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的得名应该有个缘由,马关县八寨镇是如何得名的呢?
八寨镇的八寨,是宋代阿雅土司的所在地。宋仁宗皇祐年间,广源州(今广西靖西德保一带)壮族首领侬存福、侬智高父子不堪交趾的奴役,希望纳土归附宋朝,愿为王民,宋统治者却拒不接受。后来,交趾袭攻广源州,把侬存福掳去并杀害,侬智高迁怒于宋王朝的见死不救,于是率领广源州之众,发动了规模较大的反对宋王朝的战争。《开化府志》记载,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宋朝廷派副枢密使狄青南征。寓居和尼地区的吴人龙海基为宋军向导,累著奇功,“命领其地,以地俗号‘些得是’‘雅得时’,因名‘阿雅’,即今府属八寨也。”
图源:马关县社科联
哈尼族有许多种自称,有哈尼、和尼、雅尼、西摩洛等。其中“些得时”的“些”应是“西摩洛”的“西”的近音异形字;“雅”即“雅尼”的“雅”字。“尼”在哈尼语中是指“人”。诸多自称中的第一个字都是“和”的意思,总的表示为“和人”,即后来的哈尼人。再说“些得时”和“雅得时”中的“得时”是汉语中的“都是”异形近音词。当时来自外地的官员与当地土著交流时,所听到的语音都是揣摩理解,用大致相近的汉字来代替。文山、马关方言中,“都”为副词时,读为“得(dē)”;“时”与“是”应该是近音异形字。“些得时”和“雅得时”用文山、马关方言来解释就是“都是和尼人”。
在文山、马关方言中,“阿雅”中的“阿”既读作“阿(ā)”,又读作“阿(ē)”,还读作“阿(à)”。“阿”是词的前缀,一般来讲没有实际意义。“阿(à)”是指示代词“那”的意思,当地人把“那边”说成“阿边”,“那家”说成“阿家”,“那些”,说成“阿些”……这样,用汉语解译“阿雅”就顺理成章了,即是“那些和人”。《明史稿》是清朝万斯同写的,如果他要采访的话,最远也只能到开化府采访,文山方言“那些和人”的说法就这样留在了他的史稿中。
龙海基寓居的地方是哈尼人聚居的元阳一带,后来的哈尼人不知龙海基是吴人,以为他就是哈尼人。龙海基虽然生活在哈尼族地区,生活习俗与哈尼族几近相同,但他骨子里还是来自吴地的汉人。同时,宋朝的官员还认为阿雅地区都是哈尼人,但他们不知道当时阿雅地区的主要民族是彝族。龙海基来到阿雅,虽然与当地的彝族融合,但仍保留他汉族的龙姓,只是为了稳定政权,便与当地彝族大户联合,与他们通婚,使其后代皆变成彝族。
当时阿雅土司分得了广阔的领地,《开化府志》记载:“时维摩、六诏、朵那、白谨耳、在小教化、王弄、安南、牛羊、新现等皆为所属”。但阿雅地区却是“古檄外极边之地”。“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檄外”就是皇帝征召或声讨不到的地方。
阿雅土司从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到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经历了26代,世袭了581年。龙氏第17代土司龙者宁,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配合明军平定云南有功,被朱元璋许其世袭。同时,朝廷为了削弱其势力,将其管辖地一分为三。一部在阿雅(今马关县八寨镇),一部在枯木(今文山市古木镇),一部在教化山(今文山市卧龙街道铜厂社区)。清道光《云南通志·土司志》记其长官为龙氏,九传至健能,元授阿僰万户府土官。又八传至者宁,明洪武十四年立为长官司长官。共辖三部,一在八寨(又名阿雅),一在枯木,一在教化山,合三部为一司,故曰三部长官司。
宋代一直叫阿雅长官司,到了明代分成三部以后,为什么不叫阿雅三部长官司,而要改称教化三部长官司呢?显然是以教化为主,总府就设在教化。虽然为三部,但实际上三部都归龙氏土司管辖。当时,龙海基虽然被封为阿雅领主,但仍是孤家寡人,为了让他顺利到任,宋朝廷派兵护送。派兵护送的更主要原因,是执行宋朝廷 “以民官治理,以兵宦镇压之,以诸峒财力养官军,以民丁备招集驱使。”的政策。
他们从元江(今玉溪市元江县)出发,到了阿迷(今红河州开远市),过泸江,再过那么果河,到现在的马关县八寨镇。选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起了阿雅土司府,地点在今八寨老城子山。
由于有军队的保护,土司府顺利建成,政权得到巩固。土司府有了自己的兵士,“以诸峒财力养官军”则难于承担重负,朝廷的兵就显得多余。同时,兵士思家心切,早想离去。但由于“檄外”距离中原甚远,跟朝廷早已失去联系。为了生存,兵士们只好在兵营附近建房居住,娶妻安家。为了谋生,除了开荒种地之外,还开起了商铺。由于是兵士落脚地方开起的商铺,人们便把那些商铺叫作兵足铺。外地人听说之后,也陆续迁来,逐渐形成一个大的村落。人们便以商铺名代替村名,叫作兵足铺。
由于龙者宁承袭教化三部长官司职,“檄内”的官员、军人、文人们也相互往来,增进了文化交流。有点文化的官绅们认为地名“兵足铺”只局限于当年留守的兵士,现在士农工商,一应俱全,应该改一个新名。于是从“兵足”来思考,“兵”的下部分不就是“八”字吗?就叫“八寨”吧!“八”字既保留了“兵”的起源,又代表当前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员。
八寨之名,就这样传开了,成为马关县的第一大镇。八寨名的由来,虽然没有被官方收集在志、记录在册,但却保留在老一辈彝族人民的记忆之中。
后续将有更多精彩
请持续关注我们
带给你不知道的文山
作者:张行炎
来源:文山日报
编辑: 吴小梅
二审:李 敏
终审:刘 飞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也尊重原创,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原刊载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