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使用粪便当肥料已有5000年历史,欧美现在才“发现”其效益,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
没想到几位欧洲科学家近期发表研究称,人粪具有很高的氮肥价值,对环境污染也较小,被誉为城市矿产的重要来源。
这一研究结果立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中国人纷纷表示,这不就是我们古已有之的粪便浇灌技术吗?欧美何时才发现我们的农业智慧?
老祖宗的智慧: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粪肥,这项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可以说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使用粪肥的记载。一句俗语道出了它的重要性:“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武丁时期的卜辞中就提到“屎西单田”,意思是在西单田施粪肥。不仅如此,孔子的学生孟子和荀子的著作中也讲述了粪肥的应用。
粪肥的妙用,是古代农民通过观察发现的。野生动物经过的地方,植物长得格外繁茂,给家畜粪便施于田间,庄稼丰收。
经过长时间实践,农民掌握了肥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并将经验传承下去。
古代农民主要通过三种方法使用粪肥:首先是堆肥法,将粪便堆积发酵,腐殖分解后再施于田间。其次是直接与水混合后浇灌在田里的浇肥法。最后还有将粪便与秸秆、麦草等混合一起使用的混合施肥法。
这些方法都能将粪肥转化成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的优质有机肥,大大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许多古代农书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四民月令》等都系统总结了使用粪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宝贵的农业经验知识世代相传,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较而言,同时期的欧洲并没有广泛应用粪肥技术,直到现代化肥出现后,欧洲人才重新认识到粪肥的价值。
粪肥技术在古代中国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系统地记录在许多农书典籍中。而在同时期的欧洲,粪肥的应用并不普及。
直到工业革命后,化肥出现,欧洲人才重拾起这一古老智慧的价值。
时过境迁,粪肥仍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比化肥,天然的粪肥对土壤更有益,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结构,养分更丰富,用粪肥种出的农作物,更加天然健康。
一种珍贵的肥料被视为污物:欧洲人为何放弃粪肥的使用?
在没有化肥的古代,粪肥几乎是最主要的肥料来源。农村收集粪便制作粪肥是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相比之下,欧洲国家直到11-13世纪才开始应用粪肥,起步甚晚。后来随着19世纪化肥的出现和普及,欧洲国家逐步放弃了粪肥,最后基本停止使用。
欧洲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畜牧业的发达。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牧草生长,西欧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都是平原,所以畜牧业成了主要的农业形式。
放牧的牲畜粪便就直接肥田了,欧洲农民不需要另外去收集粪便。但中国主要是种植业,必须储存粪便制作粪肥。
在欧洲的文化观念里,粪便被视为污秽之物。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排泄行为被视为罪恶。所以粪便不可能被接受为农用肥料。
此外,中世纪欧洲城市卫生差,街道上粪便遍地,这种环境也不容易收集粪便制肥。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没有排泄物污秽的观念,农村粪池积存粪便制取方便。
随着城市化发展,19世纪欧洲形成了完备的下水道系统,粪便都排入下水道,不方便粪肥的获取。
但中国农村沿用粪池传统,积存粪便以便制取粪肥。这也是中国传统农法保留粪肥应用的原因之一。
最关键的原因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欧洲国家率先研制成功了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应用,解决了对粪肥的需求。
逐渐来到20世纪,化肥完全取代了欧洲的粪肥使用,也因此断绝了粪肥传统。相反,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一直保留了粪肥应用的传统,直到今日。
在饮食文化方面,欧洲人讲究生吃,担心粪肥残留导致食品污染。但中国的烹饪文化以火候煮熟为主,可以减少这方面顾虑。
欧洲国家在地理、文化习俗、卫生条件、农业发展路径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存在差异,导致其没有形成利用粪肥的传统,在工业化阶段彻底被化肥取代。
中国农民的粪肥应用之路:从经验积累到现代推广
古代中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粪肥对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的巨大价值。
他们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掌握了粪肥的配制方法,以及在田间的施用技术。这种经验在口口相传中不断积累和完善,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种植双季稻的区域,农民会在早稻收获后立即在地里散播腐熟的人畜粪便,然后翻耕均匀后种植晚稻,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晚稻。
在干旱地区,农民也懂得合理利用粪肥来增强土壤保湿性,确保作物获得充足水分。
山西晋中地区的农民会在秋季收获后,用牛粪和羊粪混合制成腐熟肥,翌年春季施于地头,然后播种小麦,可以提供持续的营养,使小麦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增强。
粪肥的使用还体现了农民过硬的经验知识。他们清楚不同动物的粪便性质,会按需求搭配使用。
兔粪含氮磷钾高,腐熟快,更适合作物的早期生长。鸡粪含钙、镁等微量元素丰富,可用于果树结果期。
此外,农民还掌握了腐熟粪肥的时间和方法,懂得配合草灰等助剂,以发挥粪肥肥效。中国农民对粪肥的运用展现出极高的智慧,这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缺乏经验,西方国家过去常常认为粪肥不卫生,用粪肥种植的农产品也不合格。直到最近,随着环境污染和肥料价格问题凸显,西方科学家才重新审视粪肥的价值。
中国农民的这种智慧正随着现代科技得到进一步发扬。研究表明合理施用粪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品质,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从而避免土壤退化。
一些高标准种植基地开始大规模应用粪肥配方肥,完全取代化肥。这种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深受国内外关注。
安徽凤阳的生态种植基地,他们运用现代化设备对鸡鸭粪进行深度腐熟处理,然后制成符合不同作物需求的精准配方肥,应用于蔬菜和水果生产。这不仅降低成本,也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有机标准,产品远销欧美,获得好评。
在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粪肥必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农民丰富的应用经验,加上现代科技手段,会使粪肥利用更加科学化和规模化。
粪肥的广泛应用也会大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造福社会。
如果能够发展粪肥产业,建立从粪肥收集到深加工的产业链,将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中国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必将取得更大进展。
笔者认为
粪肥利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但过度依赖任何一种肥料都存在问题。
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科技创新研发出更安全环保的肥料,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