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肺结核,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但是,你听说过有着“传染性癌症”之称的耐药肺结核吗?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结核病仍然是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第二大因单一传染源导致的致死传染病。多年之前关于结核病就有“白色瘟疫”“十痨九死”的说法。耐药结核病由于治愈率低、死亡率高,而被称为“传染性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估计有41万人患上耐多药结核病,或另一种对抗生素利福平有耐药性的结核病,但其中只有五分之二的人获得了治疗,估计有130万人死于结核病。
图源:网络
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十分严重,结核病死亡数估算为3万,结核病死亡率为2.0/10万,估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者为3万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什么是耐药结核病?
顾名思义,耐药肺结核是指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对我们常用的抗结核药如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产生耐药性,通俗说,这些药不好使了。
目前WHO将耐药结核病按耐药情况分为以下5种类型:
①单耐药结核病:指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②多耐药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以上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对异烟肼、利福平同时耐药。
③耐多药结核病(MDR-TB):结核分枝杆菌对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同时耐药在内的至少两种以上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④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TB):结核分枝杆菌在耐多药的基础上对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
⑤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结核分枝杆菌除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同时耐药外,还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至少一种产生耐药,以及至少对一种其他的A组抗结核药物耐药。
耐药肺结核如何产生?
所谓细菌的耐药性,是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无效。从临床上的耐药菌演变过程上,耐药肺结核可分为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
图源: 网络
1、原发耐药
原发耐药是从未接触过某种抗结核药物患者的分离株显示对该药物敏感性下降或出现耐受性,提示其感染的菌株对该药物耐药。
2、继发耐药:
继发耐药是指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菌群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下降或出现耐受性,临床常以抗结核治疗4周作为界限,即治疗4周后出现的耐药为继发耐药。
肺结核患者服药一般是采用长期服用的方法,至少在六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如果患者漏服药物、或是服用的药物联合的不合理不恰当,或是药物的剂量不足,或是患者中途擅自停药等,均有可能造成耐药结核的发生。
图源:网络
耐药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与普通肺结核症状相似,耐药肺结核发病时一般有肺部损害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部分患者有咯血、胸痛等,以及全身不适、疲乏、食欲减退、低热,体温不稳定(长期午后低热,次日凌晨前退热)、盗汗(入睡后出汗异常,醒后即止)、妇女月经不调等。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筛查肺结核。 由于耐药结核病较为难治,长期不愈情况下某些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为什么耐药肺结核
被称为“传染性癌症”?
①治疗难度大
与普通肺结核相比,病情重,难治愈,耐药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仅为63%,远远低于非耐药结核病治愈率的88%。2009年,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陈冯富珍郑重提醒:“如果不能应对耐多药结核病,这些病菌将会取代当前占世界95%的药物敏感性结核杆菌,将把我们带回到没有抗生素的岁月。”所耐药物种类越多的患者治疗也越困难,最严重的几乎无药可治,最终导致丧失生命,是为“传染性癌症”!
②治疗费用高
耐药患者的医疗费用高(一个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一个疗程需要大约20万元医药费),治疗费用是普通肺结核的100倍!没有大病医保的患者往往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医药费用,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导致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③治疗周期长
在耐药结核病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案的研发方面,我国与国际上还有不小的差距,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多,这也阻碍了我国耐药结核病的防治进程。耐药结核病治疗时间长达18~20个月,是普通肺结核的3-4倍!
④传播风险大
由于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低,病情迁延不愈,传染性增强,传染期长,被传染者一旦发病就是耐药肺结核,对健康人群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说耐药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耐药结核病如何治疗?
耐药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需要到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尽早开始耐药结核治疗。如果治疗顺利,1-2个月后患者可携带药物回家居家治疗。患者除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外,还应按照要求每隔1-2个月进行复查,便于医生通过复查结果了解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哪些人是耐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
耐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①过去有明确的结核病史但已治愈,现在又复发的患者;
②已经治疗≥1个月但中断治疗≥2个月患者;
③治疗失败的肺结核患者,包括长期慢性咳嗽排菌患者;
④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
耐药肺结核如何预防?
早发现。所有肺结核患者均应进行耐药筛查。筛查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查耐药基因。因为痰培养需要6~8周时间,推荐在留痰培养的同时进行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筛出耐药患者。
早治疗。发现患者耐药后,及时根据患者情况,由专业医师制定规范的耐药结核治疗方案,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避免造成更广泛的耐药。
规范治疗,完成疗程。因为耐药结核病治疗时间长,需要长期服药和随访。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患者如果中途停药不能完成疗程,会导致结核病迁延不愈,并且这些患者的结核病反复发作,大多数具有传染性,会造成耐药结核的传播。
加强对患者管理。如耐药结核病患者处于活动期,痰中能查到结核菌,说明有传染性,这样的患者应该与健康人相对隔离,接触他人时要戴口罩,居室要经常通风,日用品做好消毒,直到痰菌阴性没有传染性。
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预防。对与患者共同居住、工作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者要做好筛查,有可疑肺结核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等情况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对于已经被感染但没有发病的密切接触者,可以选择性进行预防性治疗。
耐药结核病经过规范、合理、全程的治疗,多数是可以治愈的。患者要树立治疗信心、严格遵从医生嘱咐、积极配合治疗,在结核病治疗期间如果出现身体不适,需及时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结核病管理人员联系,按照医嘱积极处理。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即使症状好转或消失也需要坚持服药,直至完成全部疗程。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最终实现2035年终止结核病!
每天给大家分享不同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识
希望公众号帮过更多人,救更多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