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出土元朝羊皮信,学者研究后发现:波斯可能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分享至

20世纪初,在黄沙遍野的伊朗高原上,一众考古工作者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古代遗址。

忽然,一位工作者在遗址的废墟中发现了一张羊皮纸,上边文字字迹已十分模糊,只有残留的一块方形印章显得格外醒目。

后经文化学者研究断定,羊皮纸上字迹为蒙古文,印章上的文字为汉字,为“富国安民之宝”六个汉字。

这一羊皮信的发现,当时立刻震惊了整个学术界。那时人们只知道古代中国与波斯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流,没想到它还曾是中国的一部分。

拨开历史迷雾,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鲜活的时代。



波斯与古中国的交流

文献记载,伊朗与华夏文明一样也是个文明古国,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

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利安人来到伊朗高原,在那里创造出了新的文明。并将其命名为“伊朗”,伊朗在雅利安语系中有“雅利安人的土地”的意思。

到了后来,希腊人更喜欢将伊朗叫做“波斯”。自希腊使用之后,波斯的称谓开始广泛传播,于是伊朗就变成了“波斯”,一直沿用到1935年。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波斯只不过是古代伊朗在某一时期出现过的一个王朝的名称。直到1935年,伊朗才正式将波斯更名为“伊朗”。

在古代,波斯与中国的交往十分密切。文献记载,在西周时期波斯已与我国有过联姻的现象。

到了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当时就连通了波斯,打通了通往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而波斯正好位于丝绸之路的中段。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波斯的交流更加紧密。中国出口丝绸,波斯则向中国进贡了狮子、大象等特产。还有如今我们食用的菠菜和黄瓜,也是那时从波斯传过来的。

汉朝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与波斯的交往更加频繁。《魏书》中记载,北魏年间,由于佛教盛行,往来于中国的波斯僧侣更是络绎不绝,并与中国僧人一起翻译了诸多佛教著作。



蒙古帝国统治波斯

到了唐朝,中国与波斯的交往达到了巅峰。

那时,波斯受到外来威胁,他没有向邻国寻求帮助,而是不远万里的派遣使者向唐太宗求援。

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更是在波斯地区设立了波斯都护府,为波斯撑腰,抵御突厥。

公元13世纪初,北方游牧民族蒙古迅速崛起,1213年蒙古开始大规模对外征战,先后统一了西夏、花剌子模等部落及中原地区,建立了元帝国。

1231年,元帝国继续对外扩张,其越过辽阔的俄国,长驱直入东欧,直抵多瑙河,欧洲为之震惊。

很快,元帝国占领了欧洲大半个区域,国土面积一度达到了2700万平方公里,形成了更加庞大的“蒙古帝国”。

后来蒙古帝国为了加强统治和管理,将广袤的疆土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及孙子,于是就形成了四大汗国,分别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