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林语堂与厦门巨富的千金相恋,结果被女方父亲棒打鸳鸯。女方父亲心生不忍后,又扭头给他介绍了一个鼓浪屿首富的千金,没承想,却造就了一段姻缘佳话。
彼时的林语堂才17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还是父亲东挪西凑勉强借了100元。
他虽然出身农村,家境也不好,但却非常有才华,不仅成绩好,还是学校里出名的运动健将。
学校里面的风头人物,总是不缺好朋友,甚至连富家子弟也都愿意与之结交。
林语堂的朋友里面,就有厦门巨富陈天恩的两个儿子:陈希佐和陈希庆。
陈家兄弟跟林语堂的关系非常好,时常邀请林语堂到家里做客,三人聚在一起畅谈人生、研究文学。
陈家兄弟还有一个妹妹叫陈锦端,是个性格温婉,很有修养的大美女。
而且,她在圣玛丽大学主修美术,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迷人的艺术气息。
林语堂第一次见陈锦端的时候,就被她身上优雅的气质给迷住了,甚至直勾勾地盯着陈锦端挪不开眼,差点闹出大笑话。
而陈锦端对英俊潇洒的林语堂也很有好感,大有一见钟情之感,第一次见面时也是面红耳赤,小心肝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陈家兄弟都很欣赏林语堂的才华,倒也乐得成人之美,有意无意地给两人创造机会。
就这样,林语堂和陈锦端,一来二去陷入了热恋。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林语堂的家境跟陈家简直就没法儿比,这也成了两人无法逾越的沟壑。
陈锦端自然是不会嫌弃林语堂的家境,但是她的父亲陈天恩可不看好这个准女婿。
起初,陈天恩只以为林语堂跟两个儿子的关系不错,对林语堂的才华也很欣赏,对待林语堂的态度也比较热情。
可是,当他发现林语堂跟自己的女儿关系不简单后,对林语堂的态度就发生了逆转。
有一天,林语堂又来陈家做客,但是进门之后,却没有见到陈家兄妹,只看见陈天恩端坐在客厅,好像在等什么人。
林语堂像以前一样,向陈天恩见了礼之后,就准备去找陈家兄妹,却被陈天恩给叫住了。
其实,这都是陈天恩算计好的。他得知林语堂要来家里做客,就故意将儿女支了出去,专门等林语堂来了之后跟他摊牌。
只见陈天恩神色严肃地说道:“锦端早已有了婚约,你以后就不要再来找她了。不过,我看你跟隔壁廖老板的二女儿廖翠凤倒是很般配,我决定跟你们说和一下。”
林语堂得知陈锦端已有婚约,好像被雷给劈了一样,心碎了一地,哪还有什么其他心思。当即向陈天恩行了个礼,什么也没说,神情落寞地扭头就走。
也许是陈天恩不太放心,为了彻底斩断林语堂跟陈锦端的情丝,还是出面跟邻居廖老板说起了这件事。
廖老板是开钱庄的,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而且,他的儿子跟林语堂也是同窗兼好友,曾经还请林语堂到家里吃过几次饭,一家人对林语堂也不陌生,还挺欣赏他身上的才气。
而陈天恩所说的廖翠凤,正是林语堂的学妹,对学校里面的风头人物更是一点都不陌生,甚至早已暗恋许久。
廖翠凤听闻后高兴得不得了,廖老板也没有意见,只是廖翠凤的母亲眼把头比较高,门第观念比较重,感觉出身农村的林语堂配不上自己家的女儿。
别看廖翠凤在林语堂面前,表现得扭扭捏捏很是娇羞,但是家人面前却个性很强势。
得知了母亲的心思后,她跟母亲说:“我喜欢的是他的人,又不是他的家庭,反正我愿意。”
既然女儿再三坚持,儿子也极力赞成,又是陈天恩撮合的事,廖家父母也只得随了众人的意,邀约林家父母见面,把孩子们的亲事定了下来。
1919年初,黄道吉日,林语堂热热闹闹地把廖翠凤娶进了家门。
可是送走了热闹的亲朋好友,婚房内只剩了一对新人时,林语堂却扭头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拿着两人的婚书返了回来。
廖翠凤很疑惑,不知道林语堂拿婚书干什么。
可是没想到,就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林语堂竟然当着她的面把婚书给烧了。
刚成亲就烧婚书,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林语堂想要悔婚。
想到这里,廖翠凤不禁伤心无比,豆大的泪珠喷涌而出。不过,她立马就收到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林语堂含情脉脉地说:“我跟你是要白头到老的,婚书只有离婚的时候才能用得上,留着婚书干嘛?”
就这样,陈天恩本是棒打鸳鸯,却促成了林语堂和廖翠凤,成就了一段姻缘佳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