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回眸文史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袁钧瑛是上海的高考状元,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
大学期间,国家出资留美深造,谁曾想,袁钧瑛学有所成却不愿回国,还把国籍给换了!
如今,65岁的袁钧瑛已步入晚年,她最大的愿望却是能够落叶归根。
那她当年为何要更换国籍?我国会同意她回国的请求吗?
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秘密?
上海首个高考状元到哈弗终身教授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全中国,上海工厂里一位年轻的女工人十分激动,她飞快地跑回家,一边跑一边哭,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呐喊:“我要考大学!”
这个人就是袁钧瑛。
出身于书香世家的袁钧瑛,自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平时没有放弃读书的她,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
最终,袁钧瑛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她坚持深造,而后又成为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就这样,优秀的她被保送出国了,她的研究事业也就此发展。
2005年,袁钧瑛首次发现调控线虫细胞凋亡的基因,并在哺乳动物身上进行验证,发现同样适用,定义类necropotosis这一细胞死亡模式。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细胞是如何死亡的。
这个发现为世界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奠定了研究基础,同时也让人类对自己的丛生到死都有所了解,可谓是人类生物史上前进的一大步!
2008年,袁钧瑛发表的文章,首次阐述了程序性坏死的调控基因,证实基因组中有很多基因对细胞程序性坏死都有调控作用。
2017年,她又发表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SPATA2蛋白在调控细胞死亡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发现足以奠定袁钧瑛在细胞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
然而,她的优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
天之骄女,仍在逆境中坚持学习
袁钧瑛出生在一个顶级的书香世家,她的外祖父李青崖是法国文学翻译家,祖父袁开机是有机化学家,父母皆为上海医科大学的教授,而伯父袁承业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自然对读书的氛围,耳濡目染,所以袁钧瑛从小就爱好读书。
如果说袁钧瑛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那她的少年时期可谓是颠沛流离。
在那个动荡的十年期间,知识分子往往是被人看不起的,袁钧瑛这种家庭自然不例外。
家中长辈接连丢失工作,家境一落千丈。
在袁钧瑛10岁那年,父亲和爷爷相继去世,家里的住房被收回,她和他的母亲自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对于她的母亲来说,虽然家庭条件大不如前,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家里的长辈一直支持袁钧瑛学习。
也许天生带有学霸的基因,袁钧瑛的成绩非常优秀,尤其是在理科方面。
可能是因为父亲和爷爷的去世,让她对医学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切如袁钧瑛所愿,她在幻想着自己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
然而,命运却和袁钧瑛再次开起了玩笑……
高考取消了,不仅如此,她还被下放到工厂里,进行改造。
虽然深处逆境,但家里人依旧支持她,许是这种力量,让袁钧瑛在工作间隙下也能不停地学习。
终于,1977年高考恢复了,这次命运之神眷顾了她,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最终,袁钧瑛在第一届高考中成功夺冠,成为上海第一个状元,如愿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学专业。
毕业之后,袁钧瑛决定继续进修,她又考入了上海医科大学继续学习生物化学专业。
虽然,这些年的课程让她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实践的条件。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让袁钧瑛犯了难。
在她为这个问题感到苦恼时,一个机会却悄然而至。
抓住机会赴美留学,承诺学成回馈祖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想要发展现代化,但经过那段岁月,国内并没有多少人才。
于是国家出资选派公费留学生,送到欧美等国家进行深造,学习科学技术,回来之后投身国内科研,或者教育事业。
但公费留学,名额有限,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袁钧瑛脱颖而出!她被选派到哈弗大学进行学习。
面对即将离开的祖国,她心中感慨万千,离别时在飞机前许下承诺:
“我宣誓,我将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出国在外,我将努力学习,不贪图享受,回国之后,我将用我毕生所学来报效国家,回馈人民。”
谁能想到,曾经的豪言壮语,如今变成了炮灰。
此后的数十年,袁钧瑛再也没有回到祖国!
哈弗大学是一所顶尖学校,袁钧瑛来到这里,可谓是如鱼得水。
让她更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导师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罗伯特教授。
这位在“细胞死亡”领域研究了十几年的老教授绝对是权威级别的存在,后来还获得过诺贝尔奖。
这让袁钧瑛的脸上乐开了花。
罗伯特十分看中袁钧瑛,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本事都倾囊相授,把袁钧瑛培养成自己的得意门生!
可以说,袁钧瑛没有辜负罗伯特的厚望,她成功了。
与此同时,很多当年和她一同赴美深造的同学都回国了,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建设当中,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放弃回国。
“到底要不要回去?”成了袁钧瑛心里的一道难题。
袁钧瑛的家人们都十分爱国,而且袁家家风严谨,爱国教育更是每个袁家孩子的必修课。
袁家人认为袁钧瑛肯定会回来。
然而,令家人没想到的是,袁钧瑛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
作为一个学历超前的学霸,在宣布不回国时,引起一片哗然。
大家都不明白她这是为什么,怎么能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事儿。
当时的她,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美国方面,麻省理工给了她极具“诱惑”的条件:聘请她做终身教授,并且全力配合她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
第二是,她的研究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一旦回国,国内根本没有支撑她研究的条件和环境。这项研究对袁钧瑛来说就只能放弃。
或许,当时的袁钧瑛也有许多的无奈与无助吧,家国与理想,对她而言都是不可舍弃的东西。
她最终还是选择留在麻省理工做教授,但成为麻省理工的教授是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入美国国籍。
就这样,袁钧瑛移民美国,拿到了美国绿卡,如愿成为了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
这件事算是彻底背叛了生养她的祖国,为此,袁钧瑛遭到了无数侮辱与谩骂!
就在所有人认为袁钧瑛在国外过得春风得意,不愿回国的时候,她的做法再次令众人大跌眼镜!
终有成就,心念祖国,落叶归根
2006年,袁钧瑛正式担任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六年后,她还参与组建了国内生物化学研究中心。
袁钧瑛一系列的操作引起了众人的激烈讨论,人们开始好奇,袁钧瑛为何将工作中心逐渐向国内转移,难道她打算回国发展?
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丈夫——俞强。
俞强和袁钧瑛在复旦大学相识,又一起远赴美国,毕业之后的两人一同选择留美任教。
并且两人研究的领域都是生物学,在外人看来,两人就是神仙眷侣!
但,2002年,俞强决心要回国发展,当时两人的孩子需要照顾,袁钧瑛经常在中美两国来回穿梭。
那时的袁钧瑛,忙得可谓是脚不沾地。
在袁钧瑛的带领下,她的团队为中国的现代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实在细胞坏死领域,使解决癌症坏死这个难题的发展上,迈出了一大步。
2017年,由于户籍依旧是美国国籍,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有人指责她将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美国,年老体弱了才想起回国养老。
也有人称赞她身在曹营心在汉,在美国的那些年,终于功成名就后回报祖国。
不得不说,袁钧瑛的一生都伴随着争议。
总结
对于充满争议的袁钧瑛,很难给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虽然她是美国人,但她的种种行为,依然是心系祖国的。虽然当时的她不愿回国,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她或许不能获得如此成就!
袁钧瑛有她自己的选择,也有她自己的考虑。
如今的袁钧瑛,倾尽自己毕生所学来培养中国的优秀人才,也是为了弥补当年没能回到祖国的遗憾和愧疚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