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
一直以来,盛宣怀这个名字就是官僚买办资本家的代名词,直到现在政体开明的今天,似乎也少有重新定论之象,倒是同他经历差不多的胡雪岩被抬得很高,甚至有“经商学胡雪岩,当官效曾国藩”之说。
盛宣怀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实在是太差,当年鲁迅先生就有定义,说他是“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而鲁迅在建国后的地位那是相当地崇高,他老人家一句话,这盛宣怀就如同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了。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江苏江阴人,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和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先是入李鸿章幕,是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曾被清廷授一品衔,后病逝于上海,年72岁。
先不说好与坏,对与错,人如果一旦陷入了政治,那评价就会出现很大偏差,如果你就是个如李嘉诚般的纯商人,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但是,盛宣怀身上所创造出11项“中国第一”和3项“中国之父”的桂冠,至少会让我们认识到,这怎么说也是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之人吧。
盛宣怀几岁时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人被称之为东亚病夫。而后来爆发的太平天国使整个南中国陷入了战乱,一直到时十几年后天京被攻克方得消停,然而中国已被涂炭得不成个样儿了,于是为了强国,为了抵御外侮,开始了洋务运动,而这场运动的总指挥是李鸿章。执行人便是这盛宣怀。
在办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他深感通晓外语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在首创天津中西学堂后,即行筹建南洋公学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他秉承资产阶级改良派先导人物的观念,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以期培育洋务派有用人才,他选送优秀学生,分别去日本和西方先进国家留学深造,后来这些人才为创建我国近代工科大学奠定基础。
在他一生的经商和从政生涯中,有很多项开天辟地的惊世之举,他办创办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等等,还被 称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这些可不是虚言的恭维之词,那可是实打实地被时人所推崇的赞誉之言。
按说这样一个对国家有如此贡献之人,历史应给予充分地正面评价才是,但在《清史稿》中,盛宣怀被定性为:“侵权违法,罔上欺君,涂附政策,酿成祸乱,实为误国首恶”。而他在民间也是恶名多多,几乎没有几人喜欢他的。
说他是“误国首恶”,其实是同铁路有关,清政府因为手中没钱,所以铁路一般都是以官督商办的方式从民间筹资。而当时办铁路是盈利性最好的一个行业,所以很多士绅都相率入股。但在盛宣怀当了邮传部大臣后,提出铁路要由国家来修。并以强硬的手段把铁路收归国有化。这意味着那些投资人的钱有可能打了水漂,即使官方以股票按一定比例折银返还也损失不小。
于是集会抗议四起,激发民变,其中尤以四川为最。《蜀报》有文章标题即为《卖国邮传部,卖国盛宣怀》,说“即夺我路,又夺我款,又不为我造路。天乎!此而欲川人忍受,除吾川一万万人死尽”。
当时四川人“得报展读,涕泗横流,且阅且哭。”为维护既得之权益,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加上四川总督赵尔丰处理不慎,引发激变。四川几十万民众起事,后朝廷派湖北武昌的新军入川增援,要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
按下东边翘西边,军队调走,武昌空虚,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下面的事大家就都熟悉了,这盛宣怀也被朝廷宣革职,永不叙用。正因为这事,大清也因此而亡国了,所以盛宣怀就被冠以“误国首恶”之名。
对此事的评价是件很困难的,其实盛宣怀同胡雪岩一样,都是那个时候的所谓红顶商人,但他俩人是属于不同的官僚集团,盛宣怀的后台是李鸿章,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两人有很多的共同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二人是清末官商的两大代表人物。
盛宣怀主要是靠办实业赚钱,而胡雪岩投机的成分要大得多,从这点来说,虽然都是官商,但胡雪岩是利用官府存到自己银号的钱,做好时间差来赚钱。所以也被时人所恶。比如曾纪泽曾经批评胡雪岩是“奸商谋利,病民蠹国”。
