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肌张力( muscular tension)是指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来自于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缩。基层医邦结合《康复医学》,从肌张力评定的可塑性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一)定义
肌张力( muscular tension)是指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来自于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缩。正常肌张力有赖于完整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以及肌肉本身的特性,如收缩能力、弹性、延展性等。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肌张力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静止性肌张力是指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具有的紧张度。
2.姿势性肌张力是指人体维持一定姿势(如站立或坐位)时,躯体前后肌肉所具有的紧张度
3.运动性肌张力是指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紧张度。
(二)异常肌张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肌张力增高( hypermyotonia) 是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增高的状态有痉挛( spasm)和强直(rgiy)痉挛多见于锥体束病变,表现为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检查者在被动活动患者肢体时,起始感觉阻力较大,但会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感到阻力减小,此现象又称折刀现象( clasp- knife phenomenon)。强直多见于锥体外系病变,表现为在肢体的被动运动过程中,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各方向上的阻力均匀一致,与弯曲铅管的感觉类似,因此称为铅管样强直(lead- pipe rigidity,若同时伴有震颤则出现规律而断续的阻力降低或消失,称齿轮现象(cogwheel phenomenon)
2.肌张力减低( hypomyotonia)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降低或消失,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张力减低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小脑病变脑卒中软瘫期、脊髓损伤的休克期等。
3.肌张力障碍( dysmyotonia)是一种因持续的肌肉收缩导致扭曲和重复运动及异常姿势的神经性运动障碍,临床上常见类型有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及手足徐动症等。肌张力障碍可由遗传因素(原发性、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所致,也可由外伤、感染、中毒及代谢异常等因素所致根据受累的部位可分为全身性、局灶性及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三)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1.病史详细询问痉挛发生的频率、受累的肌肉及数目、痉挛的利弊、引发痉挛程度改变的原因等
2.视诊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肢体或躯体的异常姿态、刻板样运动模式、自发性运动缺失等。
3.触诊以触摸肌肉的硬度来判断肌张力。
4.反射应特别注意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腱反射亢进等现象。
5.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检查可观察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通过检查者的手来感觉肌肉的抵抗,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是否存在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是否有阵挛,并与挛缩进行比较和鉴别。
6.摆动检查是以一个关节为中心,使远端肢体快速摆动,摆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交互快挛,并与挛缩进行比较和鉴别。速收缩,观察其摆动幅度的大小。肌张力减低时,摆动幅度增大;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幅度减小。
7.其他检查方法
①伸展性检查:让肌肉缓慢被动伸展时,观察其能达到的最大伸展度,可提示该肌肉的肌张力有无增高或减低;②姿势性肌张力检查:让患者变换姿势和体位,观察并记录其抵抗的状态;③生物力学评定方法,如通过等速测力技术来评价痉挛的严重程度;④电生理评定方法,如通过刺激胫神经引出H反射,再测定患者的H波和M波波幅,并计算其比值,以定量评价a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四)肌张力的评价标准
1.正常肌张力评价标准肌肉外观应具有特定的形态肌肉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跨同一关节的主动肌与拮抗肌进行有效的收缩可使关节固定,将肢体被动地放在空间的某一位置上,突然松手时,肢体保持肢位不变,可以维持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姿势向运动状态转变的能力,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完成某肌群的协同动作,具有某块肌肉独立运动的能力
2.痉挛的评定标准痉挛的准确量化评定比较困难,临床上多根据量表进行评定,最常用的评定量表是改良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表3-1)量表
(五)评定的注意事项
由于影响肌张力的因素较多,且肌张力呈动态变化,因此临床上同一患者的同一肌肉或肌群的肌张力在不同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在肌张力的评定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被动牵伸的速度不同,痉挛肌肉发生反应的角度也会不同,所以在比较痉挛评定结果时需确保被动运动的速度相同。
2.痉挛量化评定的可信度还受患者努力的程度、情感、环境温度、评定时并存的问题(如尿道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受压等可使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如发热、代谢和电解质紊乱对肌张力的影响)药物、患者的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痉挛量化评定时,必须使评定的程序严格标准化。
3.再次评定时,应注意尽量选择相同的时间段和其他评定条件。
康复医学强调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估,并以评估的结果为基础拟定治疗方案。康复评定涵盖一般医学史和体格检查的所有方面,但其视点十分独特,这是与其他医学分支的基础显著不同之处。
1、康复评定是功能评定
功能评定的特点是以整体人有意义的任务水平为基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反映伤、病、残者的功能状态。ADL的项目包括进食、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环境控制、沟通、娱乐、家务等,是伤、病、残者最基本、最具有共性和反复进行的活动。
2、康复评定强调综合
康复医学不局限于单个的器官系统,关注全人是患者康复中必须完全做到的,康复医师的目标是使伤、病、残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躯体、精神、社交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因此,必须分析多种信息,以达到上述目标。这要求康复医师不仅仅只对疾病进行评定,还应评估疾病的影响方式以及其受到的患者家庭、社会环境、职业职责、经济状况、业余爱好、愿望和梦想的影响。
3、康复评定需要跨学科
病史与体检是综合性康复评估的一部分,也是进一步评估的前提,但有局限性。言语障碍可妨碍交流,患者及其家属对有关事实的主观解释,可妨碍对功能进行客观评估。交谈也不能很好地对患者的功能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康复团队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患者评估,也适用于患者的处理。
为了帮助各位康复师更好地进行康复评定,康知了搜集了全面的康复评定量表,免费送给大家。
部分资料截图
▲部分资料截图
▲认知资料部分截图
▲脊髓损伤资料部分截图
▲骨科康复资料部分截图
▲步态分析资料部分截图
▲ST资料部分截图
▲OT资料部分截图
▲心肺功能资料部分截图
资料太多,放不下啦
就不一一展示啦!
领取方式
回复“评定资料”就可以得到评定资料大全哦!
不用发朋友圈,不用集赞!
后期还有更多硬核资料等你来!
一起学起来吧!
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