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对于企业而言,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行业而言,是规范秩序、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无论站位于企业自身还是行业未来,标准都是适应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70年的风雨,见证了劲牌公司从小到大到强的发展之路,也见证了劲牌公司坚守以品质为核心的初心,更见证了劲牌公司在健康赛道的重要地位。而推动劲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包括“标准”。据了解,劲牌从2000年就开始勇攀“标准”高地,迄今已拥有各类标准6300余项,这是劲牌的高品质发展密码。
1
执行国标是底线,
高于国标是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多年来坚持“按做药的标准做酒”的劲牌公司,无论是酒业还是中药业,都希望通过制定严格的高标准,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创新和引领式发展。
从药业来看,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持正堂”)。在湖北省自主起草的128个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中,持正堂就承担了其中的79个。
从酒业来看,2005年,在保健酒生产正式纳入国家GMP认证不久,劲牌公司已先一步严格按照GMP各项要求,投资建成了全国保健酒行业第一个高标准的生产基地。
目前,参照国家药品管理规范,劲牌公司已建立起6300余项标准,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覆盖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等全供应链,其中有95项指标严于国家标准要求。
对一个企业来说,标准是不是越多越好?是不是越高越好?劲牌的回答是:标准没有多和少。执行国标是底线,高于国标是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对于劲酒、毛铺草本酒的品质管控,我们都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甲醇、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远低于国标要求。”劲牌公司质量部部长宗绚丽介绍,例如甲醇含量,劲牌内控标准仅为国家限量值的14%,因此从未发生检验不合格现象。如早在2010年时,劲牌就已围绕塑料制品管控出台标准:小到酒瓶盖子、密封垫圈,大到酒体周转容器、塑料薄膜等,都必须做塑化剂迁移和含量检测。
严格的内控标准,贯穿全流程。 宗绚丽介绍,以产品管控体系为例,劲牌建立关键点控制标准,实现有标可依、对标自查、执标必严。其中,清香型原酒从原辅料到蒸馏生产全过程共计71项工艺标准,酒体勾调过程共有98项技术标准,产品包装则明确369项技术标准。一瓶劲酒,就有1690项标准。
劲牌还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设计、改进工艺等措施,实现了包装设计标准化、通用化、减量化,同时,酒糟、污泥等废弃物转化为饲料、有机肥等农产品,废纸、废玻璃等实现回收,污水排放内控指标严于国家标准。
6300余项标准,让劲牌的产品质量有了铜墙铁壁。劲牌还牵头起草保健酒、保健酒生产卫生规范、小曲固态法白酒等2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标准制定者,并摘得全国质量奖。
2
劲牌公司牵头,苦荞酒有了行业标准
12月底,行业又一重磅标准出台——中国苦荞酒行业标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正是由劲牌主导参与制定。
2013年,劲牌推出毛铺苦荞酒,成为酒界“明星”。随之而来的大量“模仿者”,让苦荞酒一时间鱼龙混杂,消费者真假难辨。据湖北酒类流通行业协会调研,高峰时期,全国有近200个苦荞酒品牌,仅湖北就有40多个。因此,劲牌下决心为苦荞酒“立规”。
劲牌质量部标准化经理陈丽介绍,2018年,劲牌率先提出苦荞酒行业标准的立项计划,并于2019年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立项答辩。此后,劲牌配合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各地收集的苦荞酒样品展开检验方法比对和指标调研。2020年10月,苦荞酒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会在劲牌召开,相关专家和全国知名酒企参与,群策群力为苦荞酒行业标准支招。
在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劲牌和多家酒企开展了技术调研、标准起草、研讨评审和社会意见征集等,苦荞酒行业标准日渐清晰。历经5年努力,这一标准最终出炉,并将引领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劲牌公司眼下正在推进草本白酒品类标准的制定。可以看到,劲牌公司对标先进,用标准说话,努力做到“好而不同”,未来将加速推动酒业和药业更好地“走出去”,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