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而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是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先驱张相文先生所提出的,在分界线两侧气候温差较大,习俗也有不少区别。
在经济活动上,从南宋开始经济正式南移,直至80年代市场经济活跃,南方城市的发展速度才快过北方。而近年对北方城市的扶持力度也非常巨大,如《东北振兴》的持续深入和《黄河经济带》的提出。
在北方地区发展提速的促进下,2023年10月,国务院机构——住建部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统计年鉴》中,确定了北方的5个特大城市,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安、郑州、济南、沈阳、青岛。这是由各市的城区人口所决定的,能成为特大城市,其城区人口均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
- 西安高居第1,领先郑州
西安作为典型的北方城市,历来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古时还多次成为全国中心,是“13朝古都”。这些为西安带来大量旧城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有力带动了第3产业发展。
近年联合附近的咸阳等市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中国—中亚峰会,航空产业持续大力,C919的成功首航、神舟十七号升空,西安比亚迪基地年产量超过100万,是成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城。城区人口达到了770万,领先郑州。
郑州则是我国唯一凭借地级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方。作为河南的省会,河南大部分地区即是“中原地区”,长期是我国人口密度的中心地带。如今,郑州凭借这一优势打造出我国第1个米字形高铁枢纽,郑渝高铁、郑济高铁、郑西高铁沟通了我国多个中心城市。在产业上一直重视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实业,郑州富士康是苹果手机在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此外郑州的食品工业全国知名,三全集团和思念集团均是郑州企业。吸纳了不少城区人口,达到了766万人。
- 济南超过合肥
济南也是一座省会城市,不同之处在于,山东省内还有青岛市是全省第1大经济体。作为全省双核之一,济南一直在壮大自身的支柱产业,2023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预计将达到66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将达到20%左右。因市内泉水众多,趵突泉更是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城市实力迅速提升,城区人口达662万。
合肥作为新兴城市的代表,近10年GDP增长幅度远超杭州、南京,是典型的黑马城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安徽省打造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得到了长三角核心区大量产业转移。近年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新型显示行业巨头均在合肥设有重要基地。比亚迪三期基地一起合肥整车产能将达132万辆。城区人口迅速扩张,已达到了650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