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为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一般会就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限作出规定,这个期限就是诉讼时效。依照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届满后法院并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所以为及时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务必重视诉讼时效的问题。
近日,宣威市人民法院田坝法庭就收到了一起诉讼时效届满后起诉的追偿权案件。
2015年12月底的一天,钱某向朋友赵某借了一辆轿车使用。钱某在驾车途经曲靖三江大道某路段时与陈某驾驶的车辆相撞,造成陈某受伤,两车部分受损。肇事后,钱某将伤者陈某扶至路边后便离开现场。经交警认定,钱某未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就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且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肇事后,钱某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就离开现场,其行为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钱某应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随后,陈某将驾驶人钱某、车辆所有人赵某及赵某车辆投保的某保险公司宣威支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经法院组织调解后,确认由某保险公司宣威支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代为赔偿陈某90000元。保险公司履行赔偿义务后,钱某因其他原因被判刑,在监狱服刑,保险公司一直未向钱某追偿。
2023年6月,保险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钱某偿还保险公司代为赔付给陈某的90000元。保险公司一方明知案件的诉讼时效已届满,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法院起诉。在调解过程中,被告钱某认为保险公司从未提过追偿一事,他还以为按当时的调解协议各自承担责任即可,不需要追偿。同时,钱某还说:“虽然诉讼时效已经过了,但我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愿意赔偿20000元。”保险公司也同意作出让步。
释法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险。换言之,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丧失胜诉权的法律事实,可称为诉讼时效期间,又称为即权利消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的意义不是鼓励债务人想方设法拖延义务的履行,也不是鼓励债务人不劳而获,不履行债务,而在于:
(1)稳定财产关系。免得财产关系长久处于不肯定状态。
(2)有利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在规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而又无正当理由,说明权利人已不关心自己权利的实现。
(3)有利于法院更好的地收集证据,解决纠纷。如果没有时效限制,年代久远而造成纠纷难以解决。
二、诉讼时效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有哪些?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四、哪些诉讼请求不适用时效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本报记者 甘仕恩 通讯员 何燕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