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家祠 合族古祠今留芳
在广州生活的第50个年头,1月12日终于去了一次陈家祠。见到它的第一眼,我就慨叹我来的太迟了,本该早一点一睹它的容颜,它的美让我一次又一次惊叹,在心里。
一座牌坊立在广场中央,上写“古祠留芳”,没细看是当时建的还是后来建的。
牌坊的后面是一个“福”字大花坛。
站在广场上先拍一张陈家祠的全景。
现场预约,居然进不去网页,保安让我到窗口,排了一会队,拿到入场券。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九年(1893年)落成,是清代广东各地陈姓宗族在广州合资建造的“合族祠”, 合族祠,是指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用现代的话说,应该就叫集资建房),具有修谱、供奉祖先、举办祭祀的祠堂性质,同时又能满足族人聚集、落脚、立足需求的祠堂建筑。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缴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截至2022年7月14日,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这座古建筑的正门牌匾上写着“陈氏书院”四个大字,但这座陈氏书院却并不是陈氏子弟上学念书的地方,没有书院的功能,反而是在里面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明明就是一座祠堂,但为什么会被命名为“陈氏书院”?
当年陈氏族人在广州捐资建立了陈家祠,作为捐款的条件,他们可以将祖先牌位放进陈家祠的神龛中供奉,同时,参与捐款的各地陈氏族人来到广州城备考科举、候任、缴纳赋税、办理诉讼等办理各种事务时还可以在这里落脚。
但是,自清代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因为“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引发官府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禁祠行动,广州城内许多合族祠也因此被禁。于是各姓合族祠纷纷改名为“书院”“试馆”“书室”。陈家祠之所以被题匾为“陈氏书院”,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
陈家祠堂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间以青云巷相隔,长廊相连,庭院穿插,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精美、富丽、大气是陈家祠的建筑风格。
其整个建筑采用陶瓷、石刻、砖雕、灰塑、铁铸等多种材料和工艺造型,把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融入一堂,主要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而著称,号称“百粤冠祠”,是令人叹为观止、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陈氏书院最热闹的是屋顶了,陶塑浩浩荡荡,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正门两边的外墙上屋顶厚重的花花绿绿的脊饰,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故事群等6幅大型砖雕,没进门就从气势上压倒一切的壮观。这是我所看到的最有气魄的屋顶装饰了。
走进岭南祠堂,抬眼望去,房脊和房檐上有许多色彩斑斓、造型生动的立体装饰,那就是灰塑。在屋顶正脊、垂脊、屋檐、山墙、廊门、窗檐等地方分布着总长度为2500多米,平均高度为0.9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的大型灰塑,把实用性和装饰性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显得美观而大气。
陈家祠的独角狮子。周身金色、独角大眼,金色鬃毛、张嘴翘尾,神采奕奕、灵气多变。这也是灰塑。这种独角,可是岭南建筑装饰所独有的,源自佛山一个民间传说。
这里有精美大气的石雕,分别采用镂刻、镂雕、圆雕等表现手法,在台基、台阶、垂带、墙裙、柱础、檐柱、劵门以及柱子上方的月梁和雀替上,都能够看到许多精美的石雕。陈家祠内的石雕雀替有上百件之多,其题材包括人物、动物、花果等,通过祥云、卷草、如意纹,工匠们把这些题材组织在大致呈三角形的雀替中。
大门的一对活泼可爱、神态可掬的石雕狮子,都是用一整块石料雕刻。雄狮象征权力,雌狮象征子孙兴旺。
门口抱鼓石的基座上也有精美的石雕。
另一处经典也在聚贤堂月台装饰,月台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采用镂空缠枝技法来雕饰。
