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崔燕
近日,在济南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孙兆玉一手举着扩音器,一手指着墙上的老物件为游客们介绍着。他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带着淳朴的乡土气息,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讲到动情处还会唱上几句,惹得游客们笑声不断。
随处可见的茶园,错落有致的村居,一步一景的齐鲁8号风情路,精致唯美的墙绘……地处泰山西北麓的马套村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经过近十年的奋斗和发展,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标杆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今年74岁的孙兆玉是土生土长的马套村人,1950年他父亲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马套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也是在这一年,孙兆玉出生了。受父亲的影响,孙兆玉从小就对自己的村子充满了感情。孙兆玉没上完高中就回家务农了,他上山搬过石头,拉过车子,在村里当过会计和信贷员。
去年,孙兆玉被请到村里的旅游合作社值班,为游客们讲讲村里的故事。隔行如隔山,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从来没接触过导游这一行当的孙兆玉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学习,每天都跟在游客后面一遍遍地听年轻导游讲解。为了能突出村里的特色,孙兆玉自编自写了很多解说词,他的桌子上有本新华字典,已经被他翻得很破旧了。去年暑假里,前来研学的孩子特别多,忙的时候孙兆玉一天要接待五六个研学团,有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孙兆玉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耐心地给孩子讲过去的故事,讲村里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他自编的解说词加上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幽默诙谐又耐人寻味,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孙兆玉不但讲得好,还会和游客们互动,帮忙拍照,忙前忙后一点也不像个古稀老人。从去年上岗以来,孙兆玉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准时来“上班”。没有游客的时候他也闲不住,经常会看到他拿着笤帚在打扫景区卫生。眼下马上到寒假了,孙兆玉又开始忙了。“只要我身体还能动,我就一直干下去,为俺们村出点力!”孙兆玉笑着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