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一吟 编辑 | 纳豆
发布| 深瞳音乐(ID:deepfocusmusic)
时隔六年,2023年圣诞节,电影《La La Land(爱乐之城)》在国内重映。
作为一部经典的歌舞片,它的配乐风格中爵士就占到了重要地位。同时,爵士也是串联影片中主人公故事的重要线索。
影片中“即将消亡”的爵士,就像是今天偶尔在酒吧才能看到的爵士乐一样。
今天,我们就借着爱乐来聊聊爵士,关于它的即兴,也关于它的“消失”。
一、20世纪之交:“混血”爵士,自由融合
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在所有的音乐形式中,或许没有哪一种音乐比爵士乐更加具有跨越种族、国界和性别的力量。
例如,现代的爵士乐,自由爵士(Free jazz)、融合爵士(Jazz fusion)流派的先后出现,拓展了爵士乐的边界,使其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造性。但爵士的自由与融合并非现代才有,而是一以贯之的。
爵士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的美国,诞生在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音乐根基则来自蓝调(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
关于爵士和蓝调的争论一直就有,但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就是蓝调是当时黑奴们以个人被贩卖的悲惨遭遇为创作灵感的音乐,因常被传达悲伤痛苦的情绪,也常被称为“怨曲”。
而爵士则不单单是黑人的音乐,这一点爵士和拉格泰姆很相似。
被誉为“拉格泰姆之王”的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他出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家庭,受到周围白人邻居的影响和启发,将非洲音乐中的散拍和切分的特点与端庄严肃的古典音乐相融合,就形成了颇具活力的拉格泰姆。
随着越来越多的底层非裔黑人迁徙而来,大批涌入新奥尔良。他们带来的蓝调音乐与新奥尔良的拉格泰姆等各种民族音乐融为一体,“混血”特征明显的爵士乐就此诞生。
它节奏明快、律动强烈,又带有鲜明的自我表达。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美国非裔对传统音乐的挑战和突破。
NBA职业球队犹他爵士(Utah Jazz),最初名为“新奥尔良爵士队”,其组建初期是在新奥尔良,也是为了纪念这里是爵士乐的发源地。
这一时期,爵士乐也在影视作品中有了拟人化的形象。
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1900——一个被烧锅炉黑人大叔收养的白人弃婴,他就像自由融合的爵士乐一样,没有国籍、没有生日,也没有家。
在斯科特·乔普林“拉格泰姆之王”的音乐启蒙下,1900奏响了钢琴,也奏响了自己的人生。
后来,在与新奥尔良朋友的交流中,1900明白了他即兴演奏的乐曲,正是外界流行的“爵士乐”。
二、20世纪20-30年代:爵士摇摆,融入主流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祥和、万物美好,而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还远远没有到来,人们的享乐精神达到高潮,“爵士时代”悄然而至。
作家菲茨杰拉德描写到:
“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期间,美国政府颁布禁酒令,公民不得私自举行酒宴。但明令禁止压不住人们对酒精的欲望。
在此期间,正规市场被禁,而地下酒吧盛行,进而带动黑市、黑帮做大,警察日益腐败,以“自由”为代名词的爵士乐得以迅速发展。
《美国往事》就讲述了这一时代的故事。
片中黑帮老大的聚会场所,灯红酒绿之下,一定有演奏着爵士乐的乐队,华丽、张狂、混乱,甚至还带着点低俗的意味。
由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来的歌舞电影《芝加哥》,就是选材于20世纪20年代的真实案件。
