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竞选美国总统,而我不能。”
这是基辛格在1971年访华时对我国一位翻译的评价。这位翻译非同一般,她从60年代开始就参与外交翻译工作,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时刻,堪称中国外交界的明星。
她将一生都献给了翻译事业和外交事业,从未结婚,也没有子女。不过她并未因此感到后悔,因为她深感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她就是有名的“才女翻译”——唐闻生。
那么,唐闻生究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呢?她后来如何了呢?
唐闻生于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她的父亲唐明照也是一位外交家。唐明照年轻时就思想进步,在九一八事变后深感国民党无可救药,毅然加入我党,还担任过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后来唐明照前往美国留学,定居纽约,也正是在纽约有了女儿唐闻生。
虽然身在美国,但唐明照依旧牵挂着祖国同胞。全面抗战爆发后,唐明照发起募捐活动,号召美国的华人华侨为祖国捐款捐物。
唐明照关注的范围不止中国,他还曾为美国共产党建言献策,担任美共中央中国局书记,报道了许多美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情况。
1950年,在收到周总理的邀请后,唐明照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安稳生活,回国参与建设。
而唐闻生也在此时随父亲一起回到中国,在父亲的影响下,唐闻生也眼界开阔,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她成绩优异,三年就完成了北外五年的课程。
1965年,作为北外毕业的高材生,唐闻生在冀朝铸的推荐下被调入外交部工作,不久后就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
当时芬兰大使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周总理参加,冀朝铸作为总理译员也一同参与。同时芬兰大使还邀请了条约法律司司长甘野陶,唐闻生正是甘野陶的英语译员,便在这次宴会上见到了周总理。
周总理一下就注意到了唐闻生,问她说:“你叫什么名字呀?”“唐闻生。”唐闻生第一次与周总理这种级别的人物对话,说完自己的名字后就有些不知所措,脸也红了。而周总理则立即想到了冀朝铸对唐闻生的介绍,鼓励唐闻生道:“好好干,将来超过你师傅!”
唐闻生的“师傅”就是冀朝铸,在她进入外交部以后给了她许多指导。冀朝铸也成为了唐闻生努力的方向,她希望自己将来在外交界也能有冀朝铸那样的成就。现在听到总理这样鼓励自己,唐闻生不禁心潮澎湃,也因总理的平易近人而感动。
1966年7月,唐闻生第一次担任毛主席的翻译,但这第一次却出了岔子。当时毛主席在武汉接见来自亚非50多个国家的代表,需要有一名法语翻译,一名阿拉伯语翻译和一名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本应是冀朝铸,但此时冀朝铸在湖南浏阳工作,脱不开身。于是大家就想到了一直接受冀朝铸教导的唐闻生,这副重担就这么落到了她身上。
唐闻生一开始想拒绝,毕竟她还从来没在这么重大的场合担任过翻译,而且毛主席说的是湖南话,她也不太听得懂。
但大家鼓励她挑战自己,听不懂湖南话也没关系,廖承志、刘宁都可以提示她,唐闻生这才勉强接下任务。
但当她真正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本来已经调整好的心情又变得激动起来。因为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里见到毛主席,过去毛主席是她远远仰望都感到耀眼的人物,如今却就在她面前。
由于过于激动,唐闻生竟然直接晕了过去。大家赶紧呼唤唐闻生:“你可不能晕,晕了就没人了。”
幸好此时廖承志赶来说毛主席的计划改变了,不做现场演讲了,刚刚醒来的唐闻生这才如释重负。其实她的翻译水平是完全能够胜任这次工作的,只是因为太紧张太激动了,才出了岔子。
在此后的传译环节,唐闻生顺利完成了任务,将毛主席的意思完美传达给了各国代表。同时她也暗下决心:知耻而后勇,下次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绝不能再出这样的事情。唐闻生也确实做到了,在她此后多年的翻译生涯中,没有再出现这样的状况。
1970年,年仅27岁的唐闻生又承担起了一个重任,那就是担任国事访问中的主翻译。
并且这还不是一般的国事访问,当时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访问中国,除了沟通中巴两国之间的关系外,也是为了给美国传话,表达了美国总统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而唐闻生正是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中美两国的关系逐渐“解冻”,由对抗转向缓和。此后中美两国又进行了多次书信往来,这些书信都是绝密的。
唐闻生出色完成了这些书信的翻译工作,并始终保守着秘密。这些书信的内容只有冀朝铸、唐闻生和王海容等少数翻译知道,再无旁人知晓。
1970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华,在天安门城楼与毛主席交谈。毛主席感叹道:“我没有变,你也没有变。”而为他们当翻译的,正是唐闻生。
这个斯诺可不简单,他就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也是美国思想最进步的人之一。斯诺始终关心着中国革命,在我党刚刚在延安立足的时候就赶到延安访问。
他克服了国民党制造的重重障碍,将延安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展现给世人,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陕北的红星冉冉升起,这正是书名《红星照耀中国》的由来。
因此斯诺再次访华时,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待。据唐闻生回忆,当时毛主席虽然得了感冒,但还是与斯诺交谈了5个小时之久,还向斯诺表达了请尼克松来北京当面谈谈的意愿。在吃早饭时,毛主席与斯诺碰杯。斯诺热情地说:“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也笑着举杯,说:“斯诺万岁!”
此后,毛主席还为唐闻生“鸣不平”。他和在身边翻译的唐闻生、王海容碰杯后,笑着对斯诺说:“我看你这个整天说妇女解放的人其实也不尊重妇女嘛,你怎么不和我们的女同志碰杯呢?”
斯诺连忙向唐闻生、王海容说抱歉,并和她们一一碰杯。虽然是玩笑话,不过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平易近人,以及对唐闻生、王海容等翻译的重视。
1971年基辛格访华时,唐闻生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唐闻生和冀朝铸轮流担任周恩来与基辛格的英语译员,两人的工作量基本一致。
此时距离周总理鼓励唐闻生不过六年,她就真的能和自己的师傅“平起平坐”,承担同样重要的任务了,着实不负“才女”之名。
而基辛格同样注意到了这位年轻优雅的翻译,他直接对唐闻生说:“很高兴见到南希·唐。”
其他翻译都吃了一惊,唐闻生连忙解释:南希·唐是自己在美国时的名字。唐闻生7岁就离开美国了,基辛格居然还能打听到这个名字,由此也可见唐闻生的名气之大。
在此后的会谈中,唐闻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一点也不逊色于她的师傅冀朝铸。这个翻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涉及国际政治方面的讨论,需要用到大量专业词汇,还要尽可能准确。
同时唐闻生毕竟是中国的翻译,在翻译时还要考虑立场,要考虑词汇本身带有的感情色彩,又要尽可能让基辛格接受。
但即便是如此困难的任务,唐闻生还是顺利完成了,基辛格和周总理的沟通也十分顺畅。在7月11日双方的最后一次午宴中,基辛格就感叹道:“南希·唐出生在美国,这么聪明活泼,英文又好,都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了。”随后他又指了指自己:“我就不行了!”
基辛格这番话既是对唐闻生的赞美,也是自嘲。因为当时美国法律规定只有出生在美国的人可以竞选美国总统,而基辛格出生在德国,后来才到美国定居,自然竞选不了了。
80年代时,唐闻生从外交岗位上退了下来,转而从事文化工作。唐闻生聪明伶俐又美丽活泼,自然不乏追随者,她的家人也曾劝她结婚,但都被她拒绝了。
唐闻生年轻时就立志要“以身报国”,而她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对她而言,为祖国多做些贡献,比自己的感情生活更重要。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