在这里有活灵活现的砖雕,采用圆雕、浮雕等手法,砖雕以浮雕为主,局部以透雕、圆雕为辅,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在陈家祠6400平方米的装饰艺术品里,砖雕并不算多,主要分布在首进的檐墙、墀头以及廊门上部等地。其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当属首进外檐墙上的6幅大型带边框的砖雕图,它们分列在大门左右两侧,左边依次是《松鹊图》《梁山聚义图》《梧桐柳杏凤凰图》,右边是《百鸟图》《刘庆伏狼驹图》《五伦全图》,这6幅砖雕图,如水墨画镶嵌在墙,壮观中透露着雅致。
木雕在陈家祠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建筑装饰,遍布在室内的屏门挡中、龛罩、花罩、梁架、坨墩、斗拱、檐板、雀替等。木雕以浮雕和镂雕两种工艺手法为主,几乎所有的木构件都雕刻着难以尽数的历史故事和吉祥图案。
这些古朴优雅的木雕,采用双面雕刻手法。屏风、梁架、装饰、神龛等地方,都能够看到许多的木雕工艺。在头门的地方,有一组屏风更是夺人眼球,工匠们在屏风上极尽其能,雕刻出了“金殿赏赐”“金殿比武”“渔樵耕读”等寓意深刻的内容。
进了大门,面前长廊上的柚木屏门双面镂雕,细致雕刻着丰富的故事群:“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20幅木雕,有“木刻钢刀雕就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之称。
陈家祠到处是雕工精湛的木雕装饰,窗棂、木门、神龛等,这些木雕色泽深沉、雕工精美,而且都是寓意美好。
无论采用何种技艺、方法,所雕之器物都精美绝伦,古朴而不失绚丽,粗狂中又见纤巧。
在这里还有题材丰富的陶塑,脊饰多为陶塑,题材以表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珍禽瑞兽、花鸟虫鱼、山川风物为主,在三进三路九座厅堂的正脊上都有,装饰繁缛、层次丰富、人物众多、场景浩大,是清末陶塑脊饰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在这里有传神的彩绘,尤其是大门的门神非常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红脸的秦琼,黑脸的尉迟恭分别执金瓜和长斧,一派威严。
铜铸铁装饰,吸取了西方庭院建筑的某些特点,并运用于聚贤堂的凉亭中。
栏板是铸铁的,第一次看到,而且如此的精致。
在院子里还可以看到一些铸铜雕像,比如《卖荔枝》、《戏无益》。
如今陈氏书院已经不仅是陈家祠了,还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1954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展出的有广州旧家居,完全是西关大屋的翻版,以博物馆多年搜集到的古建筑构件和家具等实物组成客厅、书房、卧室、姑婆房、偏厅等场景,让都市人追忆、欣赏过去的岭南人家,这里整面墙有很多超好看的满洲窗。
还有岭南民间百艺展览。两个展厅精选工艺品共103件,涵盖多达24个岭南民间工艺品类,通过全新的设计、实物场景和一体机、视频等互动设备,全面呈现展品背后匠心巧手的故事,让参观者在领略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民间工艺之后,又深入到潮汕平原,一览岭南山海间多姿多彩的工艺大观。
这幅金碧辉煌的百鸟朝凰,长400cm 高200cm 厚15cm。
作者何长清(1915年—1987年)是潮汕地区著名木雕艺术家,原汕头市木雕厂创始人之一。该作品共计五层通雕,刻画了凤凰、喜鹊、丹顶鹤、鸳鸯、孔雀等20种共124只禽鸟,以及牡丹、松、竹、梅、菊、莲、兰等植物,一切都藏于仅有8平方米的有限天地之中,构成百鸟和鸣,生意盎然的画面。作品在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构图,讲究布局,在15厘米厚的樟木上,凿胚细刻,对不同的表现物象施用不同的技艺。牡丹、菊、竹、兰、梅等采用圆雕技艺,雕出叶片、花瓣既薄又嫩,俯仰翻转,婀娜多姿,富于动感。各种禽鸟分别采用圆雕、高浮雕等技艺,立体感强,栩栩如生。整件作品尽显潮汕木雕“多层镂通,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
陈家祠,是最有代表性的广州民居,陈旧的有岁月雕琢的痕迹;精致的得每一砖一瓦,每一块饰件,每一扇木门,每一个门框窗框,都难掩盖金钱堆砌的昂贵,以及文化沉淀下的丰富内涵,这些构筑了名门望族的奢华典雅的气场。一个书院居然有如此多的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雕塑,真是第一次见到。强推!
陈家祠旅游区作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是一处独特而精美的寺庙组合。庭院内有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这里融合了中式建筑与西洋文化元素,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探索陈家祠,你能领略到广州的千年历史与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粤南。强推!
(3425 图66 2024/1/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