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不少人都颇为欣赏旧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他们大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日本条约型重巡洋舰堪称同时代各国重巡中“最强大的存在”。怎么说呢?虽然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很多,但他们或许只看到了日本重巡在综合战力方面的强大,却忽略了很多与战斗力同等重要的地方。在抛开传统的诸如主炮射程、最大航速、装甲厚度等单纯的数据对比后,我们不妨来看看日本重巡身上的一些“非显性缺陷”。
在谈及旧日本海军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时,或许我们可以先将其拆解成两个部分,即条约型和巡洋舰。对于限制各国展开海军军备竞赛的条约,尤其是“人为创造”出重巡洋舰这一舰种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历史上曾有这样一种观点——巡洋舰的客观发展之路遭到了人为扭曲,故而诞生出了重巡洋舰这种“不自然的舰种”。让我们先将时间拨回到上世纪初期,无畏舰是战列舰演变之路上的革命性产物,也是军事需求和造舰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其意味着各类前无畏舰已经过时,后者必将遭到淘汰。与之类似,战列巡洋舰的诞生则宣告了装甲巡洋舰开始走向末路。顺带一提,当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诞生时,也曾有人预言过“战列巡洋舰将逐步被高速战列舰所淘汰”,战列舰的后续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说回巡洋舰,装甲巡洋舰之所以被战列巡洋舰所取代,乃至逐步从各国海军装备序列中被“扫地出门”,不仅仅是因为前者的综合战力无法与后者相比。从本质上来说,这是装甲巡洋舰的效费比远低于战列巡洋舰所致。在编入战列线并与战列舰共同担任火力输出主力的情况下,战巡的威力和防护,显然比装甲巡洋舰更强;在脱离战列线单独执行任务,如猎杀敌方巡洋舰时,战巡基本可让装甲巡洋舰毫无还手之力。在福克兰海战中“跑也跑不掉,打又打不过”,最后被英国战巡送入海底的2艘德国装甲巡洋舰的命运,已然证明了这一点,这些都说明战列巡洋舰有着远比装甲巡洋舰更高的作战效能。
而在造价和日常使用方面,战列巡洋舰虽比同时期的装甲巡洋舰贵出去了约40%,但仍比无畏舰明显低了一个量级。在这种情况下,战巡还有着足以碾压装甲巡洋舰的战斗效能,即多花的40%的造价能换来“装甲巡洋舰被单方面完虐”的效果,在效费比上确实是划得来的,于是装甲巡洋舰被取代和淘汰就成了一种必然。
不过,装甲巡洋舰虽然被扫进了历史垃圾箱,但由侦察巡洋舰发展而来的轻巡洋舰却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安装有可抵御雷击舰4寸口径主炮的侧舷装甲;最大航速接近乃至与雷击舰持平;搭载有口径、射速和射程均较为平衡,且可有效打击雷击舰的6寸主炮;自带一定的雷击能力;适航性和远洋航行能力都不错;价格较为便宜、适于大量建造所带来的高效费比……这些性能特点和优势,都使得轻巡洋舰成为了条约出现前的“多面手”式舰种。这一时期的轻巡洋舰在战斗对象方面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对抗敌方同级别轻巡和击败敌方雷击舰。
由此可见,在无条约时代,海军强国作战类舰艇的装备体系大约可粗略分为3层,即“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轻巡洋舰-雷击舰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驱逐舰”。相信当时没有人会认为,在开发一款轻巡洋舰时,应该赋予其对抗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的任务。但当时间进入条约时代,且又遇上日本这么个“贪心”到极致的国家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条约时代的重巡洋舰之所以畸形且尴尬,依然与效费比有关。一些早期和中期诞生的条约型重巡洋舰,其舰体设计、尤其是装甲防护基本与轻巡洋舰毫无二致,不仅无法在正常交战距离内抵御敌方重巡洋舰8英寸口径主炮的打击,甚至都能被敌方轻巡洋舰的6英寸口径主炮洞穿。而且,条约型重巡的8英寸主炮虽然在射程和威力方面,强于条约型轻巡的6英寸主炮,但轻巡的一大优势在于更高的主炮射速。故在单位时间的火力投射量方面,轻巡的优势颇为明显。也就是说,如果轻巡能把重巡拉到6英寸主炮的有效射程内,那二者对轰的结果究竟是谁胜谁负,还真不太好预测。
