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期内容
半月谈记者采访时,位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气温已降至“零下”,驻村第一书记戴立欣裹上厚厚的棉衣,去养牛户家中查看过冬饲料的储备情况。
厦门大学在张树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始于2015年,戴立欣是学校派驻的第三任驻村干部。2022年4月,时任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行政党支部书记、办公室副主任的戴立欣来到张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说:“我要在山海之间架起一座桥,把更多资源和理念带到这里,让村民的钱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
“山杏有点酸,但我心里觉得特别甜”
天天吃面条,冬季仅靠一台电暖气取暖,去厕所要走到几百米之外……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初到西北农村,戴立欣难免有些不适应,但他被淳朴热情的村民暖到了。
戴立欣担任第一书记不久,他的桌子上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戴叔叔您好,晚上我会来您的办公室,可以见上一面吗?山上的杏子可以吃了,如果我今天上山的话,就给您带一些来……”这封简短的手写“邀约信”,还不忘装在了“精致”的小信封里。
戴立欣收到来自村里孩子的特殊来信
“山杏个头小,有点酸,但我心里觉得特别甜,这是淳朴可爱的孩子送给我最好的礼物。”戴立欣说。
戴立欣的宿舍是张树村村部的一个小房间,一张单人床、简单的书桌和衣柜便是他所有的家当。“只有多去农户家里,多去田间地头,和村民成为朋友,才能切身体会到他们需要什么。”戴立欣说,“不少村民也会来我的宿舍坐一坐,讲讲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和对产业发展的想法。”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这是党发学家,他家养了14头牛,一年出栏三四头,还有一些小牛犊,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前面那一户是张文雄家,养了22头,他家的牛棚打扫得特别干净……”村里谁家养几头牛,谁家又添了小牛犊,戴立欣一清二楚。
戴立欣(左)在养殖户家中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苏醒 摄
西海固地区素有养殖牛羊的传统,张树村更是几乎家家户户养牛。在对张树村发展多年的肉牛养殖产业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后,戴立欣发现,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销售渠道不畅和饲料价格波动引起的养殖成本上涨,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对此,厦门大学在戴立欣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引入金融机构采用“公益+保险+期货”模式为农户的肉牛饲料购买保险,尽可能减少饲料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
戴立欣还先后邀请多位厦门大学教授到张树村举办“发酵与青贮微生物制剂基础知识”“厦门大学新型高产胡萝卜种植技术”等农业技能培训班,推动在张树村挂牌成立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增强村里种植、养殖户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让科技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密码。
撒下追逐梦想的种子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比陆地面积还大,平均水深近4000米,在广阔的大海中也同样生活着诸如海牛、海马和海兔等动物……”在张树村组织的一场讲座上,学习海洋相关专业的戴立欣给孩子们科普海洋相关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叔叔,下次你从厦门回来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带些贝壳呢?”“当然没问题。”戴立欣说,“小小的贝壳在厦门海边不算稀奇,但我相信它能带着村里孩子们的想象走出大山,想象大山外海洋的壮美景象,想象未来世界的奇妙色彩。”
如今,关注教育是戴立欣驻村帮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他的联系和协调下,厦门大学10余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来到张树村,开展逻辑思维方法辅导、学习方法讲座和科普等支教活动。
2022年暑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师生来到张树村开展彩绘创作。建南大礼堂、颂恩楼、大南门……张树村的道路两侧,一面面彩绘墙和处处可见的厦大元素,为村容村貌添彩增色,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追逐梦想的种子。
半月谈记者:何晨 阳 苏醒 / 编辑:原碧霞
责编:张子晴 / 校对:秦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