盛宣怀实在是个天生的商业奇才,他在创办实业,为中国创立了许多第一之时,也为自己聚了富可敌国之财产。他死后让,李鸿章大儿子李经方到他们家,来替他们算钱,共有1349万两白银,加上其它加上房产、股票、钱庄、典当行等等,合计约3000万两白银。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折算,起码相当于100亿人民币。稳居清末财富榜榜首,结结实实地中国首富。
盛宣怀年少时也参加过高考,但上帝开了这扇门就必定关上那扇窗,他于考试实在地不行,久考不中,止步于秀才级别,于是干脆不考了。而他的家族虽是书香门第,但祖上都比较注重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于这学历似乎并不是太看重。
盛宣怀是官商,他有一句名言至今也未能破解,“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他“挟官以凌商,挟商以蒙官”。所以,他的聚财之路是同他的仕途紧密相联。
想当年,三考不中他是靠着父亲好友的举荐,才投入李鸿章府中为幕僚。他擅长跟人打交道、更擅长学习西学。当时李鸿章操办洋务,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很快,盛宣怀凭着力求实效和精明练达的作风,得到李鸿章的赏识,直接跳过科举这一当官的必经之路,挤身于官员之列,并且不断得以提升。
盛宣怀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史载他万言之文能一挥而就,倚马即成,这虽有夸大之成分,但却也说明他有过人之能力。李鸿章同洋人打交道,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要听听盛宣怀的建议方作决断,从这个意义来说,盛宣怀对李鸿章的影响直接左右着中国时局的走向。
盛宣怀是聚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也做慈善,他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慈善赈济家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他是第一任会长,他将行业商会等民间力量纳入募款范畴,建立起了公益慈善与民间力量的桥梁。他还首创了“以工代赈”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理念也与“助人自助”这样被当代慈善公益界推崇的观念相吻合。
在清政府财力亏空之时,盛宣怀将民间力量引入救灾、义赈代替官赈,不得不说具有历史性的进步。而盛宣怀本人,一生为赈灾捐款一百几十万,折合现在的价值也有上亿元了。所以才有了孙中山将“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的赞誉给了他。尽管后人对他褒贬不一,但对他为中国慈善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后世之人还是认可的。
盛宣怀身上的故事也是多多,比如现在有人说他是钓鱼岛的第一任岛主,据说是因为他用钓鱼岛采来的药材配制成一种特效药,居然治愈了“老佛爷”的风湿症,于是太后老人家一高兴,就将钓鱼岛和黄尾屿及赤尾屿三小岛都赏给了盛宣怀。不当真哈,这个纯系风闻。
他虽然是斗跨了胡雪岩,但最终是败在了袁世凯手上。李鸿章死后,他投靠了新后台张之洞,身兼最肥的铁路、招商和电报三局的总办大臣,在经济领域叱咤风云。但是随着袁世凯权力日盛,看着这白花花的银子焉能不动心,于是,直接宣布这三个部门回归国有,于是从此后的盛宣怀在袁世凯的打压下一蹶不振,渐渐地走向了末路,归西以后,这曾经显赫的家庭便轰然倒塌。
说起盛宣怀的家族那可是赫赫有名,其祖父曾是海宁知州,父亲是进士出身,当过布政使的高官,他的儿女们各自与豪门联姻,互相依附,富上加贵,成为清末民初一支颇为庞大的家族体系,可谓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
他家中高官无数,学者众多,大企业的掌门人更是不可胜数,而沾亲带故的就更多了,包括大诗人邵洵美以及现在我们熟悉的钱文忠。不仅如此,即使他家的佣人也很是了得,一个叫吕葆贞的嫁给了交通部次长赵庆华,生了个女儿貌美如花,后来还成了张学良的最爱,那就是著名的赵四小姐,风韵一时的赵一荻。
如果这个不算啥,那另一个女佣倪桂珍就必须刮目相看了,她是嫁给了宋嘉树,她的孩子在民国时期都大名鼎鼎的人物,尤其是她的三个女儿,分别叫宋蔼龄、宋庆龄和宋美龄,当然,还有那民国财神爷宋子文。
纵观盛宣怀的一生,他怀实业救国之志努力而为,他曾说过:“不过想要就商务开拓,渐及自强,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使各国知中原尚有人物而已。”所做之事对推动中国工商业的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他最终也没能挽救大清帝国覆灭的命运。
盛宣怀是个争议多多之人,即使在当时慈禧对他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对他主导《东南互保》,导致朝廷对地方失控恨之入骨,另一方面却又为他给朝廷带来大量财富而宠幸有加,用老佛爷的话来说,他就是“不可少之人”。
但是建国后一直是以负面形象示人,即使是他对民族和国家所作的贡献,也被刻意地模糊。其实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事说事,一码归一码。在对他的评价上,还是《盛宣怀传》的作者夏东元先生说得最好,即这是一个 “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