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袁绍曾说“颜良文丑未到,若有一人在此,何惧他华雄。”那么颜良文丑到底有多厉害?真能斩得了华雄吗?你知道历史上的颜良文丑到底有多厉害吗?他二人真的只有同僚之情吗?为何历来被人们并肩提起?
东汉末年,皇室衰微,群雄四起,诸侯割据。
在这样一个充满纷争和战乱的年代,涌现出的英雄豪杰可谓多不胜数,其中不乏有著名的武将组合,尤其是被称为河北双雄的颜良文丑,特别出名。
在黄巾之乱刚被平定,天下武将还没有人敢冒头的时候,他二人就已跟随袁绍南征北战了,甚至凭借着战功的积累,成为了军中的上将军和袁绍最依赖的武将。而且他二人的实力在当时是整个河北公认的勇冠三军。
可以说,袁绍之所以能横扫北方大地,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两人的协助。在和公孙瓒的大决战界桥之战中,颜良文丑的表现更是令人惊艳,把公孙瓒打得节节败退。
在官渡之战开始之前,颜良带军打得曹操节节败退,3个回合斩杀魏将宋宪,一回合就斩杀了魏续,20个回合打得徐晃抱头鼠窜,吓得曹营无人敢应战。
而徐晃可是敢裸衣斗马超、骑着吴鞍马打张飞的狠人,如今却被颜良打得不敢应战,足以可见对方的实力也是顶尖的,甚至比之曹魏的五子良将,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两人是否能打得过华雄,其答案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关羽温酒斩华雄,不过是演绎罢了。正史中华雄乃是死于江东猛虎孙坚之手,而颜良文丑的武力值,未必就弱于所谓的江东猛虎,毕竟盛名之下无虚事。
相对于三国其他武将来说,这两人的战绩着实有些少了,可名声为何会远超大部分武将?总的来说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袁绍在不断的为他们二人造势,二人都是袁绍最倚重的对象,不管发生什么事,总能想起他们。
其次,得益于三国演义的缘故,两人在演义中出场的次数虽然不多,可每一次都是非常重要的场合,18路诸侯会盟虽未出场,但其名声却也借助袁绍之口,而闻达于诸侯。
之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将二人的实力前后形成巨大反差对比,在凸显关羽威名的同时,却也让二人之名更加响彻,只不过此时的名声大多都是一些负面的罢了。
二人能真正成名,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实力和一场因意外而掀起的战争,那就是著名的界桥之战。
这是一场三国历史上,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也是公孙瓒走向覆灭的战争。此战的起因是公孙瓒为了给弟弟公孙越报仇,然后起兵主动进攻袁绍。
袁绍起初并不想和对方打,但面对咄咄逼人的公孙瓒和急转直下的形势,迫于无奈才不得已而反抗,结果却是袁绍吞并了公孙瓒。
但在这过程中,河北武将可谓大出风头,颜良文丑率领的军队打得公孙瓒节节败退,两人更是亲手覆灭了令人闻风丧胆的白马义从。使二人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武将。
形影不离的颜良文丑真的只是同僚之一吗?
颜良和文丑这一对最佳搭档,是不是从小就认识了呢?三国演义中说他二人是同乡,根据部分史料推算,他们小时候可能还在一起学习过武术,颜良所在的颜氏家族在汉末虽没有太大名声,但也不是寒门能比拟的。
而传闻文丑的父亲乃是颜家家将,从家族关系方面来看,两人之间可不只是同僚这么简单,而且在经过无数战争的磨砺,又都是一起追随袁绍,和袁氏集团的其他武将相比,两人之间的关系好一点也算得上情有可原了。
关于文丑丑不丑这个问题,三国演义给出的结论是面如獬豸,这样来看的确算得上丑。可按照古代对文字的定义来看,文丑的丑字也许不能单从表面理解。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丑指的是12月,文丑很有可能是出生于12月,因此取名曰丑。
文丑虽然名字带丑字,但并不代表人家是真的丑。
两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这件事儿了。这件事儿是罗贯中个人杜撰的,历史上并不曾真实发生过。文丑是在延津之战中,误中曹军军师荀攸的诱敌之计,和麾下的数千骑兵一起葬送于乱军之中。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颜良的确是被关羽斩于白马之战中,可过程也没有三国演义描述的那般轻松,而是在曹操军队的协助下才完成这一壮举的。
可三国演义为何会将二人之死的功劳归功于关羽?罗贯中又为什么要如此贬低颜良文丑?总的来说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关羽的名声太大了,罗贯中这么做是吹捧关羽,希望能够借助关羽的威名,来扩大自己这本书的知名度,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第二是因为在三国历史中,关羽是忠义方面的代表,其名声更是威震华夏,在民间被无数百姓所崇拜和敬畏。而袁绍集团却是失败者的代表,用失败者的名声去给忠义之士增添声望,这也是古代常见的手段。
还有就是罗贯中在完成这本书的时候,他的处境并不是很好,虽学富五车,可却郁郁不得志。因为他是张士诚的谋士和幕僚,而最终的胜利者则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这让罗贯中感到很郁闷。
但一介文人又不能去做什么,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书中,于是他将张士诚比作了蜀汉的刘备,对于其麾下的武将也就多了一层滤镜。
不过颜良文丑也的确算得上惨,平白无故遭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但是和袁绍手下其余的武将,特别是河北四庭主中的另外两个相比,他们两人的结局已经算得上不错了。
曾经鼎鼎大名的为袁绍集团立下汗马功劳的河北四庭柱,文丑于延津之战死于乱军丛中,颜良中计被关羽枭首。
至于另外的两位张郃和高览,其结果也有些不尽如人意。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因不听劝告而大败,派遣高览和张郃去偷袭曹军大营,被对方击败后在回军途中,听闻袁绍在郭图的建议下,要问罪他们。本就对袁绍有些不满的二人,立刻斩了使者,带军投靠曹操。
可惜高览后来在带军进攻刘备时,被赶来的赵云一枪挑于马下。另一位张郃虽在曹营屡建奇功,数次协助大军抵御诸葛亮北伐,但最终却是被万箭穿心而死,不得不说一生凄惨。而造成他二人这般结局的,除了因为自身的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在于谋士郭图的挑拨。
如果没有郭图的挑拨离间,二人绝对不会弃袁投曹,最后的结果或许也会死于战争,但是未必就会这么凄惨。
造成这一切事情起因的郭图,也被后世人戏称为三国废物谋士,原因就在于他只是内讧,而在其他方面却是毫无建树,和逢纪一起害死了谋士田丰,又与辛评等人拥立袁谭,害得袁氏集团瞬间分崩离析。
可惜的是,颜良文丑死在了袁绍之前,不然倘若他们还在的话,袁氏集团或许还有挽救的希望。
#优质作者榜#而回顾颜良、文丑两人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二人一起携手从军,投靠袁绍,为袁氏集团的建立扫除一切障碍。依靠军功步步高升,一步步成长为令天下诸侯惧怕的大将军,但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二人因战争而成名,最终却也惨死于战场。
虽说令人格外地惋惜,但马革裹尸又何尝不是武将的一种荣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