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丰村变了。
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河镇28个村(居)中,同丰村长期垫底。但2021年以来镇里的历次综合考核,同丰村都跻身第一方阵。
变化来自“第一书记”的帮促。
2021年4月,盐城市委向全市35个经济薄弱村派出富民强村帮促工作队。3年来,这批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发生了巨变,同丰就是其中之一。
同丰村新型社区
“锅底洼”
三县交界、远离镇区、长期垫底,最初听到这些时,何永红还没有“概念”。
作为派驻同丰村的“第一书记”,出身农村的他,对经济薄弱村的模样,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
第一次来到村部,他的心凉了一大截。
6间平房,用村组干部的话说“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白天漏光”。一间仓库帘子一拉,隔出一半,就是会议室。村部不通自来水,厕所还是旱厕。
“大脑一片空白”,何永红一时茫然,不知从哪做起。
同丰村在海河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是一个纯农业村,一半以上人口外出务工。2020年,村集体收入勉强达到18万元,脱了贫。
在海河,同丰是典型的“锅底洼”。全村至今还有近千亩低洼地,只能种植一季作物。
同样“洼”的,还有村组干部的心态,“村里都这样了,干不干没什么两样,干脆躺平。”
冷静下来,何永红开始思考,好村子还要帮促?自己带着情怀来,不能还没开始就投降。
从此,村里多了一个“新同丰人”。
花了三个月时间,何永红在村里做调研,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什么,同丰的明天在哪里?
一户户村民走访,一个个干部谈心。起初,大家并不怎么接纳这个“第一书记”,嘴上喊“何书记”,但背后又议论“不就是来镀个金的?”
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何永红用真心真诚敲开村民心扉,逐步摸清了村情民情。
吃住在镇上,工作在村里,单程21.5公里,一天两个来回,镇上配发的电动车根本撑不下来,只能自己开车。
三个月后,何永红捧出一份同丰村三年发展规划。
党员活动日,读完这份“规划”,党员们议论开了,“三年?何书记开玩笑呢!”
难怪大家质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解决出行难题、发展集体经济、助力村民增收……干成哪一样都不容易。
关键看行动。这份规划书,成了“第一书记”何永红对村民的承诺书。
啃硬骨头
清理机动地和核实大户流转土地面积,同丰开了射阳先河。
在各地,村集体都有一定数量的机动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流失了,肥了少数人。何永红顶住压力,在村“两委”支持下,大刀阔斧全面清理集体机动地。
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但何永红坚持,“出于公心,我谁也不怕!”结果,村里清理出机动地160多亩,每年增加村集体发包收益超过10万元。
与此同时,何永红启动对大户流转承包地的核查。不查不知道,全村竟核查渗溢出1000多亩。如今,此项每年为村集体增加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近20万元。
村里有处100亩的塘口,过去一直以极低的价格长期外包,承包者转手高价包出,租期20年。
何永红与村“两委”商定,提前终止合作协议,上渔光互补项目。提前解约,难度和阻力超乎想象,何永红紧盯不放,经过数十次磋商谈判,终于收回塘口。
此后,他在各部门间奔波争取,去年8月2日,拿到了全部审批备案手续。去年10月14日,由射阳国投集团投资2600万元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落地,合作期限20年,村集体每年保底收益12万元,还可安排两名低收入村民就业。
何永红多方争取资金250万元,在村部原址上新建了77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村里服务有了阵地,凝聚了民心,提振了信心。过去村部晚上黑灯瞎火,现在路灯亮堂堂,很多村民爱聚过来跳广场舞。
村中心路,多年失修,破败不堪,何永红力排众议争取到200多万元省县专项资金,新建了1.6公里水泥路及桥梁。他发动乡贤和村民捐资,加上村集体自筹,新修了4条总长4.7公里的生产出行路,解决了困扰村民的难题,形成了全村“三纵三横”路网。
为帮助村民增收,何永红争取后方单位支持,在市直教育系统开展消费帮促活动,3年共采购农产品550万元。其间,因胆结石、肾结石住院手术,他仍坚持每天连线对接,出院后第二天就返回村里。
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村子的面貌一天天发生变化,村民们对这位“第一书记”刮目相看。走在村里,喊何永红吃饭的村民越来越多。
留住未来
三年来,同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20年的18万元,逐年增长到30万元、43万元和60万元。如今,同丰村每年稳定的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
帮促成效明显,但同丰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何永红驻村第一天就开始思考的。
何永红(左一)入户走访群众
把农民从自家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既有土地收益,又有务工收入。何永红在村里推行集体农场。
2021年盛夏,他和村组干部一起,连续20多天上门宣传,签了100多份合同,流转村民承包地500多亩,发展集体农场。如今,集体农场管理规范基本成熟,村集体每年也可增加一笔经营性收益。
同丰村过去多年以稻麦两季为主。何永红带领党员干部推广“半亩田”增收计划,发动村民在家前屋后种植菊花等经济作物。
免费发苗、免费技术辅导、义务助销……一项项措施增加了村民收入,也暖了大家的心。
“我家旁边的几分地,以前一年能有百十块收入就不错了。跟着村里种植菊花,一年就收入将近5000块!”74岁的村民吴有成很开心。
“第一书记”是有任期的,之后怎么办?
同丰村“两委”班子10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3岁。何永红深入接触发现,大家都想干事,这就是战斗力。
头雁引领群雁飞。何永红和村党总支书记陈岭密切配合,处处带头,激发起众人的积极性。
开始推行“半亩田”增收计划时,村“两委”班子主动带头种植菊花。一个带一群,很快到了秋天,家前屋后菊花飘香的人家一年比一年多。
同丰村维稳专干杨双喜记得,他对接的村民小组,第一年跟他种菊花的只有5户,去年已有20多户。“很多人尝到菊花种植的甜头,村里的矛盾纠纷也少了。”
村干部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去年菊花收购时节,村里设代收点,村干部们轮流排班,义务劳动,统一收购村民的菊花,再送到洋马等地销售。前后三个月,没人叫一声苦和累。
陈岭说,三年帮促,不仅村里面貌变化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对未来有信心,看到了希望!”
在同丰的日子,何永红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吃尽了万般辛苦。他说,“回头看看,能够在村里留下一抹印记,为乡亲们做一点实事,值。”(江汉超 杨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