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78期:
前面讲到了四川保路运动,该事件也成为了压倒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紧随其后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了……
其实关于辛亥革命的定义是有两种说法的,大家印象中的辛亥革命是从武昌起义开始算,一直到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束。另一种算法则是从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开始算起,但结束点是清朝灭亡,宣统帝退位。
但这个时间问题不是重点,重点是,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明明在美国,他为什么不马上回国指挥战斗,却又跑去了欧洲呢?
而且,孙中山人都不在国内,人们却都说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78期: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何海外的孙中山抢了头功,看看他都干了些啥?
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些年来,孙中山都在干什么?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这里也是当时的清朝对外交往比较密切的城市,因为家庭原因,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香港、澳门都待过一段时间。
他在香港学医的那段时间里,跟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合称“四大寇”。所谓的“四大寇”,其实就是他们几个是反清分子,比较崇拜洪秀全,鼓吹共和。
但其实这时候的孙中山对满清还是抱有希望的,希望清廷能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以此改变国运。因为当时的李鸿章名望最盛,所以在1894年1月份的时候,他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叫《上李鸿章书》。
大家记住这个时间点,正好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到该年的7月份甲午战争就开始了。而6月份的时候,孙中山就曾到达了天津,渴望跟李鸿章见一面,但是并没有如愿。
可以得知,在甲午战争还没开始,大清国运还算昌盛的时候,孙中山就提出了变法,比戊戌变法要早四五年时间。但也是他最早看出来,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后来他也就没有再寄希望于清廷的变法。
这之后,孙中山就放弃了变法图强,开始转化为以革命“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同年11月份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主张: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这期间曾秘密组织广州起义,但失败了,1905年在日本创办了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由此组织了一系列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