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

分享至

本文整理自《印度对华战争》,作者麦克斯维尔是澳大利亚人,他在1962年前后是英国《泰晤士报》驻印度的记者。

1970年此书出版,美国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看了此书,认识到中国并非像传闻的那么“邪恶,难以打交道”,于是秘密接触中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周恩来曾邀请作者赴宴表示感谢,还亲笔在书上写了留言。

印度则将此书列为禁书,并禁止作者再入境。

原书为保持客观,将大量原始材料堆在一起,比较杂乱,且因为翻译问题,好多地方晦涩难懂。

因此本公众号按照时间顺序,并结合其他史料,予以梳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决定他长大后的性格。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决定这个民族看待问题的态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鲜血和战火的洗礼,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会挨打。

印度则不同,它在二战之前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南亚大陆上一大堆相互独立的公国。

英国殖民印度期间,雇佣过很多印度公国的士兵打仗,带着他们参与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多次战争。

一战之前,英国承诺,战争结束后会让这些公国独立。

一战之后,印度人闹着要英国兑现诺言,英国不答应。

于是很多印度人发起各式各样的独立运动,如国民志愿团组建民兵组织,蘇利耶·森等人则发起武装革命。

这其中最有名当然属甘地的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该运动成功使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政府陷入瘫痪,也让甘地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1942年,日本已经侵华多年,但战火还没烧到印度。

蒋介石访问印度。

虽然英国驻印度总督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劝阻其不要和甘地会面,但蒋介石坚持要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