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崇尚“棍棒教育”,妈妈崇尚讲道理,谁带的孩子更好?
家里面有两个孩子,女儿比儿子大十岁,凑了一个“好”字。
我自认是个“爱讲大道理”的家长,和我那急脾气的爱人不一样,爱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嗯…怎么不算呢,女儿小时候见了他,像是老鼠见了猫。而我喜欢在女儿犯错后,在晚上哄她睡觉时,一遍遍地讲大道理,女儿乖巧地嗯嗯应着,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
但这套教育方式在儿子身上似乎行不通了。
儿子小时候可爱,现在稍微大了点就爱顶嘴,指使他做点什么,十次有八次要犟嘴,有跟他掰扯的时间,我自己都把活干完了,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让我一度很是费解,难道这就是儿子和女儿之间的天生的差异?
而后我发现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儿子从小就听女儿的话。
我在聚餐时有点好笑的说起这个现象,我朋友是个老师,听笑了:“因为孩子们想事情的方式一样嘛。哎,我们大人不懂。”
我不懂?我还不够理解孩子吗?我满头的问号。
为孩子全盘做主,适得其反
和家人逛商场的时候,我是一定会避开玩具区的,商场的玩具谁买谁知道,简简单单的小车能上百,网上同等质量的可能只要二三十,最费解的是小小两张贴纸就要十几二十块。儿子看到了,要买,贴纸是汪汪队的,我于是哄他,“妈妈给你买汪汪队的笔盒。”
儿子犹豫了一下,拒绝,还是要贴纸。
贴纸这种一次性消耗品在我这里是非常不划算的玩具,我宁可给它买小汽车。
“贴纸没有用呀,笔盒可以用很久,或者我们买汪汪队的书包。”
儿子不肯,眼看着要闹,在我即将捏着鼻子妥协的时候,女儿把贴纸抽过去,语气十分嫌弃,“就这样的还买啊?”这话我心里赞同。
“这个都不好看!”女儿补充。
儿子被激怒了,“好看!”
“不好看!你看这里……”
“……好看的!”
俩孩子小小吵了一架,儿子嘴上虽然还是不肯,但语气也开始犹豫。
女儿掏出手机,随手一搜,“这个才好看。”我余光一瞥,一整张印着各种表情的大苹果,只要两块八。
“就像老师表扬的时候奖的大红花。”女儿补充。
儿子心仪的对象瞬间改变,俩孩子激情下单两块八的大苹果贴纸,我和爱人对视一眼,乐了。
作为父母,我们很多时候会以“为孩子好”的心态来替他们做决定。
儿子想要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贴纸,而是一种炫耀的资本,一种在同龄人中显得与众不同的方式。
我试图用更实用的物品来替代儿子想要的贴纸,正是不理解儿子的体现,女儿三两下把儿子收拾得服服帖帖。
因为年龄和生长环境的差异,父母并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父母一味的为孩子好,为孩子做主,却可能适得其反,在发生分歧时,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努力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以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
适当引导,而不是直接安排
前面已经说过,我很少使唤儿子,主要是我使唤不动他。
一次女儿在厨房给我打下手的时候,儿子缠着她,要求她陪他玩棋。
女儿耐心有,但不多,脾气也不小,被弟弟缠的烦了就瞪他:“滚!”
儿子还是厚着脸皮黏她,问为什么,女儿只好半敷衍半认真地回答:“我饿了呀!不帮妈妈做饭,什么时候才能吃上?”
过了一会,那边不再吵闹,儿子不再说话了,女儿也安静下来,我抽空看了一眼,发现儿子居然站在女儿边上扒蒜。
我由衷地感到惊喜,于是立刻表达了对他的夸赞:“弟弟今天好乖!懂得帮助姐姐,帮姐姐分担家务,你是个勤劳的小朋友了!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扒蒜,明天洗碗,很快就能成为劳动之星啦。” 通过这番赞美,我希望激发儿子对劳动的热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贡献是受到认可的。
儿子有点骄傲,然后女儿接着转头看她弟弟:“你现在帮我和妈妈,一会我们就可以早点吃饭,有时间的话我就陪你玩一会会。你看,是不是很划算?”
儿子思索一下,痛快点头:“明天我也帮你扒蒜头。”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置于指挥官的位置。或许是因为缺乏时间,亦或是认为我们不需要过多解释。通常,我们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要做什么,怎么做。然而,很少有家长真正认真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例如,我让孩子扒蒜,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帮我扒蒜,但是姐姐说饿了,只有一起干活才能早点吃上饭,儿子就懂了。
孩子会自然而然地理解,他的付出将会得到什么回报。他会逐渐养成习惯,愿意主动给我们打下手,无需反复喊叫催促。
不过我并不主张用金钱来引导孩子做家务。有些家长喜欢对孩子说:你如何如何,我就给你多少多少钱,尽管金钱看似能够有效地激励孩子,但在长时间内,孩子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观念:只有通过获得金钱,我做家务才是划算的。没有金钱,我就不愿意付出。
这种精明的计算在社会中或许是一种优点,但却可能让孩子过度物质化,不利于家庭良好氛围的形成。
适当引导,就是通过和孩子沟通,解释为什么做家务对全家有益,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简单浅显的解释让孩子明白,每个人分担家务是为了共同维护整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这样的理念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使他们真正地理解参与家务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
不要“哄”孩子,以身作则
这里的“哄”是哄骗的意思,并不是当孩子在旁边哇哇大哭,而我们冷眼旁观。
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个习惯,当和孩子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习惯于用“哄”来达到目的。
比如某个家长对孩子说,你考试及格我就带你出去某个地方玩,然而孩子捧着及格的成绩单回来了,家长却又改要求为七十分才可以出去玩;孩子生病不肯打针,家长说,你乖乖打了针,我可以允许你吃冰淇淋,然而孩子打了针了,家长说,你还生病,不能吃。
站在家长的角度,他们做的有错吗?没有!前者是在为孩子的成绩考虑,后者是在为孩子的健康考虑,我如此费尽心机的为你好,你怎么就不懂!?
可是孩子们是怎么看的呢?我努力考及格了,你却不守信用,我乖乖打针了,你却出尔反尔。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直接看到事情的本质,事实上,孩子们看到的只有“总是说话不算话”的家长,家长是孩子们的榜样,如果在孩子们眼里,家长自己都不信守承诺,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们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呢?
在育儿过程中,建立基于诚实和沟通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教孩子做事,更是在教导他们成为负责任、理解价值的人。和孩子相处时,要试着理解他们,理解并不难,多些耐心,多些尊重,多些信任,理解是双向的,父母理解孩子,孩子慢慢就会理解父母。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