女演员洛克茜和维尔玛虽因杀人入狱,但经律师比利的炒作,最终不仅逃脱死刑,还通过表演名声大噪的荒诞故事。
就像贯穿影片始终的那句:All That Jazz。爵士时代。在狂欢享乐达到高潮之际,嚣张又反叛的爵士乐,也成为离经叛道的代名词。
《海上钢琴师》中,向1900发起挑战的莫顿,自称“爵士乐之父”,其真实经历也是12岁时在新奥尔良的妓院演奏钢琴。
然而,说爵士乐具有黄色基因,似乎也并不算冤枉。
起源于底层的爵士乐的确与纸醉金迷的感官刺激紧密联系,也与早期新奥尔良的歌舞情色产业息息相关。
相传,在最初,爵士乐并不叫“Jazz”而是叫“Jass”,它来自一句红灯区里的流氓话“Jassing it up”。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萧条之际,小型爵士乐队丧失了生存空间,大规模的乐队在纽约开始逐渐流行,大乐队(Big Band)爵士乐时代随之到来。
——有着十几、二十人的乐队编制,配以多个小号、长号、萨克斯及贝斯、吉他、鼓、钢琴等伴奏乐器。
早期,大乐队的作用不光是演奏给人听的,还起到在舞厅之类的地方为大家跳舞时起到伴奏乐的作用。
因为爵士乐舞曲活泼明快,人们在听到时总会不由自主摇摆身体,这种舞蹈也被称为摇摆舞(Swing),爵士乐也有了“跳舞音乐”的新名字。
20世纪30年代,摇摆舞大行其道,爵士乐在摇摆中逐渐融入美国主流文化。
大乐队阶段,乐手们的即兴发挥的空间被压缩,于是,更加即兴的波普(Bebop)出现了。
三、20世纪40-50年代:即兴爵士,回归艺术
在纽约的大乐队爵士乐乐手们不满于制造乏味的“舞蹈伴奏”和按照现成的改编曲演奏,他们便开始演奏一种更加即兴、自由的爵士风格。
乐队演出之后,被压抑一天的乐手们会聚集在酒吧或者小酒馆这些地方进行一些“斗琴活动”。
斗琴并不局限于同一种乐器,过程往往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他们通过乐器之间的交流,筛选掉了一些比较业余的乐手,这对乐手的能力就有了要求。
乐手与乐手之间有battle,他们会互相测试。这种情况下,乐手们手中的乐器就是自己的“话筒”,通过对爵士标准曲的即兴演奏、变化来进行对话,和队员交流,也与对手交锋。
标准曲在爵士乐里是常规的曲目,主要来自于当时的百老汇或者电影等等地方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
电影《心灵奇旅》中,多茜娅在没有明确曲目的情况下,就直接开始考验乔伊的爵士水平。而乔伊后续的配合演奏过程,也叫“call & response”。
波普爵士乐的另一特征是,独一无二。
正因为波普对于高度即兴的追求,波普爵士乐的每次演奏都是不一样的,除非刻意记录,否则永远找不到固定的乐谱。
在演奏的节奏和框架上,波普也不走寻常路,变化完全取决于乐手想要如何变化。
对于乐手来说,波普的自由即兴抬高了乐手的演奏门槛;对于听众来说,节奏的变换莫测又对音乐鉴赏能力提出了要求。
不同于大乐队时期,爵士乐沦为跳舞伴奏点缀品,波普是在乐手们充分表达个人才华的需要上产生的,是爵士乐中十分先锋的一个流派,听众也更为小众,爵士乐开始从娱乐音乐向艺术音乐演变。
换句话说,如果摇摆乐是集体主义的话,波普则是鲜明的个人主义。
事实上,这也正与时代发展轨迹重合。
进入20世纪40年代,二战全面爆发,大量年轻人应征入伍,大乐队人数明显不足,小团体演出再度回归。
但这却似乎也将其与更多听众疏远,爵士乐从一种大众用来“逃避现实”的音乐,成为了一种更加极致的艺术表达方式,氛围也变得紧张、严肃、不和谐。
随后,波普小号手Miles Davis领导九重奏开始录制著名的专辑《冷爵士的诞生》(Birth of the Cool)。
与有着大张力波普不同,冷爵士(Cool jazz又称“西海岸爵士”)的演奏方式变得内敛自省,曲调柔和优美。
这种音乐常常在咖啡馆中播放,因而得到了“咖啡馆爵士乐”的昵称。
冷爵士达到极致的同时,滑音颤音更为浓郁的硬波普(Hard Bop)出现了。
东海岸则偏爱热烈、戏剧化的Bebop音乐,并号召回到以即兴演奏和情感表现为基础的“主流爵士乐”道路上来。
波普爵士的出现,对爵士乐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之后来成为能与古典音乐比肩的音乐形式。
四、“美国的古典音乐”
追溯爵士乐的历史,它在卑微的阶层、场所开始生根发芽,从一开始的声名狼藉,默默无闻,到经过摇摆乐时代的大红大紫,逐渐演变成严肃的艺术音乐。