而条约型重巡的效费比问题就出现了,你让它去单挑战列和战巡吧,那基本就是送人头;但你说条约型重巡就能碾压条约型轻巡吗?这又是个不一定的事情。所以说条约型重巡是个很尴尬且畸形的产物。说到这肯定就有人会出来反驳:要是条约型重巡这么没用,那当年的各海军强国为啥还要努力发展这种军舰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军备竞赛逼的,没办法。在军备竞赛的大背景下,不计成本的“你有我也得有”的武器装备发展思维和需求,会在相当程度上压过一款装备的“存在合理性和效费比”,即军备竞赛和条约的出现,让条约型重巡这种“不合理的产物”变得“合理化”了。
在日本这里,条约型重巡的发展更是步上了“走火入魔”之路。从某种角度来说,重巡在旧日本海军这里几乎就是个“全能舰”。在面对驱逐舰时,日本重巡普遍有着35节的高航速,几乎能撵在诸多同时期驱逐舰的后面追着打;在面对重巡和轻巡时,日本重巡以普遍多达10门的8英寸主炮手握火力优势;即便是遇到了战列和战巡,日本重巡也能以高航速搭配93“长矛”鱼雷,抢占雷击阵位与之一战。“上雷战列,下抽驱逐”,这就是日本重巡的一大特征。凶悍的火力、优越的航速,再加上旧日本海军以“月月火水木金金”的疯狂训练所打造出来的高素质舰员,也难怪不少人会认为日本的条约型重巡乃是当世“最强”。
好吧,这种看法并非是错的,但关于日本条约重巡是否配得上“最强”二字,争议的地方就来了。既然是“上雷战列,下抽驱逐”,那说明旧日本海军对重巡攻击力方面的追求乃是“既要、又要、还要、都要”。于是乎,即便日本重巡普遍谎报排水量,往往可比条约限制的万吨级排水量再高出30%,但其也不敢过分明目张胆地提高排水量。因此在战舰设计阶段,不论是“造舰之神”平贺让,还是“造舰鬼才”藤本喜久雄,都还是要面对条约对排水量这一绕不过去的直接限制。
而在“贪心到极端”的旧日本海军“既要、又要、还要、都要”的要求下,看似武备强大且航速优秀的日本重巡,其实早就埋下了各类隐患和缺陷,只不过这些都被疯狂追求战斗力的旧日本海军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举例来说,在雷达技术尚不成熟的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为了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日本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舰桥普遍高于其他海军强国的同类型战舰,毕竟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以“妙高”级、“高雄”级和“最上”级为代表的5炮塔10炮重巡,在武备方面占用了大量吨位。再加上旧日本海军对重巡的最大航速要求极高,故这些巡洋舰的长宽比都较大,宛如日本刀一般纤细的舰体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航行阻力。
于是问题就来了,5座沉重的炮塔+高大的上部建筑必然会“拔高”军舰重心,降低船体初稳心。再加上舰体宽度相对不足,军舰高速转弯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或是全部主炮塔向一侧齐射产生的后坐力,都会让舰体出现不可避免的大幅度横摇。这些会造成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即主炮射击散布较大。
从战前的旧日本海军重巡射击训练结果来看,在1.3万米~1.8万米的距离上,最老的4艘“古鹰”级巡洋舰反而是主炮平均散布最小的,齐射时的纵向散布范围在180米之内,毕竟“古鹰”级的设计还不算激进,没有过度追求重武备+高航速。而在“妙高”级这里,主炮齐射散布就来到了330米左右,“高雄”级更是达到了400米之多,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条约型重巡。也就是说,别看“妙高”级和“高雄”级都是10炮重巡,比“古鹰”级多了足足4门主炮,但远距离炮战方面,前两者的火力打击有效性还真不一定比后者强。
