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马明捷(1941.9.8-2011.2.3)
作者简介:
马明捷,笔名鸣杰,汉族,中共党员。祖籍山东平度。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文系。先后担任吉林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旅大市文化局戏剧理论研究室干部,旅大市文联编辑,大连市艺术学校教师、副校长,大连市艺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大连京剧团(院)艺术顾问,1996年晋升研究员。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论文导师,大连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明捷戏曲文集
刘新阳编
清宫与京剧
二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大清朝出了一位超级大戏迷。是谁呢?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她就是咸丰帝的懿贵妃,同治、光绪两朝的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四十七年的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酷爱听戏,但她文化程度不够,因此不怎么欣赏宫廷剧院——升平署“内学”演的“雅部” (昆曲)戏,她爱看比较通俗、热闹的新兴“花部”(京剧)。慈禧知道真正有本事的好角儿不在宫中而在民间,指着“内学”看不到好戏。于是,她对升平署的机构和职能进行改革,宫中只留少数“内学”人员,外边的名角儿由升平署注册在案,平时在戏园里唱你的营业戏,宫里到时“传差”,何时用何时传,进紫禁城唱戏叫“官差”,到中南海唱戏叫“海差”,上颐和园唱戏叫“园差”。升平署按月发给注册的角儿一定数量的钱粮,戏唱得好,皇太后、皇上单有赐。这些角儿一般年岁较大、水准较高,故称“教习”,俗称“内廷供奉”。用今天的话说,他们是“大清皇家剧院特约演员”。
慈禧太后管理京剧的这套办法其实挺科学的。第一,清宫并不包养艺人,没有大锅饭。慈禧不花多少经费就能多看戏、看好戏,想看谁传谁。同光年间的名角儿,如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杨小楼、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都曾供奉内廷,做过“御戏子”。第二,慈禧对“内廷供养”有赏有罚,以赏为主。虽不赏多少钱和多么值钱的东西,但却无上荣耀,足以刺激竞争,使角儿们努力提高表演技艺。第三,慈禧大概懂得艺术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道理,“内廷供奉”在册而不在编,除升平署“传差”,大部分时间还在民间唱戏,避免了艺术上闭塞、僵化,使京剧能不断创新。第四,“教习”不是铁饭碗,优胜劣汰、有出有进。唱得不好除名,发现好的补名,保持活水一潭。
慈禧太后看戏有选择,以老生戏、武生戏为主,较少看旦角戏,为什么?有人说慈禧虽身是女性,心却为男性,自然喜爱内容多为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男人戏。也有人说慈禧虽贵为皇太后,毕竟多年寡居,深宫寂寞,难以排遣,欣赏戏台上英雄猛男的阳刚之气、雄强之风,也可慰藉孤独、冷落的心灵。还有一种说法是国家积弱,内忧外患不断,官里却照旧唱戏,歌舞升平,朝野早就众议纷纷,而旦角戏又多表现男女风情、夫妇生活,一朝太后老看这样的戏,影响岂不是更不好。慈禧权势再大,也不能一点不顾忌舆论、批评。因此,旦角演员不怎么得宠。那时,最有“佛缘”的角儿是老生谭鑫培和武生杨小楼。
宫里唱戏并不是就慈禧一个观众,皇帝、后妃照例都得陪着,王公亲贵和大臣有时也享受“赏听戏”的待遇。在慈禧的影响、培养下,清宫上自皇帝、下自太监几平都成了戏迷,同治帝“票”武生、光绪帝学司鼓。皇家如此,王公贵族,满朝文武,士农工商全都被引领上爱好京剧之路,京剧艺术也在同、光年间迅速发展、成熟,奠定了“国剧”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