半个世纪的浮沉,让爵士乐深深印刻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成为“独一无二的国家瑰宝”,很多人也把它称为“美国的古典音乐”。
但古典与爵士的争论,却从没有停止。
1.客观的古典,主观的爵士
虽然人们对于古典乐的定义,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是从狭义还是广义上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古典乐大约从中世纪开始,在欧洲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音乐艺术创作。
古典乐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协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并逐渐成为一种专业的艺术创作,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古典乐注重规范,即兴演奏的发挥的空间极小。
相较于古典乐的客观、自持,爵士乐更有一种自娱、释放的气质。它试图在古典乐标准之外,用乐器表达自我。
对于演奏者而言,演奏古典乐更多是为了展现一种故事和情绪,演奏者和作品之间保持着恰当的距离;爵士乐的演奏,则是乐手充分地表达创造,无论是波普乐的热烈理性,还是冷爵士的柔和内敛,都是乐手自然而然的流露。
影片《爆裂鼓手》中的内曼在谢弗,渴望成为像巴蒂·瑞奇一样顶尖的爵士鼓手,但是他的老师弗莱彻极其严苛,甚至一些病态。
虽然是一个爵士乐团,但是乐团的表演都必须是照乐谱进行的,即兴根本不可能,乐谱化的爵士真的很难称之为真的爵士。
影片末尾,内曼反抗的即兴solo表演也达到了高潮,内曼和弗莱彻也在那一刻实现了音乐上的和解。
但需要看到的是,即兴并不意味着技术不重要。影片中的内曼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之后,才可能完成最后惊艳四座的solo。
抛开音乐角度,爵士与古典的对立,还涉及到种族矛盾。
正如《绿皮书》所表现的那样,在种族矛盾的美国,古典音乐往往是白人的音乐,钢琴家谢利则因肤色原因,而被劝说放弃古典音乐。
2.爵士&古典,同样追求创新
相较于流行音乐,爵士、古典的受众略显小众。
二者与流行音乐有完全不同的诉求,爵士和古典乐更在意音乐的突破与创新,而这往往表现为复杂的音乐形态。
爵士乐中复杂切分、高难solo等,完全和流行金曲的标准背道而驰。
古典音乐同样如此。
没有受过准专业音乐训练的听众很难在自由节奏的作品中寻找到共鸣。
流行音乐向着标准化、流水线化不断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娱乐需求的同时,必然不能兼顾少部分追求复杂、突破与创新的人群。
而这些人的音乐审美正好可以被古典乐和爵士乐所满足。
爵士乐发展到后期,融合爵士也在不断学习古典乐的一些演奏、创作方式。
在爵士发展初期1924年,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写给独奏钢琴及爵士乐团的乐曲《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这个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的曲目,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五、结语:生于自我,死于自我
20年代60年代,在冷战阴霾笼罩下,美国年轻人反叛情绪到达巅峰。
披头士乐队应运而生迅速走红,他们的音乐充满热情和力量,喊出了年轻人的不满和批判。摇滚乐大行其道,而同一时期更显先锋、自我的爵士乐颓势逐渐显现。
如果说1900真的是爵士的精神化身,那爵士的结局或许应该是——拒绝下船。
就像1900消失在大海上一样,爵士乐也渐渐隐匿在了那个时代。
但爵士乐并没有消失,无论是后来的融合爵士还是酸爵士(Acid jazz)等,爵士依旧在不断发展着,即兴依旧是爵士不变的精神,只不过没有从前那般耀眼罢了。
退守在酒吧的爵士,纵然不再辉煌,但依旧在默默低语,用不同的方式不停地进行着自我表达。
正如,电影《心灵奇旅》22对于爵士与生活的理解:
我只是表达自我而已,就像你弹爵士一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