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船论坛丨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外公晚年常说:“梅魁是我的侄女,也是女儿、同志”

0
分享至

2023年12月26日上午,红船编辑部“感人的红色故事•闪耀的女性之光”之荆沙行主题活动,在湖北省荆门市成功举办。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子朱新春、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明、开国中将赵镕之女赵京娅、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延安“五老”之一董必武之孙董绍新、开国大将张云逸曾孙女张婧菲等。与会嘉宾以先辈的真实事迹为基础,结合图片讲述了感人的革命故事,赞颂了那个时代支持革命事业的伟大女性。

以下由张峰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2023年是外公彭德怀诞辰125周年。说起外公,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战功卓著,善打硬仗、恶仗、苦仗,以及他横刀立马、临危受命、知难而进、勇为前驱的革命精神。但也不免想起他晚年蒙受的不白之冤,进而想到我母亲彭梅魁,她在外公蒙冤期间,不顾外界不利环境的巨大压力,一直在关心照顾着外公彭德怀。外公晚年经常对人们说:“梅魁是我的侄女,也是我的女儿,我的同志”,侄女是辈分的称谓,女儿是亲情的体现,同志则是升华的诠释。

▲彭梅魁

01

童年的母亲,刚强坚毅

外公彭德怀一生没有子女,在兄弟三人彭德怀、彭金华、彭荣华里他排行老大,他的两个亲弟弟都在1940年为革命壮烈牺牲。

老二彭金华是我的亲外公,早年投身革命,1938年4月在延安抗大毕业,组织上原本安排他在延安工作。但外公彭德怀考虑到当时家乡的白色恐怖还很严重、党组织建设还很薄弱,急需发展,就劝说我亲外公回到了湖南省湘潭县乌石村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外公彭金华是湖南省湘潭县乌石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外婆周淑身是乌石村第一任妇女主任。

我母亲彭梅魁就是彭金华和周淑身的女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28年出生的母亲,在父母的熏陶下,很小就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并帮助父母做一些站岗、放哨、送信的工作。

1940年,外公彭金华惨遭国民党杀害,外婆周淑身曾一度精神恍惚,12岁的母亲既要照顾外婆,又要抚养2岁的弟弟彭康白,还要种地做饭,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正是这童年的经历,养成了母亲坚强刚毅的性格。

1945年,王震将军到湖南接彭家烈士的子女,因当时条件艰苦,母亲正发高烧打摆子,未能跟行,最后只带走了三外公彭荣华的儿子彭启超舅舅。1947年母亲给外公写信,诉说1945年的遗憾和想上学读书并参加革命的愿望。1948年武汉吴德峰市长派人到乌石村,把外公和三外公的五个孩子接到武汉安置并上学。1950年1月组织上派人把我母亲彭梅魁、舅舅彭正祥、舅舅彭康白、小姨彭刚四个烈士子女接到北京上学。

▲张峰

02

初见外公,找回失去的“父爱”

1950年6月,姐弟们第一次见到了外公,地点是北京饭店。面对熟悉的名字和陌生的外公,母亲激动不已,满脑子要说的话被强忍的泪水搅乱。

看着紧张的孩子们,外公仔细端详着母亲问:“你就是梅魁?”母亲答道:“是。”外公笑着又问:“你们是怎么上来的呀?”母亲回答说:“在一间小房子里,一按按钮就上来了。”外公大笑着说:“那叫电梯”……

这一问一答,拉近了母亲和外公的距离;这一问一答,也抚慰着母亲心灵的创伤。

外公留她们住下,并和她们一起动手搭起了地铺。这一晚的互问互答和欢声笑语以及外公的关爱呵护,使母亲找到了久违的失去了十年父爱的感觉,同时也使外公在母亲身上依稀看到女儿的影子。

此后,外公有事情大多都只联系母亲,如需联系所有的侄子侄女,则先联系母亲,再由母亲去联系其他兄弟姐妹去办理,并从此建立了深厚的伯父和侄女亲如父女的感情。

▲彭德怀与侄女侄子们合影(右二为彭梅魁)

03

寻找外公,历经辛苦磨难

因母亲的医学专业,195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汽车制造厂从事医务工作。1959年9月厂里传达庐山会议文件后,外公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顷刻间变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主席的反革命。

历史的骤然扭曲,没能模糊母亲的视线;政治风暴的惨烈,夺不去母亲失而复得的父爱。母亲找到北京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冯克,说明了自己是彭德怀的侄女,并表示要从政治上划清界限,同时也提出因外公没有儿女,自己还想去看望并照顾的请求。冯克书记当即表示同意,并说:“他还是政治局委员嘛。”

▲母亲彭梅魁和父亲张春一在吴家花园

1959年10月2日早上5点,母亲踏上了寻找伯父彭德怀的艰辛之路。她先到中南海,警卫人员告诉她外公已经搬走了。她想起9月份最后一次去中南海时,伯父曾说过要搬到颐和园附近的清华大学那边,她就打听去清华大学怎么走。于是坐一站车,走一段路,看见警察就问,就这样一直找到101中学附近,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挂甲屯吴家花园。

从朝阳门南小街大方家胡同,到中南海,再到101中学,最后到吴家花园,全程近30公里,母亲用了八、九个小时才找到。袜子磨破了,脚上起了泡;身上汗水打湿了衣衫;腹中饥肠辘辘……

当外公因自己当时“名声不好”,担心影响她而埋怨母亲不该来看他时,母亲微笑着回答说:“我是您的侄女,看望您、照顾您是我应尽的义务,但我在政治上要和您划清界限。”四目相对,外公凝视着母亲说:“没看错,是我的好侄女,我的好女儿。”

