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山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嵌入式研发部的朱青山,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大山”,形象又贴切。他踏实稳重、朴实敬业,是拨云见日的良师,亦是并肩战斗的伙伴,作为国内鲜少能够同时熟练掌握PCIe及SOC架构的技术人才,几乎每一款飞腾CPU背后都离不开他的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从湘西大山中走出的湖南汉子,朱青山身上有着湖南人特有的“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的精神。
2014年,研究生毕业不久,踌躇满志的朱青山在同门师兄的引荐下加入了全新诞生的飞腾,顺应时代的浪潮,共同投入国家亟需的自主核心CPU研发工作。
“你验完了没有?”
“芯片还存不存在bug?”
这两个让研发人员瞬间崩溃的问题,几乎是当时的研发团队每天都要直面的“灵魂拷问”。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对团队验证平台搭建能力的考验。在过往的工作中,负责各模块开发的小组需要各自开发相应的验证环境对其模块进行验证,这项工作耗费了研发团队大量的时间精力。软件开发出身的朱青山仅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为部门搭建了一个完整的部件级验证环境。全新的验证工具能够实现自动化设计验证,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哪怕是新员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手使用,对于提高CPU产品的验证质量和验证效率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验证工具也应用在了部门后续 CPU 的开发中,沿用至今。这项亮眼的工作让朱青山从年轻的研发队伍中脱颖而出,从I/O组常规的验证工作启航,逐步参与到更具挑战的其他核心功能开发工作中。
近现代文人王开林曾说过,湖南人刀刚火辣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他们特立独行,具有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坚强不磨的志节,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FT-2000A/2嵌入式CPU项目时,千兆以太网调了很久都没能正常工作,迟迟无法定位问题,并且硅前验证的驱动开发人员也碰巧离职,这个模块便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大家几乎已经要放弃了。
就在这项工作停摆之时,领导想到了“不走寻常路”的朱青山。
“当时我还是第一次接触以太网,对于以太网完全停留在用来上网这个概念,如何工作一无所知。”由于项目时间的急迫性,从未接触过以太网设计的朱青山从头开始学习设计文档、协议手册。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整个驱动是怎么工作的?驱动是不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出于对以太网驱动工作方式的好奇,也出于解决问题的急迫性,朱青山暗下苦功,把以太网的驱动“死磕”了一遍,在对驱动有了一番了解的情况下,朱青山又敏锐地发现设备树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软件上使用不当的问题,把软件也“死磕”了一遍。
就是这样的死磕,朱青山仅仅花了1个月的时间,调通了困扰部门所有人的以太网控制器,顺利推进了项目。
“超越自我,超越环境限制,找到突破口和希望。” 这就是科研精神,是朱青山在研发工作中不断探索钻研的方向指导。
在X100套片项目中采用从未使用的全新架构和USB、SATA、DC、DP、GPU、serdes复用等多项从未使用过的新技术,朱青山带领SOC组和高速组成员反复读协议规范和标准,经常凌晨还在办公室跑激励、分析bug;在复杂度高、任务重的E2000嵌入式CPU项目中带领项目组驻扎海南集中封闭2个多月,累计完成了3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60天10次系统理论培训,400多项任务……
面对一些从未遇过的难题,朱青山从未想过退缩,而是当作一次次历练。在他的理解里,这段宝贵的经历帮助他“站在战略的层面思考问题,通过丰富的实战经验,去提升思考的敏锐度和深度。”
凭借着自我超越的攀登者精神和坚韧顽强、恪尽职守的品格,朱青山获得了“2018年优秀员工”“2019突出贡献奖”“IPD流程体系建设先进个人”“长沙市制造业紧缺急需人才类别二类人才奖”等多项荣誉,参与研制的近10款CPU芯片正保障着国家信息安全和千行百业安全运转,支撑着数以千亿计的数字经济产业。
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朱青山这一路不停地追问,亦在不停地用实际行动给出回答,虽然面对的困难各有不同,最终解决方案大多离不开“勤而行之,自我超越”这八个字。这些可贵的品格赋予了每一颗CPU“高光时刻”,也让他在无法预测的未来道路上,持久地享受探索与收获的美好。
来 源: 天津高新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