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揭示了修行用功的落脚处!千圣万圣,天下宗师皆从此出

分享至

《碧岩录》第十则公案:睦州掠虚头汉

  • 垂示云:恁么恁么,不恁么不恁么,若论战也,个个立在转处。所以道:
  • 若向上转去,直得释迦弥勒,文殊普贤,千圣万圣,天下宗师,普皆饮气吞声;
  • 若向下转去,醯鸡蠛蠓,蠢动含灵,一一放大光明,一一壁立万仞;
  • 倘或不上不下,又作么生商量,有条攀条,无条攀例。试举看

「恁么恁么,不恁么不恁么」,这可以对照前面章节里讲的:“且图知有向上事,盖天盖地又摸索不著。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

“恁么”就是那样去思虑去行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石头禅师曾经开示药山禅师说:“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也就是说,只要动了思虑的心,然后开始拣择、分别,就无法悟道,所以说:“且图知有向上事,盖天盖地又摸索不著。”

「若论战也」,这是禅者之间相互切磋,前面我们已经见识过德山禅师与沩山禅师的法战,机锋犹如闪电,各种随机应变,任运自如。

「个个立在转处」,这个转处是一切修行用功的地方,这里是善恶、真妄的界头。

本心自性遇事后,会随感而应,从而发出一个净念,这里就是转处。

如果依照这个净念而行,就是常行直心,这就是「若向上转去,直得释迦弥勒,文殊普贤,千圣万圣,天下宗师,普皆饮气吞声」。

所以《楞严经》云:“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

但很多人容易在此处着相,从而生出妄念,这就是向下转去了,也就是「若向下转去,醯鸡蠛蠓,蠢动含灵」。

向上是依照本心自性而行,向下是依照习气妄心而行,依习气而行虽为凡夫,但凡夫本就是佛,不过是佛性被妄念遮蔽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