宿”。

云门最初去参访睦州时,睦州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机锋仍然像闪电一样迅捷激烈,让人无法应付。

睦州平时接引学人,只要来参学的人一进他的门,他便一把将人拽住,然后逼问:“说啊,快说啊!”如果答不上来,他便一把将人推出门外,然后说:“秦时镀轹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关键在「拟议不来」,只要你当下还在「拟议」,也就是在思虑、思考、判断、猜测,那么就会把你推出门外。

云门两次都是这样,被睦州拒之门外。直到第三次,云门才敲门,睦州便问:“是谁?”

云门回答说:“我是文偃。”

然后睦州开门后,云门刚进入,又被睦州拽住说:“道,道。”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