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预计春节前后新冠疫情或出现回升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将大幅上升,
预计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全国多地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
国家疾控局将多举措提前做好医疗资源和防疫准备。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表示,
目前我国流感疫情处于高位波动。新冠疫情处于较低水平,流行毒株仍以XBB及其亚分支为主,但JN.1变异株逐步上升。
春节假期前后人群大规模流动、聚餐聚会活动增加等多因素影响,
预计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全国多地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
春运期间我国将强化口岸疫情防控力度。密切关注国际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疫情,加强输入传染病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
加强对健康申报、检疫发现异常入境人员的核酸抽检和流行病学调查,严把入境口岸关。
根据多渠道监测结果,动态掌握疫情流行趋势、病毒变异、医疗资源使用等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提前做好医疗资源和防疫物资应对准备。
并持续做好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管理,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工作,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要做好日常健康监测、个人防护、救治转诊、外来人员探视管理等工作,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风险,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
此外,春节期间国家疾控局将合理调配春节假期医疗资源,
充实医疗机构门急诊、儿科、呼吸、重症等重点科室医疗力量,加大感冒、退热、止咳等常用药品的市场投放和储备,
满足群众假期期间正常就医用药需求。
得了甲流还会得乙流吗?
元旦以来,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呈波动下降趋势,
当前的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
甲流和乙流有什么区别?得了甲流还会得乙流吗?应该如何防护?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作出解答。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不同流感流行季或同一流感流行季不同时期,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构成也会交替发生变化。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是流感病毒两种不同的亚型,
它们都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主要的表面蛋白,但结构有差异,导致
它们之间的抗原性差异也较大,但致病性差异不大。
那么,得了甲流还会得乙流吗?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
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无法提供对乙型流感感染的有效防护,反之亦然。因此,在感染过甲型流感后,仍然可能感染乙型流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
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后可以针对性治疗。
例如,流感可以使用抗流感药物,尤其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要尽早使用抗流感药物。
寒假和春运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无论是甲流还是乙流,通过科学防护,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首先,
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眼鼻口前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另外,
要注意保持家中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开窗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家中一旦有发热的病人,注意减少与病人的接触。
接触时要戴口罩,接触后不要触摸眼睛、鼻子、口腔黏膜部位,尤其要勤洗手。注意家庭环境消毒、增加室内通风次数。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机体免疫力,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要合理搭配;要适量运动,保证睡眠。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根据情况采取居家休息、服药或及时就医等措施,若病情加重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时,应立即就医。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次流行季的流感疫苗含有乙型流感抗原成分,防护乙型流感感染的效果较好。
不同病原体之间没有交叉免疫
据科技日报报道,“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以后,身体建立的免疫力都不持久,所以会出现反复感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解释,而且
这些病原体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也就是说由于感染一种病原体激发的身体免疫力对其他病原体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因此不同病原体同时或者交替感染的情况就会存在。
王贵强提醒,
不同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尤其容易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害,继而诱发细菌感染等。因此易感人群、脆弱人群、基础病患者等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那么,如何做好防护以有效避免感染呢?
“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保护正气、养护正气是预防反复发作的关键。”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提醒,
规律睡眠、清淡饮食对扶正气非常重要。如果患病切忌盲目用药,西药、中药重叠使用不仅不利于快速恢复,甚至会出现副作用。
王贵强建议,在呼吸道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时期,公众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护措施包括
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聚集地、外出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接种疫苗。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进行病原检测开展针对性治疗。尤其有基础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要及时就诊,在有效控制原有基础病的同时,避免合并感染导致病情恶化。
这些人群应防范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日,因流感患上心肌炎或导致心律失常的消息引发关注。那么,呼吸道感染对于心血管系统究竟会不会造成影响?
“不管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这些呼吸道疾病都会影响到心血管健康。”
刘清泉提醒,
如果发烧、咳嗽等症状都好了,但仍旧胸闷气短、下肢水肿,甚至睡觉只能半卧位,这表明心血管病的苗头已经出现,要尽快就医。
“目前从流行病学来看,
没有数据支持年轻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更高的说法。
已有数据表明,心血管疾病导致猝死的概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刘清泉介绍,年轻人心血管疾病患病数逐渐增多,其中
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较多见,再加上工作繁忙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些都可能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风险加大。
没有确诊过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进行自我筛查。刘清泉表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包括超重、肥胖、高盐饮食、吸烟、过量饮酒、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应该提高警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