“百发百中之一炮,可敌百发一中之百炮”,这话可是日本人自己说的。就是曾在对马海战中,击败俄国海军的那位旧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所以说,这种不惜代价地堆砌重武备、高耸的舰桥和瘦削的舰体,进而对主炮散布带来的恶性影响,乃是“妙高”、“高雄”和“最上”这三款日本重巡的一大弊病。
不仅如此,旧日本海军的诸多军舰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忽视舰员居住舒适性。没办法,在条约限制下的有限吨位内,各类武器装备占据了大量重量和空间;而在日本国产锅炉的输出功率比欧美产品略低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更高的航速,那就只能选择多装锅炉,动力舱自然也要吃掉舰内极大的一块空间。再加上必不可少的燃料舱和弹药库,真正留给舰员居住和携带生活物资的舱室空间就很是紧巴巴了。
不夸张地说,日本条约重巡的舰员单位居住面积,基本是当年各海军强国中最小的,床铺尺寸往往只有1.6米长、0.9米宽,一些舰员无法躺平伸直腿,甚至连翻身都困难,因为稍一翻身就可能从床上滚下来。与之相比,以生活条件恶劣而著称的二战时期德国海军U艇的铺位,好歹都有1.8米长、1米宽,这日本重巡的舰员床铺睡起来简直比潜艇还难受。
以为床小就完了吗?这刚哪到哪啊。旧日本海军极度追求重巡的高航速性能,故在主机的输出功率分配一事上,日本重巡在航行方面获得主机输出功率分配之比,往往要比其他国家的条约型重巡高不少。这么一来,战舰倒是跑得快了,但主机输出功率对舰内供电方面的分配,就显得很紧张了。
炮塔转动需要用电,从弹药库往炮塔送炮弹时使用的扬弹机需要用电,舰内舱室照明需要用电,为全舰800名左右的舰员做饭和烧水也需要用电,这些都是不能打折扣的地方。而为了保证高航速并优先供给这些“用电大户”,主机输出功率就要避免被分配到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人员居住舒适性就又被牺牲了。
需要用电力带动的舱室换气扇?不好意思,在日本重巡这里,那是能不装就不装,能少装就少装。你说舰内空气浑浊?少废话,忍着……至于在瓜岛等夏季炎热的太平洋低纬度海域中,美国和英国战舰往往可通过加装空调来保证舰内舒适度,但在日本重巡这里嘛……装空调?做什么梦呢?哪有那么多富裕的电力让你们这么挥霍?即便是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夜间,日本巡洋舰的人员居住舱温度也普遍可达35摄氏度,条件更恶劣的驱逐舰居住舱甚至可达38摄氏度。什么?你说屋里太热你死活都睡不着?还是那句话,忍着吧……即便是能住单人间的舰长,充其量也只能打开舷窗通通风。而这种恶劣的居住环境,自然会对人员的士气、体能和战斗力带来负面影响。
至于说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隐藏缺陷,那就是日本重巡的改造升级潜力太低,而这一点同样与旧日本海军在舰体上疯狂堆砌武备有关。在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彻底改写了海战的形态,让战场从二维变为三维,以往被不少国家所忽视的海上防空作战,瞬间被提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和地位上。对于很多在战前设计并建造出来的舰艇来说,为了适应游戏规则的变化,其就只能返厂加装各类高射武器。在二战中大出风头的“博福斯”40毫米口径高炮和“厄利孔”20毫米口径高炮,有很多都是在战时才被紧急加装到盟军战舰的身上。
但在日本重巡这里,麻烦就来了。本来日本国产中小口径高射炮的整体性能,就比美英等国差一些,更没有美国VT引信这样的大杀器。更恶心的地方在于,片面追求战斗力的日本重巡,普遍已在有限的排水量和舰体尺寸内,将军舰的各类空间和吨位利用到了极限,故在需要加装各类高射武器时,往往很难找到足够的地方来安装它们。即便是船厂以“绞尽脑汁”和“见缝插针”的方式,为这些军舰装了部分高射炮,日本重巡的防空火力密度和防空类弹药投射量,依然要比同时期的美英巡洋舰差一截。
不仅如此,对于本就有着重心偏高、船体初稳心较低这一缺陷的日本重巡来说,在船体上部装的高射炮越多,全舰重心也就越高,初稳心就更低了,会进一步加剧横摇幅度。所以说,在初始设计就颇为极端的情况下,后续的改进升级只能走进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这么一看,日本条约重巡还有那么强吗?还配顶起所谓的“最强”光环吗?畸形的舰种+贪心到疯狂的设计理念,让日本重巡和日本刀一样,既锋利无比却又脆弱易断。“最强”二字,实在是有些配不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