04

诀别外公,暗自发誓

▲母亲给周总理的信

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母亲只能给外公送东西,每次都有收条,但不能见面。

1969年的夏天,母亲接到了外公的一个包裹和一张字条,“梅魁,粮票还给你,半导体收音机也还给你……以后不要再给我寄东西了。”母亲意识到外公的处境更加艰难恶劣,便不停地打探外公的消息,但均无结果,她担心发生不测。

1973年1月28日,母亲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表明要在政治上和外公划清界限,但在生活上还希望能照顾他,并告诉总理从1967年开始,她就一直在给外公送生活用品等,但现在连回条都没有,希望能知道外公的情况,并继续送些生活用品。不久,北汽领导找到我母亲说,你写的信总理已经收到,对此事非常关心,上边来人让我们告诉你,人还活着,你可以继续送东西。

1973年4月,外公因患直肠癌住进医院,母亲被获准去医院探视照顾,还要求她去做外公的工作,但不许陪住。在专案组监视人员疏忽的暂短间隙,母亲和外公通过手势、眼神、表情、口型以及轻微简单的话语进行着交流。外公告诉母亲,前几年因专案组追查庐山会议上的“万言书”和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的“八万言翻案书”手稿的下落,以及审查和母亲的关系,担心母亲受株连,才不让她再送东西。母亲也告诉外公,手稿保存的很好,她也受到造反派的审查,并要求揭发批判外公。

此后,舅舅彭康白写给专案组要求照顾外公的申请被批准,在外公最后的岁月里,舅舅一直为外公翻身按摩擦洗身体,一直到最后。

1974年4月25日,专案组找到母亲,拿出一张纸条说是周恩来总理批的,要给外公做手术,让母亲作为家属跟他们去医院办手续,但那张纸条没有给她看。4月26日,母亲又去了医院,目送外公进了手术室。

1974年9月,外公开始昏迷。母亲再去时,医生和专案组的人都说,你看是谁来了,认识吗?外公说,“这是我的大侄女,是我的女儿,我的同志。”

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外公在301医院14号病室五号病床上含冤离世。下午四点,母亲被通知去料理后事。她为外公整理着衣服,眼里没有泪水,心里在反复重复着对外公的承诺:伯伯请放心,我一定努力,终有让您平反昭雪的一天。

▲张峰与外公彭德怀一张特殊的合影

05

平反昭雪,“万言书”终见天日

在后来的四年里,母亲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变化,耐心的寻找着为伯父平反的机会。随着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十年动乱结束,一些老同志陆续露面。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率先发表要平反冤假错案的专文——《把被“四人帮”颠倒的干部路线是非颠倒过来》;1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认真落实》的评论员文章;12月10日,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这些都为外公平反提供了组织和舆论准备。

母亲从黄克诚、肖劲光开始,逐个找遍了外公所有的老战友,请求他们为平反呼吁。1978年11月10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历时36天的工作会议,各小组都提出了外公的问题且一呼百应。11月25日,华国锋主席宣布了纠正过去对彭德怀、陶铸和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决定。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为外公平反,24日召开了追悼大会。

1979年1月4日,母亲将替外公保存的手稿经黄克诚爷爷转交到胡耀邦的手里。胡耀邦疑惑了,有关彭德怀的资料都已被专案组毁掉,彭梅魁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算来有17个年头了,真不容易呀。

▲胡耀邦的收条

1962年7月,当母亲从外公手中接过这些手稿时,她连我父亲都没告诉,藏在衣柜的最下层角落,1962年底又交还了外公。到1964年,情况紧急,母亲再次受托将手稿带回老家,埋在灶旁并反复叮嘱外婆周淑身不要对任何人说。1969年,她又回老家,把手稿带回北京,藏在专门定做的樟木箱子的夹层中。1976年唐山地震时,她把手稿随身携带,连睡觉都不离身。1978年,为给外公平反,准备上交手稿前,母亲动员了弟弟彭康白、女儿张安、张晨和黄克诚爷爷的小女儿黄梅阿姨、女婿赵杰兵叔叔以及我父亲张春一等人,对手稿进行翻拍、誊写、留存。90年代后期,中央档案馆应我母亲请求,还专门复制了一部分外公的手稿。珍贵的外公“万言书”的手稿等,几经周折和风险最终得以保存下来,母亲功不可没。

06

以身作则,弘扬外公精神

自从外公平反后,母亲就积极投入到宣传外公的各种活动中,她根据手中保存的手稿和外公平时的述说,努力还原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1985年后母亲离休在家,组织上找到她,希望她能继续参加工作,她婉言谢绝的同时,推荐了比自己小10岁的妹妹。她说,外公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她希望退休后做一些让人们更多了解一个真实的彭德怀的工作。

10年动乱期间,母亲不但要寻找、照顾外公,还要解救在单位身处困境的小妹妹彭钢,她想办法把妹妹调到北京汽车制造厂保护起来,以免遭到迫害。

退休后的母亲,曾先后为彭德怀希望小学、湖南水灾受害百姓及无力支付学费的孩子捐款;为外公诞辰百周年活动、为外公骨灰回迁、为筹拍彭德怀电视剧等向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寻求支持;出版了《我的伯父彭德怀》一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峰和母亲彭梅魁在八宝山祭奠彭德怀

2005年9月13日,母亲因病去世。正像她的名字和她的做人一样,有人把她比作梅花,破寒而出、立雪临风、从容待春;也有人说牡丹显富贵,寒梅占花魁。她确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更是树立风雪,刚强坚毅,虽无意苦争春,但零落成泥碾作尘,依旧香如故。

编辑:王向明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船杂志
红船杂志
红船破浪,铭记传承。
2208文章数 346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