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盖、收集印章成了当下很多年轻人旅游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今年新年伊始,南京地铁在大行宫站和珠江路站启动了“金陵印迹”集章活动,吸引了一众年轻“章友”们前来。这些年轻人纷纷表示:“真的,别去集章,因为一下就会上瘾!”
这几天,在南京地铁大行宫站2号口、珠江路地铁站3号口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方长桌边,来自全国各地的“章友”整齐列队,向彼此展示自己的“战利品”,有精美的印花小本,一章一个的卡包,还有专用来集章的奏折式长卷。
展开长卷,只见中山风雨、鸡鸣晚钟、雨花毓秀、大美莫愁等彩章倾泻而下,兼具美观收藏价值。
南京地铁此次推出10枚彩章,包含中山陵、鸡鸣寺、总统府、莫愁湖、牛首山、雨花台等十处南京景点。
其实,“集章游”早已不是新事物,但在资深“章友”徐莹的印象里,去年暑期,集章游才算真正火出圈。当时,江苏很多景区和目的地主动参与其中。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显眼包”之最,“方志江苏馆”内的江苏十三市文化地标章当仁不让。
“把一座城市最具有文化气息、最具特色的场景浓缩在一枚小小的印章中,我觉得很浪漫。虽然这些印章以及相关的文创周边纪念品在网上都可以买到,但是亲自去到那座城市那个景点,敲下印章,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现在景区的纸质门票少了,这种集章打卡的方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对‘实物感’的追求。”徐莹说。
“我记得2019年,颐和园推出了一本‘古风游园护照’,是将创意彩画和互动印章结合起来。护照,也就是集章本,现在全国各个景点大多采用了这种模式。”徐莹是在江苏工作生活的北京人,在她看来,不同城市的盖章文化也不尽相同。“在江苏,南京、苏州等地的景区、文博、科技馆等场所,大多是免费盖章,光南京,我就已经盖了100多个章了。重庆、山东、河南的线下集章活动也很多,氛围很好。但是对于一些景区内的自营小店,基本上要消费30元左右才可以盖章。文旅复苏,我预感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意小店加入到盖章的行列。”
“集章”发展到今天,不仅旅游景点、文博场所有,高铁站、机场也有,更有一些“隐藏款”印章需要爱好者们不断发掘。
梳理了一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的“集章游”,将一次旅行进行了浓缩和提炼。而当小小一方印章现身机场、火车站、地铁,则是将篆刻着城市历史的古建筑、风光、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面貌融合在了一起,让游客实现与景点、与城市、与城市历史的链接、抵达。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说,由此可见,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不仅仅是一个称号,它是活在这个城市的脉络、灵魂、血肉,其内涵非常丰富,面向非常多元,也因此传承至今。
(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编辑/赵梦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