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制成的松花蛋存放时间更长,口感更好。 记者 朱亚蕾摄
本报记者 朱亚蕾
新年伊始,黑龙江蔓越莓在网上引发了一场火爆的“农业大摸底”,各地纷纷晒出自家的“隐藏款”特产。四川鱼子酱、新疆三文鱼、上海藏红花……这些“新土特产”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更让不少本地人倍感惊喜。
在吴江八坼街道黑龙村,也藏着这样一款“宝藏”特产——松花蛋。在这里,小小的松花蛋已然成为村民致富的“小金蛋”。“如今,村里有50多户人家从事松花蛋制作,每年可加工销售松花蛋约1.7亿枚。”黑龙村党总支书记朱伟说。
传统工艺制作
存放时间长口感更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黑龙村地处吴江八坼和黎里交界处,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河荡。居住在此的村民历来就有放养水禽和加工蛋品的传统,松花蛋便是其中一绝。剥开淡青色的蛋壳,只见蛋清透亮似墨玉,蛋体布满了松枝状的银灰色花纹,还透着一股清香。
今年76岁的张坤龙是松陵松花蛋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16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松花蛋,一晃已过去60年。“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松花蛋。”张坤龙说,这项技艺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做了一辈子的松花蛋,他闭着眼睛都知道步骤。
新鲜的鸭蛋、按比例调制的泥浆、稻谷碾磨后脱下的外壳砻糠,准备好这三样必需品,就可以开始腌制松花蛋了。“这是以前的传统工艺,抓一把砻糠,舀一把泥,包裹住整颗鸭蛋后,再用砻糠搓一搓就好了。”张坤龙向记者熟练地展示了松花蛋的制作手法。
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其中却蕴藏着无数奥秘。“松花蛋好不好吃,这泥浆是关键。”张坤龙说,传统制作皮蛋的泥浆,是要由食用碱、生石灰、茶叶、盐、草木灰等原料,各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过不断搅拌,直至均匀、顺滑。
“做松花蛋,泥浆一定要涂抹均匀,腌制四五十天就可以食用了。”张坤龙表示,现在市场上很难见到传统做法的松花蛋了。“但也有人带着腌制好的皮蛋找上门来,让我再用泥浆和砻糠包一包,这样存放的时间会更长,口感也更好。”
工厂化标准制作
可年产600多万枚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黑龙村制作松花蛋的配方、技艺也在升级换代。如今,大家更青睐无铅工艺——料液浸泡法。
走进黑龙村村民戴金祥的蛋品加工车间内,几十口1米多高的腌制缸颇具气势。仔细一看,每个缸里飘满了青色的鸭蛋。缸上面还盖着薄膜、竹篾盖子和红砖头,让每个鸭蛋都能“全身心”地浸泡在腌料里。
在这里,制作一枚松花蛋成品需经过选蛋、清洗、装缸、配料、腌制、分级、包装等十余道工序。“以前制作松花蛋只能在春秋两季,现在工厂化标准制作,我们可以一年四季生产。”戴金祥告诉记者,每口缸每批次能生产上万枚松花蛋,一年可以生产600多万枚。
记者注意到,在腌制车间的另一端,戴金祥的妻子金明珍和儿子正忙着将腌制好的松花蛋进行分类包装。“首先需要人工把有裂缝、没弹性、颜色不均匀的次品蛋先挑走,剩下的好蛋就摆到分蛋机器上,机器会根据重量来自动分类,这样就省时省力了。”金明珍说。
戴金祥一家从事松花蛋制作已有40多年了。靠着加工销售松花蛋,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接近30万元。“我们很知足,一门手艺传三代,生活很滋润也很幸福。”戴金祥说。
做精做优
打造“皮蛋小镇”地方名片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黑龙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松花蛋制作、销售产业链。庞大的松花蛋产业也带动了数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村民石东妹的拿手活是选鸭蛋,凭借这一手绝活,她在村里轻松找到了一份工作。“选蛋是制作松花蛋的第一步。我不靠光照、不用仪器,在碰一碰、磕一磕之间,就能把坏的、裂的,还有‘哑蛋’都选出来。”石东妹笑意盈盈地说,现在的工作离家近又轻松,每天有140元的收入,她很满意。
2007年,松花蛋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八坼街道一张靓丽的农特产名片。接下来,八坼街道将进一步规范蛋品加工流程,做精做优松花蛋,通过培育从业人员、建设标准化厂房、加强尾水处理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富民之路,带动村级经济发展。同时,保留部分传统村落原貌、传统工坊、能工巧匠手工业态展示,把“皮蛋小镇”打造成颇有辨识度的地方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